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年光阴,小巷正好

2017-08-10王晓霞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7年7期
关键词:浓香小勺阿嬷

王晓霞

在似水流年的荡漾下,那段什么都没有又什么都有的烂漫时光,凝成心头一点朱砂!

又回到海门小巷,当年的它粉墙黛瓦,跫跫石板巷,九曲桥下玲珑水迤逦,流水人家灯火通巷,温儒绵延……而如今的它,硬邦邦的水泥路旁倚着鳞次栉比的楼房,路上行人纷纷,只是匆忙过市,繁华喧嚣侵占了小巷……亲,这些年你还好吗?

踽踽独行于石板小巷,寻觅远去的人和物。

曾经的巷口,阿嬷的板车微微靠在街角,一声响亮的吆喝“油条香豆浆嫩嘞”,亲切的潮汕话唤醒了整条小巷,早晨第一要紧事便是顶着惺忪睡眼冲到板车前,来份热乎乎的油条、暖烘烘的豆浆。滋滋的煎油声,嫩白的面条,阿嬷熟练地将一条小面团两头拉长,沿锅沿儿滑下,与金黄的油脂交融旋漾,煎得外酥里嫩,夹到蓝印花小碟,看金灿灿蓬松饱满,咬酥脆脆回味无穷;咕嘟的水泡声,袅袅的水汽,阿嬷将火烧得细长,耐心地将一锅豆浆熬得浓香,圆圆的方瓷碗中,一小勺一小勺素白的豆浆在糖水中润着,加一个鸡蛋,黄白相间,浓香扑鼻。阿嬷温婉浅笑,“来了来了,酥嫩香甜。”操着乡音打招呼,手下动作行云流水。巷里人看得舒心,吃得欢心,和和洽洽开始了一天的奔波。我搭上书包,一步三回头向学堂蹭去……曾经的小巷,黎明中苏醒;如今的小巷,只剩方墩石块,凹凸不平。可记忆途径的味蕾却不由跃动,温馨而隽永!

蹁跹踢踏着小石块缓行,来到转角处。

曾经的巷拐角,阿公的香樟树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扶疏的叶隙,洒下一地斑驳,幼时便爱赖在这方寸阴凉下不肯走!阿公嗜茶,巷里人皆知,每每途经,茶香若有若无,我自然要进去与阿公喝一盅,唠嗑家长里短后才离去。幼时的我一呆就是一整天,坐在香樟樹下看阿公煮一壶沸水,等风来,挽袖煮茗茶;看茶叶在沸水点染下,缓缓伸展,流逸清香;看阿公播一曲潮剧,《平贵归中原》或《岳家军》,细抿,慢品……阿公兴致来了,还会讲起陈年往事,说到当年的贫穷,谈到往日的战争生涯,语气中不见得多么伤感或愤懑,那一份不以为然直至今日我才明白,那是岁月沉淀下的坦然。习习凉风中,我倚在香樟树上,就着茶香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如今的巷拐角,只余一树桩,年轮模糊难辨,在喧嚣中显得冷清,凑近去不觉间好似嗅到一抹茶香!

夜深,星升,披着月华,不愿归去。

小巷故事多,犹记得,暖意踏春来,三五成群大街小巷拾空瓶,换得几片烂脚糖,蹭满鼻子的豆沙;犹记得,炎夏端午至,邻家婶子错落有致的三层叶粽,红枣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赢得众人大快朵颐;犹记得,隆冬呼啸临,林家阿伯香甜软糯的糖炒栗子走街串巷吆喝,热气腾腾捧在手心,松软的板栗和着饴糖,你一口我一个……就这般走完了小巷,走过了那年光阴!

那年光阴那些人,那条小巷那些事,是心间亘古不变的悸动;阿嬷的煎饼豆花和阿公的茗茶,是舌尖温软馨香的过往。在似水流年的荡漾下,那段什么都没有又什么都有的烂漫时光,凝成心头一点朱砂!

指导老师 林培练

猜你喜欢

浓香小勺阿嬷
阿嬷,生日快乐
一间阿嬷的灶KA,滋润四口人家
品西湖龙井,悟千年茶道
圣斗士阿嬷
宋小勺
我也想到了一个好地方
自制牛肉干的烹饪技巧
树叶儿像小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