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以树代粮的“革命”
2017-08-11文丨
文丨 全媒体记者 陈 涛
构树:以树代粮的“革命”
文丨 全媒体记者 陈 涛
中国南方杂交构树组培中心育苗室(田东/摄)
“快看那一棵棵的构树,它可是真正的摇钱树哩!”而今,在务川自治县的田间地头,都能看到构树茁壮成长地身影。
树叶也能卖钱?其实,务川杂交构树扶贫产业早已引起了各方关注。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扶贫工作会上对务川杂交构树产业扶贫模式赞赏有加;两会期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福在答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推荐了务川杂交构树产业……
装扮绿水青山
树叶能卖钱,算是一件新鲜事。当然,这要从国家构树扶贫的政策说起。
构树,别名褚桃等,为落叶乔木,其叶是很好的饲料,其韧皮纤维是造纸的高级原料,材质洁白,其根和种子均可入药,树液可治皮肤病,经济价值很高。因此,杂交构树扶贫工程在2015年被列入我国十项精准扶贫工程,重点在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畜牧产业扶贫。
务川自治县早在2013年便开始构树种植,并积极探索、实践“公司+基地+贫困农户”的构树产业扶贫模式。到2014年底,全县构树种植面积已达到5000亩,是国内最早把构树列为产业化发展和脱贫攻坚重大工程的地区之一。
这些年,务川作为贵州省的试点县市之一,通过试验证实该地良好的气候、环境和土地资源,无疑是构树生长的最佳选择地。为此,2015年,全国首届构树扶贫工程推进会在务川自治县召开。
据了解,杂交构树是中科院植物所的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具有超强抗逆性的速生丰产林树种,先后搭载“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太空育种,经过近10年的筛选和试验种植培育出的新树种,可以一次种植,15年收割。
“该树种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在干旱、脊薄、盐碱、石漠化、沙化及矿山等环境自然生长,可以治理盐碱化、沙漠化及石漠化土地。”中国南方杂交构树组培中心生产负责人冉波说道,构树修复生态、防沙固土的本事主要来源于它超强的根系。同时,构树对抗风,减少风蚀,对粉尘、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吸附作用也非常明显。
构树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植株光合效率高,水肥利用率高,单位面积产量大,通过种植构树既能修复生态,又能利用构树发展草食畜牧业实现脱贫致富。尤其是,杂交构树生长过程中不需施用农药和化肥,因此不存在其他农作物饲料来源的农药和化肥残留问题,可以认为是一种纯天然的饲料资源。
作为饲料原料,其主要得益于构树叶含有丰富的禽畜所需元素:其干物质的粗蛋白含量可达26%—32%,氨基酸的含量是大米的4.5倍、玉米的2.5倍、黄豆的1.8倍。面对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紧缺的现状,作为粗蛋白木本饲料资源植物,构树有望缓解饲料原料危机,成为确保食品安全的一条新途径。此外,构树还是造纸、高档纺织的好原料,构树茶、构树保健品、构树嫩叶做蔬菜食用,有的正在研发,有的已经进入市场。
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务川自治县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研究制定构树产业发展政策体系,高标准、高规格抓好基地建设,利用构树改善生态环境、筑牢绿色屏障,真正将构树发展成“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产业。
让山先“绿”后“富”
夏至未至,在雨中的务川自治县,感觉有些许冷清。然而,来到丰乐镇的构树育苗基地,老百姓们正在忙着采摘构树叶,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让人有种丰收的喜悦。
务川自治县神龙科技农林有限公司负责人郑虬讲道:“该育苗基地占地167亩,现有70多个大棚,全部采用全光照弥雾扦插育苗技术,一年培育三批,每批次可育苗1500万株。即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这让我们感到前景很乐观。”
育苗基地的火热发展,高兴的不仅仅是政府,对周边的老百姓来说,更是一条就业的好门路。在神龙科技公司的组织下,附近居住的村民一有空就来到基地干活。有的修剪构树的枝桠,有的把枝条插到土里,有的采摘构树叶……每天只要前来就能有80元的工资,一个月下来最少也能赚个1000多元。
“最多的时候,我们解决了300多人的就业。有些贫困户来到这里做得还不错,其中有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3万多,我们的基地建了近三年,他们也差不多有了个10来万了吧!”说起这些,郑虬满脸的喜悦,他从浙江到务川投资建基地,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能为当地老百姓做些事情,让他感到很满意。
沿河2.8公里两岸均是种植的构树,这就是涪洋镇千亩构树扶贫示范基地。在这里,正好遇到从云南前来务川考察的客商罗诚,他对这里的构树产业直竖大拇指,“我有个1000多头牛的养殖场,一直在寻找优质饲料。之前我在网上搜资料时,发现都说这里的构树饲料好,我就想到过来考察下。”
涪洋镇构树基地是集构树种植、饲料加工、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基地,面积有1085亩。同时,加工的全价饲料用于二级扩繁养殖湖羊2000多只,再将羊粪发酵后用于构树种植的有机肥料,满足生态循环。
面对务川自治县生机盎然的构树产业,罗诚表示不虚此行,这里良好的生态与环境给了构树很好地生长,这样的饲料也能促进牛儿的优质成长。
涪洋镇副镇长苟兴学介绍,该基地采取“三变”(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模式+公司+农户+村集体经济,以此大力发展构树养羊特色产业,其中公司、农户、村集体经济各占80%、15%、5%的收益,来助推脱贫攻坚,让其中涉及的贫困户受益的同时,更让村民们都富起来。
农户徐卫兴最有发言权,他们家有四人在该基地打工,一个月将近有1万元的收入,“家里的收入翻了又翻。闲的时候,我还能四处去打工,而对于老人妇女来说,在家门口干点这种轻巧的事也不错,还能收到土地流转金,日子总算是越来越好。”
目前,务川自治县组建构树产业合作社16个,带动贫困群众6846人,种植纯利润达3000元/亩以上。到2018年,全县种植构树5万亩以上,建成1000亩以上示范种植基地10个以上,饲养构树羊10万只以上,年生产饲用构树饲料2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5亿元以上,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户以上,户均收入1.5万元以上。
让山先“绿”后“富”,务川自治县将构树扶贫工程与精准扶贫、生态建设和主导产业培育相结合,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突破口,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与贫困群众结成利益同盟,最大限度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实现农户、企业、合作社“三赢”。
打造“构树+”产业链
“构树与羊的结合就是务川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的亮点。”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在参观了构树组培中心、智能化育苗大棚后说,这个项目可复制推广,省内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务川经验”,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
务川自治县加快构建构树产业扶贫体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构树扶贫工程,开拓了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产业效益三效统一的致富新局面。从种苗培育到构树种植,再到饲料生产,最后再到畜禽养殖,构树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了当地贫困农户精准脱贫奔小康的“金钥匙”。
构树组培是中科院专家的专利技术,把构树的胚胎、芽片放在这个营养液上,经过40天的培育,长成继代苗,再对继代苗进行分离,最后长成生根苗。为满足养殖农户日益增加的饲料需求,务川自治县主动与中科院对接引进大型构树组织培养育苗基地,为务川产业扶贫和贵州构树产业发展提供种苗,同时辐射重庆、云南、广西、湖南等周边省份。
由此,中国南方杂交构树组培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由务川自治县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建立,已与中国农业大学、贵州省政府形成战略合作,旨在从产业链最顶端切入,掌握杂交构树知识产权,并向下游产业延伸,实现杂交构树产业从组培、栽种、饲料、养殖、消费品生态闭环,形成高效、现代化构树产业链以实现产业扶贫。
冉波说道:“该中心全国只有四家,务川是贵州唯一的一家,我们特地从外地请来专家搞研究。现在,已有成品苗2000万株,实现培育产能达每年1亿株。”
“大农业”是务川自治县始终坚持的理念,统一栽植技术规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构树品牌,积极探索建立集构树种植、饲料加工和生态养殖为一体的“林—料—畜”构树产业链,集中连片打造一批种植水平高、示范作用强、规模效应明显的种植示范基地,将构树产业逐步发展成村村拥有、户户覆盖的主导产业。
当前,务川自治县示范种植构树0.75万亩、带动种植1.2万亩,初步形成以丰乐、涪洋、柏村为核心的产业示范圈;建成杂交构树组培中心和年出苗1.45亿株构树扦插育苗基地、年生产能力3万吨饲用构树粗加工厂,在建杂交构树产业孵化园,集中打造“务川构树羊”和“务川构树饲料”品牌,“构树+”产业链让1.3万户贫困农户直接受益。
如今,务川自治县已初步探索出一条以构树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掀起了一场以树代粮的“粮食革命”,为全面推进该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在“十三五”时期,还将实施构树30万亩,全力打造“中国一流,南方第一”的构树产业基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