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画面拍摄中的取景与构图

2017-08-10王秀峰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构图

王秀峰

陕西省洛南县广播电视台,陕西商洛 726100

摘 要 电视是一种依靠图像和声音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一般将电视传播的图像称之为电视画面,电视画面的出现为大众传播带来了更为直观、立体、形象、生动的现场,电视画面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就成了视听语言中表达意义的主要元素。电视画面除了具备所有影像的一般特点外,还具备记录现实时空、传递真实时空、完成信息传达、构筑影像时空、推进叙事进程、完成形象塑造和形成美学意味等多种独特之处。正因为如此,如何拍出好的电视画面对于一个电视工作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电视摄像;取景;构图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3-0138-02

在现实的生活中,观众看到的电视画面是由摄像机拍摄完成的。由于受到摄像机“画框”的限制,通过摄像机看到的世界和我们人眼看到的世界并不一样。也是因为有了“画框”的存在,电视画面中呈现出来的空间,是拍摄者对真实空间的取舍之后展现出来的一部分真实空间。虽然“画框”限制了电视画面的表现内容,由于人们有“空间认知习惯”,就会对“画框”之外未展现的空间产生了无限的猜想,通过画框之内的影像就可以创造出超出“画框”的无限“影像空间”,结合“蒙太奇思维”,就可以在方寸之间展现大千世界。

摄像艺术所反映的是摄像师的主观创作意图和风格,而景别和景深就是摄像师在创作过程中组织和构造画面、制约观众视线、引导观众注意、规范画面内部空间的有效造型手段,景别和景深决定着观众观看内容、观看方式以及对画面内容接受程度。

景别是电视画面中主体在整个电视画面中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它是由摄像机与拍摄主体的实际距离或者摄像机的焦距长短来决定。从叙事的角度来说,较大的景别交代环境和空间特征,较小的景别交代细部特征。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景别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叙事,不同景别的组合使用,有利于将事件讲述清楚,将场面、环境、空间更好的展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世界的景别是视线的全部空间,是一个全景,但是当我们关注某一个细节时,它在视网膜中的成像会变大,其他背景就会离开我们的视线。摄像中,我们就可以通过景别的变化,大大拓展了电视画面对观众视觉的限制,通过不同的景别建立画面主体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景别对于电视节目的创作中的叙事非常重要,只有通过许多不同景别的画面,才能给观众交代清楚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全部,难以想象只有一个景别的电视节目能达到从全局到细节的讲述。这就要求在节目的创作中,结合景深和拍摄角度,合理地拍摄不同景别的画面,按照特定的排列顺序,达到营造气氛、刻画主体形象、表现主题特点的目的。

电视画面拍摄的另一个重要技能就是构图。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观看外界景物时,看到的是我们视野能包容的无明显边界的广阔景象。但是在电视画面中,受到画幅的限制,观众只能看到经过摄像师取舍之后的长方形框内的景物。如何把想要表现的内容表达出来、富有美感,这就需要精心的构图。构图就是将电视画面中的被拍摄对象及其造型元素加以组织和选择,用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艺术创作,构图的最终目的是要为电视节目的主题和内容服务。

影响电视画面构图形式元素主要有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这些形式元素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和表现力,合理运用形式元素是成功构图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电视画面构图与绘画构图和摄影构图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电视画面构图与绘画构图比较,电视画面构图有固定的画幅比例,也不完全等同于摄影构图,电视摄像构图具有动态性,要讲究在机位变化中或者主体运动中进行构图,不确定因素和难度大大增加,拍摄者要根据拍摄要求,调整拍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以获得画面在运动变化中仍然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美感,所以在电视摄像中要把握以下三项要求。

一是被摄主体力求突出,要保证主体与陪体和环境形成主次分明、互相照应的关系。

二是画面结构力求简洁,删繁就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画框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自然地、凌乱的物象中“提取”出一个优美动人的画面,盯住主体的同时要避开妨碍主体表现的多余形象。

三是画面要富有美感,要通过合理的空间配置、光线的运用、拍摄角度的选择、调动影调和色彩,创造出丰富多彩、优美生动的画面结构形式。

电视摄像构图比较复杂,涉及到对光影、色彩、形狀、质地、结构的安排和表现,但是仍有以下几个基本法则可以遵循。

一是对比。构图中,针对物象间的差异进行对比,比如明暗、虚实、大小、形状,可以利用这些差异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的主要部分,使这个主要部分成为压倒其他部分的视觉中心,更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

二是均衡。均衡在画面构图中,运用对称的均衡和不对称的均衡,保证沿着画面中心轴两侧有等质、等量的相同景物形态,保证画面要素在视觉重量上的均势,营造出一种感觉上的平衡。

三是节奏。在电视画面构图中,运用某些造型形式形成一定的视觉节奏感,产生律动、悦目、与情感的意味。

四是疏密。在构图中,疏密可以使画面产生远近、主次等丰富的变化。

五是统一。构图中,镜头面对的事物是多样、复杂、零乱的物象,构图就是要从中提炼出想要表现的主要内容,所拍摄的每一个画面,都要有一个统一的主题思想,尽可能要排除与主题无关的要素。

电视画面构图在实际应用中,就是形式美在画面中具体结构的呈现方式和画面内外动感因素的结合,经过长期的实践,先行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基本构图形式,可以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借鉴。

一是黄金分割。就是按照黄金分割点来安排画面主题的位置,根据黄金分割率来分配画面空间,按黄金分割率来安排画面中地平线的位置,使整个构图给人以悦目和谐的视觉效果。

二是三分法。三分法构图是指可以把画面横向分成三份,每一份中心位置都可以放置主体形态,主体表现鲜明,构图简练。三分法也可以在画面纵横两个方向都进行三分,结果会出现一个“井”字形,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就会有四个交点,这四个交点位置可以安排主体,具有能充分呈现变化和动感,画面富有活力。

三是对角线构图。就是把主体安排在画框的对角线上,或者让主体的运动轨迹沿着对角线,可以很好的表现画面空间的纵深感,富于动感,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四是“S”形构图。利用自然界中如河流、道路等,让画面中的主要轮廓线基本呈“S”形或者主体的运动轨迹呈“S”形,就构成了“S”形构图,优美的曲线打破了地平线等水平景物将画面均分而产生的呆板感,能使画面变得丰富深远。

五是三角形构图。主体在画面中排列了三个点,其连线呈三角形,可以使画面产生稳定感,使被拍摄的对象显得高大稳固。

六是“V”与“X”形构图。就是画面中的线条、影调按“V”形布局。“V”形双用,不但有了向心力,而且稳定感得到强化,就构成了“X”形构图,有利于把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的拍摄,配合画面中的运动因素,表现力非常强。

七是“L”形构图。画面中的主体形态呈“L”状分布,具有庄重、稳定的构图特点。

八是框式构图。就是利用现场离镜头较近的框式物体作为前景,将被拍摄对象“框”住,使画面周围形成一个边框,增强了画面的装饰感和空间深度感,能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框内去观察缓慢重点表现的主体。

电视摄像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技术,涉及到摄像机的选择、光学镜头的使用、摄像用光、取景、构图等多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电视画面后期编辑基础。要想把摄像技术上升为艺术,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熟能生巧,使取景构图中的一些原则变成自己的工作习惯,就能拍出优美生動的电视画面,做到多练习多思考多实践,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像师。

参考文献

[1]刘荃.电视摄像艺术[M].北京:这个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王健.数字摄像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焦道利.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M].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10.

[4]刘振武.构图基本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5]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构图
新媒体环境下摄像构图技巧要点探析
浅析水彩风景画的选景与构图
汉代画像石对现代造型艺术的影响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