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
2017-08-10杨遥
杨遥
内容摘要:宋代才女李清照以旷世难逢的才思和女性特有的灵性致力于别具一格的小词创作,树起了婉約派的一面旗帜。格高韵远之寒梅是李清照审美理想的最高典范,它真实地记载了作者不同时段的生命情感历程。李清照对梅花情有独钟,关于梅花的创作贯穿了李清照的一生,正所谓“梅语人生”,这些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咏梅词不仅清晰地勾勒了李清照生命情感跌宕起伏的脉络,同时还承载了作者一生丰富深厚的情感精神,是作者生命状态的象征,也是人格魅力的寄托。
关键词:李清照 梅花意象 生命情感 人格魅力
一.绪论
梅花,素有“雪中高士”的美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其青睐有加。梅花高洁脱俗、傲骨铮铮,集天下贤人美好品格于一身,是文人墨客追求的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也是他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象征。梅在宋代雅俗共赏、广泛种植,文人更是咏梅成风。有陆游的“零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有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还有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代咏梅名家辈出,词作众多,李清照的咏梅词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中应运而生的。李清照对梅花情有独钟,她“缘梅寄情”,重视梅花的描摹,从而寄寓自己的情思,善于把梅花的外形美、气质美和自己的感情美、心灵美组成一种诗的艺术美。可以说,梅花是词人岁月的痕迹、心境的反映。宋代才女李清照的一生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缘分的一头系着这格高韵远的花魂,另一头则系着词人高雅脱俗的灵魂。
二.早期咏梅词:对超尘脱俗的人格精神的追求与期待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是在平静、温馨、充满诗情画意的日子里度过的。因此,早期咏梅的关照对象着重初开之梅的风韵,梅花意象蕴含着作者对美好青春的自信,以及淡淡的惜花伤春情怀。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吟咏傲立霜雪之寒梅的《渔家傲》是李清照早期咏梅词的代表作。词的上片写寒梅初放,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寒梅傲雪图:一片白雪覆盖大地,一枝报春的梅花点缀其间。梅枝被白雪包裹,愈显得光亮润泽;梅苞含羞带笑,犹如一位刚出浴的美人,冰清玉洁。下片转用侧面烘托:梅花最宜月下观赏,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使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值此良宵,莫要怕醉,皎洁明亮的月光,金色剔透的酒樽,微泛绿沫的美酒,加上晶莹素艳的梅花,交织成一幅如梦似幻、优美空灵的画卷。好一句“此花不与群花比”!在激赞寒洁素艳、清丽绝俗的梅花的同时,突显出自己的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梅花不饰铅华的自然之态,超尘脱俗的洁美品质和不畏霜雪、傲然独立的坚强个性,正是李清照对美好人格精神的追求与期待。
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咏物诗最难工,而梅尤不易”①《玉楼春》是被誉为“得此花之神”的咏梅佳作。全词以别致新颖的艺术构思,在怜梅惜香中道出了作者的自怜之情。上片写红梅初放时的情态和神韵,点明梅的色泽:红润如酥、晶莹似玉。古典诗词讲究以含蓄为美,含苞待放,富于“欲语还休”的韵致,突出了梅花内在风韵的描写。下片写对红梅之人:虽言学道之人,但面对红梅的含情待放,未必不作“无限”之思,形象宛然,情致深远。但是,造化弄人,此时的红梅含苞待放,未必明朝不被狂风摧残,到那时,香消玉殒,岂不徒然令人心碎!这样一个潜心书史而又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当她被关在“寂寞深闺”的时候,自然会从花之凋谢引起自己的情感波澜。
与《渔家傲》轻快明朗的风格相比,《玉楼春》有了些淡淡的惜花伤春情怀,这种情怀和感伤更多的是作者年轻而多愁善感的敏感心理所导致的一种短暂情绪,但词的整体格调是清新明朗的。《渔家傲》中“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把梅花含羞带笑、冰清玉洁的曼妙姿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玉楼春》较《渔家傲》更关注梅花内在风韵的描摹,“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巧妙婉曲地赞美了梅花沁人心脾的幽香和含而不露的无限情意。显示了梅花不仅以外在的清丽绰约取悦世人,更以自身内在的高洁品质和丰富涵养赢得礼赞!这也正是词人在对梅花的审美关照中倾注了自我的认知,从而体现了作者对超尘脱俗的人格魅力的肯定与向往。
三.中期咏梅词:对孤独无奈的生活状态的愁怨与感伤
中期咏梅词的关照对象已由赞赏初开之梅的风韵转向叹惜残落之梅的无奈。在惜花怜花中寄寓了作者独处深闺的寂寥,其中有对丈夫赵明诚深切的相思,更有才情不得施展的无奈和青春易逝的感慨。
诉衷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撚余香,更得些时。
这首以残梅余香作为抒发情感的线索的《诉衷情》是李清照中期咏梅词的代表作,抒发了自己孤独抑郁的愁怨。此时的梅花不再是作者赞赏品评的对象,也不再是一种美好的人格精神的象征,而成了作者打发孤寂时日的陪伴。词的上片写词人借酒消愁愁深重、残梅余香惊睡梦的情景。“梦远不成归”,语淡情深,思乡心切。词的下片作者运用了最善长的重词叠句“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来渲染气氛,以表凄苦之情、相思之意。
没有了“香脸半开”的娇旖旎,没有了“红酥琼苞”的无限意,此时的梅花只是存留在作者心灵深处的故乡的缩影、爱情的音符和往昔的印迹。人与梅惺惺相惜、相依相伴,残梅、残梦、残酒,幸福的感觉似乎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如果说《诉衷情》在怜花惜香中蕴含了作者孤独抑郁的愁绪,那么,在《满庭芳》中这种寂寥落寞的情懷则表现的更为突出。词的上片渲染了一种典型的词境:“阁小、窗闲、春藏、昼锁”,这看似平淡的八个字,却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狭小深邃、自我封闭的空间,也正是词人那最隐蔽、情感最丰富的内心的一隅。词人静对手种之梅,孤芳自赏,竟不知日影西沉,寂寥无奈中,人与花融为一体。词的下片从赏梅写到惜梅,梅花以韵胜,以格高,傲立霜雪、高洁不屈,然而却难逃香消雪减、落英无迹的命运。那吹动浓愁的笛声使作者由“惜”而“愁”,由“愁”而“恨”,恨人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在“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摧残下匆匆消逝②,但字面上李清照却说“莫恨”,因为她相信,纵使梅花香消雪减、落英无迹,但它的格高韵远之花魂将长留心间。
李清照在此词中仍保留了她一贯的似梅傲骨,但仍难掩对孤独无奈的生活状态的愁怨与感伤。好一句“疏影尚风流”!借梅传情,借梅表意,表明自己虽对寂寞苦闷的生存环境不满,但仍然达观自信,对自己才气与人格的内在美充满了自豪。
比起早期咏梅词的清丽明快,中期咏梅词则多了些深沉忧怨。那“香脸半开娇旖旎”的清丽绝俗与傲然挺立已变得“难堪雨藉,不耐风揉”,历经人间风雨后的李清照已不复年轻时的稚气浪漫,心态渐趋复杂,对青春的珍爱和对未来的担忧,对生活状态的抑郁和对自身才情的自信等情绪纠结在一起,郁积在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排遣,无法宣泄,正是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复杂的情感内涵,才使这一阶段的咏梅词表现出“一种孤独人的感伤”③。
四.晚期咏梅词:对国破夫亡的情感精神的抒发与悲绝
这一时期的咏梅不再是赞赏初开之梅的风韵,也不再是叹惜残落之梅的无奈,此时的梅花超越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升华为与人灵犀相通的生命整体。李清照的晚期咏梅词是其所有咏梅词中最独具艺术魅力的部分,在这些词作中,作者抒发了晚年的丧夫之痛、国破家亡之悲以及漂泊流离之苦。她将家国兴亡中博大的今昔之感和乡关之思融入咏梅词,词中的梅花意象不仅清晰地勾勒了作者生命情感跌宕起伏的脉络,同时也是作者人格魅力的承载与寄托。晚期咏梅词以《孤雁儿》、《清平乐》、《临江仙》和《菩萨蛮》这四首词为代表。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李清照笔下的梅花形态各异,或盛放,或残败,皆饶有韵致。此词虽写梅花,但意在借咏梅悼念亡夫赵明诚,丈夫离去,颠沛流离,辗转无依,触景生悲。词的上片从藤床、纸帐、香炉这些常见意象入手,深入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早晨醒来,无尽愁绪,沉香熄灭,无心再续,空气冰冷,心如止水,笛声悠扬,梅心惊破。描写了丈夫去世后清冷孤寂的生活和凄凉悲绝的心境,那个曾与她情投意合、伉俪情深的人啊,如今已是天上人间!下片回到客观现实:虽然春意盎然,然而天气多变,稀疏的春雨萧萧地下着,梅花在春雨的沐浴下更加滋润美丽。但词人凄凉悲绝的心情并没有因之改变,反而又催下千行泪。词人曾有过的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而今“人去楼空”,往昔的欢乐已成刻骨的哀思。“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词人想要折梅寄远,但已无人可寄!结句情思无限,正面落笔于梅花,深切地表达了对亡夫的深厚感情和沉痛欲绝的悼念。
全词以梅为线索,相思之情,沉痛之感,被梅笛挑起,被梅心惊破,无人堪寄的孤枝与无所凭依的命运是何其相似。梅花与词人的形象完全融合,梅花超越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升华为与人灵犀相通的生命整体,承载了作者丰富深厚的情感精神。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首词约作于李清照晚年流徙途中,整个国家陷入兵荒马乱之中,词人也难逃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词的上片忆昔,写南渡前词人赏梅、插梅,但踏雪赏梅、令人陶醉的美好生活已成过眼云烟。于是,词的下片伤今,又到了梅花开放的季节,而自己漂泊天涯、孤苦无依的生活已使两鬓斑白。作者面对自己风烛残年、漂泊无依,国家风雨飘摇、危在旦夕,已无心赏梅,体现了作者的飘零之感、家国之恨。“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此时的作者与那个怜梅惜香的李清照已是判若两人,在这“无好意”的揉搓和摧残梅花的反常行为中,凸现了词人历经人生巨痛后对生活的绝望。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愁怨、晚年的悲绝,在词中都清晰可见。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由赏梅而醉,到对梅落泪,再到无心赏梅,反映出不同的人生境遇。梅见证了词人不同时期心境的变化,也承载了词人一生丰富深厚的情感精神,此时的梅花俨然已是作者的化身,与作者灵犀相通。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这首《临江仙》作于李清照南渡以后,是词人凄凉处境及满腔哀怨的真实抒发。南渡以后的李清照长期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她的晚期咏梅词也始终浸透着一种无法磨灭的苦痛,传达出浓的化不开的愁绪。词作的上片写春回大地,柳梢吐绿,梅萼泛青,在这样的盎然春意中词人却闭门深居,返乡无望,精神消沉,自怜自哀。词作的下片承上片怕触景生悲,进而追忆往昔,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作者早年写诗填词、才华横溢,如今孤苦无依、一事未成。满腹的心事与愁绪郁积在心,又有谁能了解呢?山河破碎、家国飘零,哪里还有心情踏雪寻梅呢?
国破家亡,漂泊无依,让李清照尝遍人间悲欢离合。整首词作几乎是以口语入词,明白晓畅;又极准确、深刻地传达了词人彼时的心理状态。今昔对比的运用,情感抒发的深沉,都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最后一首《菩萨蛮》也是作于词人南渡以后,与《临江仙》有异曲同工之妙。整首词中虽然是描写一些生活琐事,却处处流露出刻骨铭心的怀乡情、故国思。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词的上片描绘了初春时节,风柔日薄,空气中充满平静和缓,然而词人感觉不到一丝轻松和解脱。“寒”、“残”二字隐约地透露了词人心中淡淡的愁绪,为下片的思乡深情作了有力的铺垫。于是,下片发出“故乡何处是”之悲呼,国破家亡,回乡无望,只有借酒消愁了。词作的最后两句构思巧妙:不直接說愁、说思乡,而是说酒、说熏香,其乡思之凄苦,尽于言外可见④。此词虽只有一句言梅,但却是揭示词人真实心境的关键。一个“残”字透露了她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也为下片喷涌而出的思国怀乡之情作了恰到好处的铺垫,在《诉衷情》中作者也同样描绘了残梅意象,那时的残梅替作者传达着相思之意,淡淡的余香似乎还在等待与丈夫重逢时更加芬芳;而此时的残梅已是香消凋零,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词人流离失所,悲伤欲绝,纵有高洁不屈的气节与傲骨,也难逃命运的无情与捉弄。
五.结语
词如其人,人如梅花。李清照对梅花情有独钟,于是以梅为音符,谱写着历经风雨的人生之歌;以梅入词,记录着生命情感的悄然足迹;以梅自比,寄托着人格魅力的高洁脱俗。其香深浓,在玉质琼花,在凌寒傲骨;其意深博,在真情挚意,在乡关家国。
早期咏梅词中对超尘脱俗的人格精神的追求与期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才华卓绝、超凡脱俗的李清照;中期咏梅词中对孤独无奈的生活状态的愁怨与感伤,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虽寂寞苦闷、但仍然达观自信的李清照;晚期咏梅词中对国破夫亡的情感精神的抒发与悲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思国怀乡、忧国忧民的李清照!“清丽其词,端庄其品”,李清照的一生就如同这梅花一样,既有含苞待放花香人妒的幸福时光,也有芳姿憔悴香消雪减的落寞时刻。历经人世间悲欢离合,人生才会更加丰满,世事的变幻给了李清照无尽的灵感。从梅花的风神韵致中我们感受到了李清照高洁不屈的人格魅力,愿这高洁脱俗、傲骨铮铮的梅花永远开在这位旷世才女令人神往的世界里。
注 释
①艾治平编著:《词人心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64页
②贺新辉主编:《全宋词鉴赏词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第122页
③褚斌杰编著:《论李清照及其创作》,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④赵晓辉编著:《中国古典诗词精品鉴赏丛书——李清照》,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参考文献
1.艾治平著:《词人心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2.陈祖美编著:《李清照作品赏析集》【C】,成都:巴蜀出版社,1992年版
3.褚斌杰著:《论李清照及其创作》【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版
4.贺新辉主编:《全宋词鉴赏词典》【C】,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
5.靳极苍编著:《李煜李清照词详解》【C】,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路成文著:《宋代咏物词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7.叶嘉莹著:《唐宋词名家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赵晓辉编著:《中国古典诗词精品鉴赏丛书——李清照》【C】,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