墙
2017-08-11张剑彬图小薇彩
文|张剑彬图|小薇彩
墙
文|张剑彬
图|小薇彩
一
尽管看上去一切都不动声色,但战争的气氛,已经把空气烤得像糯米粥那样黏稠,施曼语都快透不过气来了。
战斗的双方其实同属一个阵营——都是福苑小区的居民,一方住福苑南区,另一方住福苑北区。不同的是,小区的南片属于商品房,北片则是拆迁安置房,当初是委托同一开发商连片开发的。
商品房是出售的,价格很贵,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安置房是给那些房子被政府拆掉的农村人住的,一般不会拿来卖,就算卖的话,价格也比商品房低得多,而且属于小产权,不可以上市交易,身价比起商品房来,先天低了几个等次。还有,与商品房相比,安置房的质量,还有楼前楼后的景观,要差很多。比如,福苑南区每座楼之间的距离要大得多,楼房外墙使用了保温材料,每家都是电梯独立入户,南区还有中央景观,有大片绿茵茵的草坪,有喷泉,有雕塑,有会所,有小型儿童游乐场,有各种新颖的健身器材,还有一个不错的游泳池。福苑北区的外墙没有保温材料,几家共用一个电梯,房子周边除了几个花坛,再也见不到其他景观。而花坛的花草早就被下手快的拆迁安置户拔得精光,改种上了各色蔬菜。
不同性质的房子,决定了居住者的不同身份。住商品房的,一般都是家境比较好的人,比如施曼语家。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原本就是城里人,还有一些虽然来自农村,但要么是在城里有着不错的工作,要么是有着不错的生意,无论是从个人意识还是本质上,基本上跟城里人没有两样了。住拆迁安置房的,基本上是农村人,家境与文化程度比起住商品房的人来,都要差上一截。实际上,福苑北区的居住者全部来自附近农村,从衣着相貌举止上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都种过地。
南区的居住者是从来不到北区的,可北区的居民就不一样了,他们会天天到南区逛上一逛,去享受北区没有的美景和各种公用设施。这下南区的居民有意见了,他们的理由是,这些美景和公用设施只属于南区居民,买房时,那些景观和设施已经包含在购房款中,每户还得交不菲的物业管理费,而北区几乎没有哪家交物业费的——住自己的房子还要交钱,北区的居民想不通,祖祖辈辈住了多少年房子,从来没有向谁交过钱,要不,还让我们住回农村去!至于说南区的美景和公用设施,北区的人则理直气壮地认定他们也有份儿,同是一个小区的,所有的公共部分理应属于小区的每一个人,凭什么南区人能享受北区人就不能?举个例子,市民广场比南区的这点景观可漂亮太多了,并没有限定哪些人去得哪些人去不得,也没见去的被收过啥钱,你南区才这么点儿家当,显摆个啥?本来北区少了那么多美景和公用设施,北区人就觉得不公平,正一肚子气呢。要是北区也有这些东西,咱北区人就不用每天跑冤枉路往南区赶了!甚至有北区居民指责南区搞“种族歧视”,而实际上,北区的居民跟南区一样,属于同一个种族。
南区人的满腹怨气,挡不住北区人理直气壮的脚步。南区人当然明白,光有怨气没用,必须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才能阻止北区人的入侵。其实不用太复杂,一道围墙足矣。南区人生那位开发商的气,为什么没有一开始就把围墙建好呢?留下这么大一个后遗症!其实开发商也是满腹委屈,实际上,这道围墙已经筑过N遍,但无一例外,都被北区人毫不客气地推倒了。他很后悔,当初不该贪图运送建材方便,而迟迟没有在南北区之间建起围墙,要是赶在北区的拆迁安置户入住之前筑起围墙,就没有后面这些事儿了。
二
南北区对峙的阵地,可不光是在福苑小区,还有离福苑小区1000米的福康路小学。
按照学区的划分,福苑小区的适龄孩子都该在福康路小学上学,不分南区北区。拆迁安置户刚刚入住的时候,不知从哪里传出风声,说是应福苑小区的原城里家长一致要求,新迁来的原农村孩子合并在几个班上,不与原城里的孩子混在一起,理由是农村来的孩子功课基础差,纪律差,会影响原城里的孩子。这下可炸了窝,福苑北区的家长们“呼啦”一下涌到福康路小学门口,把个校门堵得严严实实,责问学校为什么搞城乡差别。慌得那位气度高雅的女校长一路小跑赶到校门口,一再表示不管来自哪里的孩子,学校都会一视同仁,决不会搞出身歧视。所有的孩子都会打破原来的班级序列,全部混编在一起,由电脑随机编班,欢迎家长朋友们全程监督,也欢迎媒体监督,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她这个校长就引咎辞职。
分班结果很快出来,校长履行了诺言,所有的孩子果然混编在一起。不仅编班时实行了混编,校长还要求,各班在安排座位时,也要把来自农村的孩子与原来城里的孩子混编在一起,无论是谁,无论对方的家庭背景如何,一视同仁。
家住北区的陆龙龙就这样成了施曼语的同桌。两个人第一次坐到一起时,陆龙龙冲施曼语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儿,比十五的月亮还大。施曼语很生气,我又没惹你,干吗冲我翻白眼儿呀?她用力将自己的课桌往旁边挪了挪,企图拉开两个人的距离,但是不成,福康路小学每间教室的学生都爆满,没有多余的空间,他们的课桌只能挨在一起。施曼语只能在心里发誓,从今往后,再也不瞧陆龙龙一眼。
三
但是,现在施曼语没法子抑制住去跟陆龙龙说话的渴望,因为,战争要来了!
战火,由一群鸡点燃。北区拆迁安置户王老太家养了7只鸡。小区里原本是没有鸡窝的,但王老太有办法,她用一口旧网在楼道入口处的楼梯下一拦,一个鸡窝就成了。可是,三楼赵端午家养的狗调皮。农村养狗一般是不系绳子的,进了城以后也不系绳子,也不用常关在室内,可以楼里楼外到处乱窜,结果就跑到了王老太的鸡窝那儿。这条土狗大概很长时间没有跟鸡玩了,以前在农村,可是天天与鸡鸭鹅猫羊做伴的。狗狗一激动,就把网撕扯破,7只鸡全部越狱而出,这下可好,在狗狗一路撒欢儿追逐之下,鸡们直接从北区偷渡到了整洁美丽的南区,鸡飞狗跳,好不热闹。等到王老太追到南区时,7只鸡只剩下了3只,其余4只鸡找遍角角落落也不见踪影。询问小区大门口的保安,说是没见到鸡出去。王老太断定,鸡既然没出小区大门,那百分之百还在南区里,肯定是被南区的人捉起来了,打算吃免费的鸡肉了,要保安帮她找。保安却一点儿也不同情她,反而冷嘲热讽,说她是自找的,以前经常有北区的鸡鸭等跑到南区来,弄得干净的地上到处是鸡粪鸭粪,他们已经警告过多少次了,北区的人从来只当耳边风,现在好了吧,报应来了吧!王老太再也忍不住了,拆迁安置户的收入都低得很,这几只鸡是改善她家伙食的重要功臣呢,要是她也像南区人那样收入高的话,谁愿意受累养这些鸡?王老太气愤难平,跳着脚在南区整整骂了两天街,那喊了一辈子劳动号子的嘹亮嗓门儿,把南区家家户户的耳朵扎得生疼,但也没能把丢失的鸡骂出来,倒是把南区人再次筑围墙的决心激发了出来。南区人抱定了破釜沉舟的信念,这次一定要把围墙筑起来,否则,不光北区人照样会朝南区跑,北区的鸡鸭鹅狗猫也会时不时光顾,糟蹋环境也就算了,还让南区的老老少少都背上了窃贼的恶名。
这回南区充分吸取了以前筑墙失败的教训,在物业公司的牵头下,做了充分的准备,打算在夜半行动,出其不意。为防止走漏风声,一律请外地人来施工。万一北区人听到动静前来阻挠,南区也想好了对策。南区人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殊不知天下手艺人是一家,那些请来的外地建筑工人中的一位,曾经和陆龙龙的爸爸在同一个工地上干过活。就像雷雨之前往往要刮风一样,南区人准备再次筑墙的风声,就这样悄悄而又迅速地传遍了北区。北区的居民都摩拳擦掌,铆足了劲儿,只等南区的人一开始砌墙,就一拥而上,跟从前一样,把那砌墙者统统赶到姥姥家去。
筑墙的大幕,即将悄悄拉开。同样,战争的信号,也在福苑小区的孩子们中传遍。只要是课间,南北区的孩子都会自觉分成两堆,仿佛两个即将互相发起冲击的战阵,男孩子还自发地把女孩子围在中间,下意识地当起了“护花使者”。双方不时遇上从对方阵营里投送过来的目光,那哪里是目光?那简直是刚从冰窟中捞出的剑,冰冷而又锋利。北区阵营的几个男孩子甚至练起了摔跤,在干架这事儿上,乡下的孩子才瞧不上城里的孩子呢。乡下的孩子有几个没下过河爬过树?他们在田野里野惯了,身子骨自然结实。瞧那些城里孩子,个个细皮嫩肉的,真要摔跤的话,一个乡下孩子能顶两个城里孩子。北区的孩子还相信,论力气,南区的大人也一定干不过北区的大人,干惯重活儿的北区大人有的是力气。哼哼,瞧北区这阵势,南区一定害怕了!
四
施曼语的确紧张,害怕北区人的干架实力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害怕北区人被公安局抓起来。这次南区人的策略跟以往可不一样,南区会组织一群居民组成人墙,如果北区人来了,就把他们挡在外围,让筑墙施工顺利进行,另有几个人拿着高清摄像机现场拍摄。一旦北区人动了手,那对不住,马上会通知警察把肇事者带走。隔壁班李力的老舅就在公安局工作,李力的老舅说了,只要证据确凿,谁犯法谁担责。这回有录像为证,想赖也赖不了。
如果冲突中发生了伤亡怎么办?施曼语特别害怕这种事情,她是见过这种场面的,有一回她目睹路边两个成年人打架,其中一个血流满面,她只不过看了两眼,就差点休克过去。当时那两个打架的人很快就被警察带走了。如果北区人也被抓走,那可怎么办?晓晓的爸爸就是因为把人打成重伤,而被判了3年刑。以前郑晓晓那么活泼,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他都会上台唱歌,可是自从他爸爸出了事以后,学校舞台上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上学放学他总是一个人低着头不声不响地走路,仿佛他自己做错了事似的。听说他妈妈也因为他爸爸坐牢的原因,跟他爸爸离婚了。北区的那些孩子虽然跟南区的合不来,可是,可是,这又有什么要紧呢?总不能眼看着人家爸爸去坐牢吧?
施曼语知道,跟她有着同样想法的南区孩子,还有很多。
再说,北区不就是跑过来几只鸡吗?那也没什么要紧的,以前南区的孩子还专门跑去乡下看鸡鸭牛羊呢。而且那个丢了鸡的王奶奶日子过得那么苦,施曼语好几次看到她在路边捡废品,当时施曼语还特意把手中的空饮料瓶丢进她的蛇皮袋中呢。
五
什么才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那就是一个人就坐在你身边,近得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可是你却觉得他远隔千里似的。但,施曼语今天必须跟陆龙龙说上话,因为,战争今夜就会发生。施曼语非常渴望陆龙龙能够出头,制止战争的发生。施曼语相信陆龙龙有这个能量,在北区孩子中,陆龙龙最有威信,是北区孩子的头儿,相信北区的大人也信任他。
这一整天,施曼语都没有听清楚老师在上面讲些什么,她的心思全在陆龙龙身上。从早到晚,她至少有10次打算跟陆龙龙讲话,可是每次当她把头偏过去,陆龙龙都会毫不例外地给她一个大大的白眼儿。眼看就要放学了,陆龙龙已经在收拾书包,准备回家,再不开口的话,就没有机会了。施曼语鼓足勇气扭过头,原本白嫩的脸蛋儿憋得通红,瞧着陆龙龙说:
“陆龙龙,你快跟他们说,叫他们别来打架!”
陆龙龙听得一怔,他有点反应不过来,因为从开学到现在,他们之间还从来没有讲过话哩。片刻,他把书包重重地往肩上一甩,硬邦邦地丢下一句:
“我们才不怕呢!”
说罢,他扬长而去。施曼语知道,陆龙龙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以为自己是在向他们示威呢。她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想喊住陆龙龙,却喊不出口,因为教室里还有其他同学。
六
今晚的月亮很亮很圆,非常好看。小时候,妈妈曾经教过施曼语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但是此刻施曼语哪里有心情去体会诗句中的美妙意境?跳入她脑中的,倒是一部电影,那部电影讲的是在一个月圆之夜,一个人变成了狼。今夜的月亮也很圆,今夜福苑小区的人会不会变成狼?
这个月圆之夜,福苑小区看上去跟往常一样平静,但只要是福苑小区的居民都能感觉到杀气,这股逼人的杀气早已弥漫到小区的每个角落,把每个人的心都塞得满满的。福苑小区所有的人都没有睡意,都把眼睛瞪得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圆,屏息凝神,憋足力气,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条看不见的线上——南区和北区之间的分界线,那其实是一条性能极好的导火索,不久以后,战火将从那里熊熊燃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心弦也越绷越紧,一曲《十面埋伏》早已在这些看不见的弦上激越奏响,伴随着这曲铿锵乐音的,还有人们那如同战鼓般“咚咚”擂响的心跳。
午夜12时,一辆满载砖块的农用车准时驶入福苑小区,驶向小区南北交界处,驶向那条看不见的战线。有两支队伍伴随着农用车的车轮疾步朝前行进着,那是南区准备保障施工的居民。人们个个表情悲壮,仿佛即将奔赴战场一般。而几乎与此同时,北区居民也纷纷涌出楼道,悄悄向着交界处的方向逼来,一些人手中还提着拆迁时没舍得丢掉的钉耙、铁锹,这些农业工具此刻变成了武器。
在距离交界处还有50米的时候,南区的人和车,还有北区逼近的大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停住了,确切地说,是愣在了那儿。所有的人都看到,一位瘦瘦的小女孩正在那里跳着皮筋,而那条皮筋,不偏不倚地拉在南北区的交界线上。人们都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午夜时分,怎么会有一位小女孩在这儿跳皮筋呢?直到队伍中有一位女士喊了一嗓子,人们才确信,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
“曼语,你怎么在这儿?你在干什么呀?”
没错,跳皮筋的正是施曼语。她的小脸儿煞白,身子僵直,手和脚机械而又快速地摆动着,跳得那样用力。她仿佛没有听到妈妈的喊声,也压根儿没有看到开来的车和两边靠近的人群,她一边跳一边喊着口令,声音干涩、颤抖,带着一种急促,仿佛一个正向着绝顶攀登的人喊出的口号: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大人们不知道,在各家各户的窗户后,一张张孩子的脸正在朝这边张望着,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在这个午夜跳皮筋的小女孩身上。他们表情惊怔、错愕,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是真的。终于,有一个孩子的面孔从窗口那儿消失了,他忘记了大人叮嘱的今夜不许外出的禁令,打开紧闭的屋门,跑下楼道,跑向南北区交界处,踉踉跄跄奔到施曼语身后,跟着施曼语一起跳起来。紧接着,又有几个孩子从不同的楼道里跑出来,跑向施曼语,加入到跳皮筋的行列中,这些孩子中有南区的,有北区的,有男孩,也有女孩。在这些孩子中,跳得最有力、喊声最高的,就数陆龙龙。他们中没有谁去瞧一眼正在逼近的大人,仿佛他们根本不存在似的。他们的动作同样那样僵直,那样急促,喊出的口令声同样干涩而颤抖: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一个女孩不慎摔倒了,立刻伸过来好几双手,争先恐后把她拉起来,继续跟上跳动的节奏。不大工夫,整个分界线上几乎排满了孩子,那干涩而颤抖的口令声在午夜的小区上空震荡着,在这个凶险的月圆之夜挣扎着: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在这激荡人心的口令声中,所有的大人那绷紧的心弦都不知不觉地松弛下来,不知道过了多久,不知道谁起的头,双方逼近的队伍不约而同悄悄朝后退去。
责编|冉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