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心中的骄傲

2017-08-10lydiali123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父亲节教书文字

lydiali123

再过几天就是父亲节了,朋友圈开始陆续涌现各种关于父亲节煽情唯美的图片和文字。在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这样一个人,也许并不完美,但却平凡而伟大的重要存在,那就是亲爱的父亲。

我的父亲也是这样的存在,曾经很多年一度是我心里非常高大的形象,但是这么多年,我却很少写过关于父亲的文字。今天借着父亲节即将来临,用键盘记录点滴,虽然明知道,他不会看到,还是坚持写下来。

我和我的家人其实都是不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习惯了掩饰自己的情感。记忆里,从没有过跟父亲的撒娇,也不会有嬉笑,甚至连牵手拥抱都不曾有过;我们不会说温情的话,更不用说爱了。我顶多只会在文字中,在日记里,偶尔用笔记录下我的心情,却不愿有人看到。以前,在许多人眼里,我一直是淡漠,理性而冷静的,父亲永远看不到我在离去转身的刹那会悄悄地流泪的眼。

今年,父亲已经66岁了。当写下这两个数字时,才真正意识到岁月的无情。

可是,在我的心里,我亲爱的父亲依然还是我小学、中学时的样子,意气风发,坚定自信,从来没有变过。那时的父亲是我心中的骄傲和自豪;父亲也在有意无意中对我的性格和人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直认为自己的内心有父亲的某些影子和痕迹,虽然我没有父亲的急躁,虽然我很多时候是温和淡定的,但是内心的骄傲和好强,甚至我对文字的喜好,其实都是深受父亲的潜移默化的。虽然这些我从来不承认,尤其是在父亲面前总是极力否认。

父亲的一生,可以说是坎坷和曲折的。父亲年轻时,曾有过非常辉煌而快乐的时光,有自己的梦想,曾不被人理解而坚持自我的。我的父亲,曾经在讲台前站了17年多,在那个70年代,教师队伍和教育资源还极其匮乏的年代,送走了一波又一波的学生。直到现在他还偶尔会侃侃而谈曾经教书育人的光辉事迹,说起当年他还有豆腐方块文字刊登在当时的长沙晚报,说起自己那会是通讯员等等,还会在说起现在哪个学生还请他去哪里哪里玩,还记得他时,脸上不无自豪和骄傲。

父亲,是倔强而好强的;也是叛逆而不通人情世故的。很多他的同龄人和学生都在很多场合说起父亲,都承认他的才华和能力,却对于他在从事了17年多教育后被下岗表示出遗憾。我从记事开始也经常听其他大人说起父亲年轻时的倔强和意气用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情世故不足。

周边认识父亲的人都喜欢尊称他“李老师”。年轻时的他,曾是才华横溢的,是当地的文艺积极分子,只可惜生不逢时,加上他又是那么的自我,总是不被当时的领导喜欢,屡屡受挫。在他教书时,曾一次次得罪领导,最终中师的他只能无奈的放弃教书这个职业,多年后,父亲提起时曾有意無意的透露出对当年的悔意。

对他的性格,父亲曾说过这样的一件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当年,还在教书的他,所有的人无不赞其教书能力不错,却也对其鲜明的风格屡屡提起。他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好恶,总是将其肆意的表达。他会在课堂上因为生气对学生当脚一踢,令其跛了几天,却敢怒不敢言。

他会与喜欢的学生打成一片,随意的说笑,唱歌画画,无一不能;却不知与领导沟通,总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也曾冒着全家人的反对,报名征兵,最终却被自己的父亲硬是拖回家。以至后来,每每提起时,他总会说起自己当年的梦想和无奈,他说他不会阻挡我们姐妹去追寻梦想。

父亲写得一手极好的毛笔字和钢笔字,直到现在依然可一窥当年的神采;有一副极好的嗓音和宽广的声线,在当时的知青中的文艺积极分子,能唱会跳;还有不错的文笔,当年经常有文章见诸报端,着实风光过一把。

小时候,父亲看着我们姐仨,总是感叹我们没有他年轻时的风采。弟弟妹妹的字真的是无法恭维,而我唱歌时父亲也总要说是“打烂砂罐”,就是没有天份啊,也总会惋惜我们总没有他的好强,不够积极进取。

小时候,总喜欢趴在桌边看父亲写毛笔字,龙飞凤舞,率性随意中不失神韵;总喜欢让父亲一首首唱当年的老歌,总是听了千遍也不厌倦,那时的父亲是神采飞扬,自豪骄傲的;也喜欢听父亲滔滔不绝的分析时事和经济,听他与人高谈阔论,连功课都可以不做,非常认真地坐在边上听大人之间的交谈;也喜欢与父亲一起交流谈未来的安排,听他语重心长地道来。

到现在回想起来,我童年教育的启蒙都得益于父亲,很早跟着父亲写毛笔字,很小就翻看父亲留下来的《儒林外史》、《365个故事》等,一遍遍翻来覆去,懵懵懂懂中的阅读,才有了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看书,喜欢文字的世界。

当年的父亲,是开明,也是具有超前的思想的。从教学战线退下来的前两年,他应该是经历了挫折和打击的,被人冷落,而又不愿屈服,不断尝试改变。

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早期,他敏感地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召唤,走上了从商之道。

最初的他,借钱生钱,接下来的七八年里,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个辉煌时光。

从小小的店铺,到与厂商代销,走上批发之路。八十年代末期,市场正是短缺时期,只要有胆量,做任何事,是都可以成功的。那个时候也曾造就了无数的英雄,比如娃哈哈的宗庆后,就是在那个时代崛起的市场英雄之一,从一个小小的校办工厂走到今天全国皆知的娃哈哈老大。看他们的传记,总会有百般感叹。

那时,家里的生意持续达到了鼎峰,每天家里人流往来不绝,进货的车流不息。家里每天吃饭都是一大桌人,每天有人在家里做事,许多家务事全部外包。父亲极为享受这种被人包围的生活,也极其乐意被人冠以多种称呼,“李老师”、“李厂长”、“李经理”等等;父亲说话的声音也似乎一下子高了八度,总天哼着小调,快乐自在;是真正的意气风发。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非常怀念这段时光,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就此打住,也多么希望父亲能够永远的自信和快乐。

人生,从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也不会全然按照你的计划。

父亲,因为关健的时候,缺少了足够的胆量和勇气,白白失却了几个很好的商机,原本可以做得更大的机会,就这样断送掉了,从此走上了另一条路,一点点开始衰败,而习惯了前呼后拥的生活,突然一下子非常不适应。多年后,父亲偶尔自己提起时会对当年的决策有所悔意,但却依然固执的不愿接受我对当年的许多分析,每每这个时候,我总是淡淡地一笑而过,而这时的我,已经是有了自己的主意和评判标准了,父亲却依然还是当年的父亲。

随着生意的一点点失败,父亲的自信也被一点点的消耗和磨灭,度过了非常消沉的几年。

在我们姐弟上学的那几年,他依然非常辛苦的做一些生意。这时的他,放弃了以前非常红火的生意,开始了其他的生意。可是,这次,是需要付出较大的劳动量,不再请人上货下货,全靠自己。也因为长年这样,父亲患上了颈椎病,偶尔抬手时,手会发麻。

03年,因为奶奶的过世,父亲似乎在瞬间老了很多。作为小儿子的他,那份难过也许是当时的我无法体会和真正感受的。那年,我知道我和妹妹还是给了他不少骄傲的资本的。也是在那年的春节,真正发现了父亲眼里露出的疲惫和倦意,还有一份老态和无奈。那年春节,固执地想要陪父亲去逛街,让他感受外面的世界。第一次陪父亲逛街,现在想起来依然有心酸,也有无奈。

回上海后,坚持说服父亲去医院看病拍片,搜索到所有关于颈椎病的信息,打电话告诉他。

彼时的我,最大的心愿便是他健康和快乐。

而这几年随着我们姐弟结婚生子,日子一天天顺意红火,再也没多少家庭负担,加上孙子外孙们都很聪明乖巧,父亲的心情也一天天阳光开朗了。他又开始拾起了他的笛子二胡,还一直念叨着他要自力更生做生意,这几年一直在鼓捣他自己的所谓事业。

看着现在父亲的充实忙碌,说话声也慢慢高了两度,脸上经常洋溢着笑容,开始琢磨着养生,更关注家人的健康之道。

这几年回家,我都会乐见这样的父亲,也会抽时间和他们长谈,谈以后的计划和安排,也会陪他们打打麻将,说说家常。

再过几天,便是父亲节了。趁着周末,赶回家吃顿饭,陪父母聊聊天道道家常,平实的温情。而此时的我,最大的心愿便是他永远积极乐观,健康平安,就好。

坐在电脑前,慢慢地敲下这些文字,零乱的思绪,有点不知所云。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写过父亲的只字片言。有许多的爱,总是不知道如何用言语来表达。父亲用自己的行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很多东西,也只是这几年才真正的体会和了解。

父亲,不论我走到哪里,不论未来如何,我永远是您的女儿,您永远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唯愿您健康快乐!

猜你喜欢

父亲节教书文字
我的教书生涯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过父亲节等
“走”着教书,点亮孩子的心灵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在山里教书
快乐父亲节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