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叠字“寂寂”研究
2017-08-10陈红
摘 要:唐诗中“AA式”叠字使用广泛。这种叠字运用在唐诗中往往音律和谐,对仗工整,语义丰富,便于表情达意,有很强的语言艺术魅力。本文选取《全唐诗》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寂寂”作为研究对象,先梳理了它的源起和发展,然后运用“小三角”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分析了唐诗中“寂寂”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展示了叠字在唐诗中的巨大魅力。
关键词:唐诗 叠字 “寂寂” 语表 语里 语值
一、引言
“寂”,本义是静,没有声音。《玉篇·宀部》:“寂,无声也。”《广韵》:“前〈〉立切,沃部。”最早见于《老子》第二十五章:“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河上公注:“寂者,无音声。”其后引申为:1.安静,《易·系辞上》:“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2.安详闲静,心志淡泊,《庄子·大宗师》:“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3.安定不动,静止,南朝宋·鲍照《芜城赋》:“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催”,汉·严忌《哀时命》:“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翫此遗芳”;4.佛教将僧尼的死也称为“寂”,《南史·梁纪下·元帝》:“黄帝游于襄城,尚访御人之道,放勋寂于姑射,犹使鐏俎有归。”可见,“寂”由本义引申出众多义项,词义十分丰富。
单字“寂”的用法很常见,那么词语“寂寂”最早是作为音节重复的叠音词还是叠字出现呢?“寂寂”的基本义项与“寂”的含义大致相同:1.寂静无声貌,三国魏·曹植《释愁文》:“寂寂长夜,或羣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2.孤单;冷落,汉·秦嘉《赠妇诗》:“寂寂独居,寥寥空室”;3.犹悄悄,唐·孟郊《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昭成寺》:“洛友寂寂约,省骑霏霏尘。”由材料可以看出,“寂寂”不是简单的音节重复,而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的叠字,在“寂”字的词义基础上形成了几种常见义项。
叠字,又名“重言”“复字”。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谈到:叠字往往是“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或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经过对《全唐诗》的初步整理,我们选择了一个“AA式”叠字——“寂寂”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从我们搜集到的语料来看,“寂寂”在唐代诗歌中总共出现了72次,主要是五言诗和七言诗(也有个别六言诗,本文未列举此类例句)。我们运用邢福义“小三角”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唐诗中的“寂寂”,主要分析“寂寂”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诗歌中恰当运用叠字,不仅让语言的形式和语音的节奏更加整齐和谐,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
二、语表形式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表形式也就是语法形式,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之分。唐诗中“寂寂”的语表形式考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在诗句中的位置分布和体现出来的平仄音律特点。
(一)“寂寂”在诗句中的位置分布
“寂寂”在唐诗中的五言诗和七言诗中都有出现,但在句中分布的位置却不同。在五言诗中有居一、二字和四、五字等两种情况;在七言诗中有居一、二字,三、四字,五、六字和六、七字等四种情况。
1.“寂寂”居五言前面一、二字
(1)寂寂苍苔满,沉沉绿草滋。(严识玄《相和歌辞·班婕妤》)
(2)寂寂夏先晚,泠泠风有馀。(杜甫《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3)凄凄动幽幔,寂寂惊寒吹。(韦应物《出还》)
(4)沉沉积冤气,寂寂无人知。(高适《题尉迟将军新庙》)
例(1)和例(2)中的“寂寂”居于五言诗上句的第一、二字,例(3)和例(4)中的“寂寂”居于五言诗下句的第一、二字。
2.“寂寂”居五言前面四、五字
(5)妾無光寂寂,委照影依依。(乔知之《杂曲歌辞·定情篇》)
(6)歌筵长寂寂,哭位自苍苍。(卢照邻《哭金部韦郎中》)
(7)萝木静蒙蒙,风烟深寂寂。(刘长卿《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8)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刘长卿《寄龙山道士许法棱》)
例(5)和例(6)中的“寂寂”居五言诗上句的第四、五字,例(7)和例(8)中的“寂寂”居于五言诗下句的第四、五字。
3.“寂寂”居七言前面一、二字
(9)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卢照邻《长安古意》)
(10)寂寂春花烟色暮,檐燕双双落花度。(崔液《代春闺》)
(11)纷纷花发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李嘉祐《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
(12)请看陈后黄金屋,寂寂珠帘生网丝。(李白《怨情》)
例(9)和例(10)中的“寂寂”居于七言诗上句的第一、二字,例(11)和例(12)中的“寂寂”居于七言诗下句的第一、二字。
4.“寂寂”居七言中间三、四字
(13)空山寂寂兮颍阳人,旦夕孤云随一身。(独孤及《与韩侍御同寻李七舍人不遇,题壁留赠》)
(14)寄书寂寂於陵子,蓬蒿没身胡不仕。(李颀《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15)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鸦啼。(顾况《相和歌辞·乌夜啼二首》)
(16)复见花开人又老,横塘寂寂柳依依。(李嘉祐《伤吴中》)
例(13)和例(14)中的“寂寂”居于七言诗上句的第三、四字,例(15)和例(16)中的“寂寂”居于七言诗下句的第三、四字。
5.“寂寂”居七言后面五、六字
(17)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王维《寄崇梵僧》)
例(17)中的“寂寂”居于七言诗上句的第五、六字,此种情况较少。
6.“寂寂”居七言后面六、七字
(18)感旧抚心多寂寂,与君相遇头初白。(韩翃《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
(19)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20)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皇甫曾《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例(18)和例(19)中的“寂寂”居于七言诗上句的第六、七字,例(20)中的“寂寂”居于七言诗下句的第六、七字,后一种情况较少。
以上例句表明,在唐诗中,“寂寂”这种叠字的运用十分灵活,只要符合表达的需要,它可以出现在五言诗或者七言诗句中的任何位置上。
(二)“寂寂”的平仄音律特点
唐代律诗和绝句的平仄是有规律的,诗句有很强的节奏感。“寂寂”是仄声叠字,出现在格律诗中的上句或者下句时,一般会有符合格律要求的另一平声叠字与之对应。按照平仄规律分布,可以是上句的仄仄对下句的平平,也可以是上句的平平对下句的仄仄。
“寂寂”居上句的第一、二字中,即仄仄对平平。如:
(21)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22)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杜甫《江亭》)
(23)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
(24)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杜甫《清明二首》)
例(21)~(24)中的“行行”“欣欣”“寥寥”“悠悠”都是平声叠字,与“寂寂”相对。
“寂寂”居下句的第一、二字中,即平平对仄仄。如:
(25)茕茕孤思逼,寂寂长门夕。(齐浣《相和歌辞·长门怨》)
(26)依依亲陇亩,寂寂无邻里。(储光羲《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四首》)
(27)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张祜《杂曲歌辞·胡渭州》)
(28)锵锵铜鼓芦叶深,寂寂琼筵江水绿。(李嘉祐《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例(25)~(28)中的“茕茕”“依依”“亭亭”“锵锵”都是平声叠字,与“寂寂”相对。
“寂寂”居上句的第三、四字中,即仄仄对平平。如:
(29)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杜甫《又送》)
(30)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王维《寒食汜上作》)
(31)音徽寂寂空成梦,容范朝朝无见时。(钱起《哭辛霁》)
例(29)~(31)中的“青青”“朝朝”都是平声叠字,与“寂寂”相对。
“寂寂”居下句的第三、四字中,即平平对仄仄。例如:
(32)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例(32)中的“纷纷”是平声叠字,与“寂寂”相对。
“寂寂”居上句的第四、五字中,即仄仄对平平。例如:
(33)鸟游溪寂寂,猿啸岭娟娟。(宋之问《下桂江龙目滩》)
(34)圆扉长寂寂,疏网尚恢恢。(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35)妾无光寂寂,委照影依依。(乔知之《定情篇》)
例(33)~(35)中的“娟娟”“恢恢”“依依”都是平声叠字,与“寂寂”相对。
“寂寂”居下句的第四、五字中,即平平对仄仄。例如:
(36)萝木静蒙蒙,风烟深寂寂。(刘长卿《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例(36)中的“蒙蒙”是平声叠字,与“寂寂”相对。
从搜集到的语料来看,“寂寂”居上句第五、六字位置上的仄仄对平平的情况较少。
“寂寂”居下句的第五、六字中,即平平对仄仄。例如:
(37)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王维《寄崇梵僧》)
例(37)證中的“纷纷”是平声叠字,与“寂寂”相对。
“寂寂”居上句的第六、七字中,即仄仄对平平。例如:
(38)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39)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例(38)、(39)中的“盈盈”“悠悠”都是平声叠字,与“寂寂”相对。
从搜集到的语料来看,“寂寂”居下句第六、七字位置上的平平对仄仄的情况较少。
三、语里意义
邢福义指出,语里是“指隐藏在内的不可见的关系和内容”。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里意义也就是语法意义,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范畴意义和情态意义之分。对“寂寂”的语里意义的考察,我们可以从语义的丰富性、上句和下句中叠字组配关系的多样性和句法功能的特定性等三方面入手。
(一)“寂寂”的语义丰富性
“寂寂”在唐诗中出现次数较多,且在不同诗句中的语义也是不同的,应做具体分析。如:
(40)寂寂苍苔满,沉沉绿草滋。(严识玄《相和歌辞·班婕妤》)
(41)鸟游溪寂寂,猿啸岭娟娟。(宋之问《下桂江龙目滩》)
(42)依依亲陇亩,寂寂无邻里。(储光羲《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四首》)
(43)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王维《寒食汜上作》)
(44)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45)音徽寂寂空成梦,容范朝朝无见时。(钱起《哭辛霁》)
(46)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杜甫《江亭》)
“寂寂”在一般辞书中的释义有三个:一是寂静、无声貌;二是孤单、冷落;三是犹悄悄。例(40)中的“寂寂”指妃子孤寂冷落之心境,例(41)中的“寂寂”指寂静无声,例(42)中“寂寂”指孤苦无依,例(43)中的“寂寂”指落花纷乱错杂之貌,例(44)中的“寂寂”指离别的孤单哀伤,例(45)中“寂寂”指乐声寂寥,例(46)中的“寂寂”犹悄悄,指春将悄然离去。可见,唐诗中叠字“寂寂”的语义丰富,在不同诗歌的不同内容和语境中具有的不同意义。
(二)上句和下句中叠字与“寂寂”的组配关系多样性
唐诗中的叠字与“寂寂”的组配关系有同义组配、反义组配、类义组配和其他组配之分,应作具体分析。
1.上句和下句中叠字与“寂寂”的同义组配
即唐代五言诗或七言诗的上句或下句中的叠字,语义上与“寂寂”相近或相同。如:
(47)茕茕孤思逼,寂寂长门夕。(齐浣《相和歌辞·长门怨》)
(48)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
(49)凄凄动幽幔,寂寂惊寒吹。(韦应物《出还》)
例(47)中的“茕茕”形容孤独无依的样子,例(48)中的“寥寥”指孤单寂寞,例(49)中的“凄凄”有“悲伤凄凉”之义,这三例中的“寂寂”都有“孤单冷落”之义,语义相近。
2.上句和下句中叠字与“寂寂”的反义组配
即唐代五言诗或七言诗的上句或下句中的叠字,语义上与“寂寂”相反或相对。如:
(50)依依亲陇亩,寂寂无邻里。(储光羲《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四首》)
(51)寂寂苍苔满,沉沉绿草滋。(严识玄《相和歌辞·班婕妤》)
(52)锵锵铜鼓芦叶深,寂寂琼筵江水绿。(李嘉祐《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53)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例(50)中上句“依依”有留恋不舍之意,下句“寂寂”是孤苦无依之意。例(51)中上句“寂寂”指心境冷落,下句“沉沉”形容草木茂盛。例(52)中上句“锵锵”形容鼓声嘈杂,下句“寂寂”形容寂静无声。例(53)中上句“寂寂”形容寂寞苦闷,下句“盈盈”形容美好情绪,语义相对。
3.上句和下句中叠字与“寂寂”的类义组配
即唐代五言诗或七言诗的上句或下句中的叠字,语义上与“寂寂”属于同一类别。如:
(54)萧萧望林夜,寂寂坐中秋。(佚名《杂曲歌辞·陆州歌第二》)
(55)别离花寂寂,南北水悠悠。(刘长卿《湖南使还,留辞辛大夫》)
(56)沉沉水容绿,寂寂流莺歇。(韦应物《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
例(54)中的“萧萧”描摹萧条的秋夜,“寂寂”描摹寂静之秋景,同属于状景类。例(55)中的“寂寂”形容花寄托的哀愁优思,“悠悠”形容水寄托的漫漫忧愁,同属寄情类。例(56)中的“沉沉”形容水深貌,“寂寂”形容黄莺停止鸣啼时的安静,都属于状物类。
4.上句和下句中叠字与“寂寂”的其他组配
除以上几种组配关系外,有的上句和下句中叠字语义上没有直接或明显的组配关系。如:
(57)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58)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59)寂寂夏先晚,泠泠风有馀。(杜甫《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例(57)中的“寂寂”形容深山的寂静,“行行”属于动作类,两者语义无关。例(58)中的“寂寂”形容安静无声,属于状景类,“苍苍”形容树木茂盛之貌,属于状物类,二者在语义上不同类。例(59)中的“寂寂”指悄悄的,属于表时类,“泠泠”形容声音清越,属于状物类,两者不属于同类范畴。
(三)“寂寂”的句法功能特定性
“寂寂”作为状态形容词,在诗句中作定语,这是其句法功能的特定性,也是唯一性。沈家煊在分析形容词的句法功能时,对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分别作为定语和谓语时的标记模式作出具体分析。“寂寂”的三个基本释义在诗句中都是作为定语成分,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作为定语成分,但二者是有差别的。在诗句中,“寂寂”是无标记的,没有出现“的”这类标记词,后面可以直接连接其他成分,这是由于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决定的;但在现代汉语中是有标记的,前后成分之间要用“的”这类标记词连接,如“寂寂的树林”“寂寂的心情”“寂寂的离去”。虽然在具体的诗句中,“寂寂”的含义是丰富多样的,但基本都是作为定语,这体现了其句法功能是特定作定语成分的特点。
四、语用价值
从《诗经》开始,叠字开始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发挥着特殊的表达作用。刘勰曾对《诗经》中叠字的表达艺术做出评述:“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嘤嘤学草虫之韵……”他指出了叠字的音乐美、形象美和语义深化等语用价值。后世的叠字不断丰富和完善。到了唐代,叠字在唐诗中运用范围广,次数多,类型多样。“寂寂”在唐诗中的语用价值值得我们探讨。
(一)音律和谐,节奏鲜明
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而叠字同时具备双声和叠韵的音韵条件,使用叠字能增强诗歌的音律美,使诗歌语言表达和谐流畅,节奏鲜明。如:
(60)妾无光寂寂,委照影依依。(乔知之《定情篇》)
(61)凄凄动幽幔,寂寂惊寒吹。(韦应物《出还》)
(62)寂寂户外掩,迟迟春日斜。(独孤及《伤春怀归》)
例(60)~(62)中的“依依”“凄凄”“迟迟”与“寂寂”韵母相同或相近,同时在唐诗上下句中出现,产生悠扬和谐的音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感强。
(二)语言形式对仗工整
诗歌注重形式上的整齐对称,唐诗中运用叠字,字词对称,排列工整,平仄相对,抑扬顿挫,增强了语言的形式美。如:
(63)寂寂江山晚,苍苍原野暮。(李百药《晚渡江津》)
(64)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杜甫《又送》)
(65)鳥游溪寂寂,猿啸岭娟娟。(宋之问《下桂江龙目滩》)
(66)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王维《寄崇梵僧》)
例(63)中的仄声叠字“寂寂”出现在上句第一、二字位置上,下句中的“苍苍”与之对应,是平声。且“江山”对“原野”,“晚”对“暮”,对仗工整。例(64)中的“寂寂”与“青青”位置对称,仄仄对平平,“双峰”对“万竹”,“对春台”对“照客杯”,十分严整。同样地,例(65)中的“娟娟”和例(66)中的“纷纷”都是平声叠字,与“寂寂”平仄相对,位置对称。这些诗句形式上整齐对称、抑扬错落,符合格律要求,很好地诠释了语言的形式美。
(三)深化诗意,更好地描绘意境,表达情感
“寂寂”在诗歌中描摹事物景色或者表现孤单寂寞的心情时,大多刻画了寂静凄凉的意境,抒发了孤寂忧愁的情感,情景交融,使得诗歌形象更加生动,意蕴更加深刻。如:
(67)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张继《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68)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张九龄《登荆州城楼》)
(69)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岑参《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
(70)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卢照邻《长安古意》)
例(67)中的“寂寂”描摹庭院寂静貌,与后面“森森”相对应,共同描绘出寂静的意境。例(68)中的“寂寂”形容静静地想象曾经荆州的雄伟壮丽,与看到的遗迹相对,以哀景正衬哀情。例(69)中的“寂寂”表现出因思念闺中人而感到落寞的情感。例(70)中的“寂寂”与“寥寥”指当年扬子居住的地方十分冷清寂寞,也表现了此刻心境的孤寂。
五、结语
“寂寂”在唐诗中使用次数较多,在具体语境中表达的词义十分丰富。从“寂寂”这一叠字的使用情况可以感受到整个唐朝诗歌语言艺术魅力。
自《诗经》始,叠字开始运用于历代文学作品中,并在后世不断丰富和发展。叠字的运用和发展对独特语言艺术的形成和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唐诗中叠字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而且有助于诗歌内涵的表达和诗人情感的抒发,显示了叠字在语言中的强大生命力。叠字作为汉语艺术形式之一,运用于各类文学作品,历经世代而不衰,并将随着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显示出更加动人的魅力和奇妙的表达功效。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勰.文心雕龙·物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汪国胜,谢晓明.汉语重叠问题[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邢福义.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5]冯广艺,王赛珈.七言近体诗对句中的AA式叠字[J].汉语学报,2016,(4).
[6]沈家煊.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J].中国语文,1997,(4).
[7]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2版)[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陈红 湖北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聞传播学院 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