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适应“末位发言”
2017-08-11文丨唐剑锋
文丨 唐剑锋
学会适应“末位发言”
文丨 唐剑锋
不管大问题还是小问题,只要“一把手”先发言,就等于定下“调子”。“一把手”学会虚心倾听,是工作方法,更是指导思想。“一把手”主持会议,却不能当“主角”。之后的“末位发言”,才能更好履职尽责,形成正确意见,做出正确决策。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起草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条例》突出“问题导向”,直指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决策“一言堂”等现象和弊病,明确提出重大行政决策要经过集体讨论决定,要经过必要程序。
过去,在一些地方,也曾试行过“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度”,规定在一些重大行政决策中,在涉及民生问题上,“一把手”不能先定“调子”。如果“一把手”首先发言,就等于定下“调子”,设置下“条条框框”,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对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很有作用。不过,却限制了一些领导的手脚,他们感到“捆绑”住了自己,才没有坚持下去。
不管大问题还是小问题,只要“一把手”先发言,就等于定下“调子”。别说干部群众,就是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往往也不敢对“一把手”的意见提出不同看法,甚至哪怕明知道“一把手”的意见不科学、不合法、不可行、不符合民意,也不敢说、也不愿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一把手”先发言,甚至成为一种“常态”,很多人见怪不怪,终导致了“群言堂”异化为个人决策的“一言堂”。
“一把手”先发言,就会“统一”与会者思想。开会,就算是座谈会,“一把手”肯定要发言,但什么时候发言,效果却大不一样。只要“一把手”先发言,参加会议的人,就一定会出现“顺着杆子往上爬”的局面,精心挑选“一把手”爱听的话说,甚至以自己“切身体会”为“一把手”的意见找到“事实根据”;让“一把手”的意见,来自于基层,来自于群众,站得住脚。这样的“主题先行”,就会压制民主和民意。
从大量公开报道的事例看,近年来,一些行业和地方仍接连不断出现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形象工程”、“污染工程”、“标志性工程”等问题,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被骗子所骗,导致一些政府的投资打了水漂,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其中有部分就是因“一把手”搞“一言堂”而产生。由此可见,让与会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就是有些话难听一点,“有刺儿”,对形成正确决议,正确决策,大有益处。
为防止类似悲剧发生,为不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不违背民意,甚至仅仅是为“减少”“一言堂”现象,就有必要为执掌生杀大权的“一把手”,设置一个约束,给你们戴上“紧箍咒”,以最大限度避免错误决策出台。在决策会议上,甚至在座谈会上,“一把手”先发言还是末位发言,表面上看只是发言次序的小问题;其实,“一把手”“聆听之后的发声”再做决策,一定会减少或避免错误。
“一把手”学会虚心倾听,是工作方法,更是指导思想。“一把手”主持会议,却不能当“主角”;只有放下架子,让其他班子成员,让专家学者,让干部群众代表,充分发表意见,就是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也是为了决策更科学、更正确、更符合民意,不要有什么为难、面子上过不去。之后的“末位发言”,才能更好履职尽责,形成正确意见,做出正确决策。
“一把手”要适应“末位发言”这项新程序设计。这是一个新突破,为更好贯彻落实集体决策制,为推进行政决策更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防范乱决策导致“决策腐败”问题。在落实“末位发言制度”上,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忠诚度:“为党为人民,还是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