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2017-08-10何容方
何容方
内容摘要:高中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简单传授,而是素养的提高,是更为广泛的、普遍共性问题的理解、思考和解决的方法路子。“核心素养”的提出,赋予了我们高中阶段教学以清晰的目标,标志着高中教学已全面承担起了“提高社会平均素质水平”的重任。高中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作用,能否构建起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成了这次教育领域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中生 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途径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理解
1.“素养”。素,可理解为本来的、原来的,本色、本性、本质;养,可理解为修养、教养、培养。素,更侧重先天内在基因;养,更侧重后天培养教育、文化环境熏陶和人生磨历练。“素养”,则是个体先天基因在后天教育而具备的能力素质。
2.“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体系”是2015年3月30日教育部在印发的《意见》中首次提出。自此,“核心素养体系”就被置于近期深化教學体制改革、践行立德育人目标的重要基础地位。着力解决新时代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才能融入社会,才能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发展;避免培养出“重智轻德,缺责少新”的人来。总之,“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本身所具备的与其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必备的道德品格与素质。
3.“语文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方面,即:语言与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我个人理解,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最基础最重要最本质的素养,是“根子”“种子”素养,可以将其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
语文的关键就是语言能力。“嬉笑怒骂皆成文”,作为一个下笔成文、语言生动、渲染力强的人,就属于具有这方面能力素养的人。语言是每个独立个体应该具有的思维载体,而有些思维活动结果又需要融入反馈到语言之中。通俗地讲,语言与思维是外在与内在的区别,两者密不可分。
人文修养可概括为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两种。假如说,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的一种关键能力的话,那么,人文修养就可以说是语文素养必备的道德品格。人文修养是展示语言能力导向之根基、之根本,是发挥语言能力作用的不竭力量之源。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
1.人文修养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人语文核心素养的展现,首先就要看他是否喜欢语文,是否对这一学科感兴趣。有了兴趣,他就会乐此不疲,乐在其中,以学为乐。“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也就有了动力、乐趣、时间、积淀、底蕴、生长和成就等等。价值观是人生的航向标。所谓价值观,简单而通俗地讲就是好与坏的客观评判标准。目前,广大人民的价值取向存在着混乱或没有价值判断标准的境地,必须及时纠正,正向引导。如对跌倒受伤的老人,很多人不敢去搀扶,不敢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以为有钱就算成功等等。这些都是贻害无穷的错误价值导向。第二,审美情趣。它是审美主体对某一事物或一件事情的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一种特殊能力,包含审美人的想象力受感力判断力以及创造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培养审美情趣,关键是培养是非观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情趣能分辨出“美、丑、善、恶”来。不以奇、特、怪和俗为美,更不能好坏不分,以丑为美。我个人理解“真”才是美。真善美,真是前提基础,是首要条件,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真实、真理、真诚、真言,他的各种美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假作真时真亦假”,现今社会假货泛滥,以假充真,假话连篇,有些人为了个人的一点蝇头小利已经没有了做人的基本底线。真是底线,是美的前提保证。一切善良的举动皆为美行美善!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祖祖辈辈的先人们教育我们做人之根本,一个善良的公民,胜过百个高能无德之人,古今中外,例子比比皆是。我们要点赞学生的点滴善行,同情弱者,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常怀同情恻隐之心,不献媚阳奉阴违,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好学生。第三,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语文核心素养高的人的前提基础。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是非常深邃的概念。语文学科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经过多年的深入学习探讨而对我国经典文化沉淀积累的一种程度。需要经典古诗词的底蕴。中国文化中,诗歌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等等都是有关诗词的经典论述。教诗,要从根本教起,从人的本性教起,让人温柔敦厚、纯朴善良,让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让人灵秀,秀外惠中。需要文学古典名著的底蕴。文学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之集大成者,是精神与灵魂之寄托。《西游记》能够培养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如“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更具创新能力意识。《水浒传》能够培养学生的“骨气”与“血性”,更具公平侠义之精神,“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三国演义》却为学生们塑造了形色各异的智慧人物,如诸葛亮,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红楼梦》则是说尽了人间苍桑百态,又包罗万象的一部旷世奇作。文学古典名著就是学生的文化之奠基,是精神之华丽底色。需要文哲史的底蕴。文哲史不分家。文学是人类社会的形象图解说,哲充满着无尽的好奇、疑问、探究与人生智慧。文史充满能量与智慧,给人灵感与想象,挖掘真善美。只有三者全面融为一体,我们智慧的心灵才会永放灿烂的光芒。
2.语言能力包含2个方面:第一,说写表达方面。谈说,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绘声绘色;谈写,妙笔生花,一气呵成,趣味横生。这就是语言能力强的魅力。说为口头表达。短则三言两语,切中要害,画龙点睛;长则大论长篇,挥洒自如,扣人心弦。口语表达抑扬顿挫,清晰明了;说得清楚,听得明白。写为书面表达。要让他人既喜欢愿意读,又有意思有意义,能够指导人生成长实践;要让他人读得明白,通俗流畅易懂;要让他人读得有滋有味,展现艺术特性;要含蓄、诙谐、风趣,让读者读起来就欲罢不能,感到“读你千百遍我自不厌”。第二,听读接纳方面。要听得懂别人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就是能听懂弦外之音,能分辨出真假善恶,能捕捉到别人讲话的关键性信息。听一场报告、开一次会,要能把精神实质,主题目的梳理出来,领悟理解;还要有较强的复述表达能力,听说一件事,能转述、能复述,让人听得明白。
三.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重视点滴阅读。第一,重视课内阅读。教科书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选编而成的教材,大多文质兼美,具有典型代表性。学生要潜心品读,慢慢咀嚼。课内教材阅读,切忌泛泛而读,要抓住重点,拓展思维,深钻细研。如读《河塘月色》时,要学会让学生想象、打比方,能够描写一处美丽风景的独特与不同。如此长期坚持下去,必然受益匪浅。第二,重视课外阅读。要注重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文献资料、国学经典、文哲史之类书籍的兴趣爱好,面要大而广,量要大而全,品味要高而雅。提倡少做卷子练习册,多读不同体裁类型的書,多读对自己人生有意义的书,多读整本成套的书。让学生养成一边读一边写的良好阅读写作习惯,这样我们也就有了教育“抓手”。有了这种习惯,素养也就形成了,成功也就离我们更近了下一步。第三,重视个性化阅读。阅读是人的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趣味倾向。男孩喜好科幻悬疑冒险,女孩喜好诗歌散文浪漫;童幼年喜好童话神话,少年则喜好现实侦探。针对学生们不同的阅读趣味倾向,不要阻止扼杀,要懂得鼓励欣赏,循循善诱,培养学生广泛猎取知识的阅读兴趣。
2.重视日常积累。阅读是消化吸收与不断累积的过程。这里我所讲的累积是指对经典国学诗文的积累,是指经典诗句背诵的积累。泛泛而看,没有咀嚼吸收,不经熟背的诗集经典终究不是自己的收获。就如吃下的美食,天长日久,就会融入到我们自己的精血与骨肉,终身都是自己的。首先是诗歌积淀。古诗词要做到滚瓜烂熟、倒背如流的程度,唯此才能铭记终生。其次是国学经典的积淀。以短句、押韵为主的传统美文美句,要死记硬背,让学生对背诵感兴趣。再次是背诵四书五经中的精典节选,从小播下热爱学习传统文化的“种子”。
3.重视教学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是人类最大的乐趣之一。”等名家警句,都因思考而伟大、快乐和成长。课堂好的教学,就是要有思维长度、思维厚度和思维力度为重要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蹦一蹦摘到“桃子”。“蹦一蹦”,就是让学生在经过认真思考反思后,深入实践探索,经过思想碰撞,甚至经受到一定挫折后才能达到目标。要避现成答案,不动脑筋,照抄照袭,不负责任地脱口而出。其次,给学生非唯一的答案。语文学科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如果一味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就严重限制了学生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禁锢了思想的创新。要坚决反对语文答案只有“对”和“错”两种评判标准;要全面综合衡量,以“好”与“不好”分出成绩档次。如果能全面打开学生的思维,让每名学生都说出与众不同、百家争鸣的答案,那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将不断喷涌而出,社会才会不断发展进步。
4.重视言语文字表达。几分钟的演讲竞选,小小辩论会,鼓励学生在集体场合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等等,这些小小的游戏锻炼活动,将能全面培养学生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的落脚点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百家争鸣,各展所长,这其中“读写结合”是被广大师生认可的有效方法。譬如,根据正在学习的课文内容,让学生观察描写老师的衣着、外貌和神态,练习细节描写。一课一练,一步一个台阶,日久天长,才能习得文字表达的真谛。
四.结语
这一论题的全面提出,是对人类文化的还原再塑,是对人类精神的本能提升,对人类智慧的拓展延伸。在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的语文核心素养系列研究之中,要不断探索解决暴露出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推动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进一步厘清其问题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光华.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J].中国民族教育,2011,04).
[2]欧阳芬,吴子兴,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及其对语文素养的培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06).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