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过慕尼黑,穿越历史隧道

2017-08-10许志杰

祝你幸福·知心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育场慕尼黑人质

许志杰

德国慕尼黑是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地方。这里的啤酒、足球、宝马汽车、西门子电器,还有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惨案,以及希特勒慕尼黑啤酒屋暴动,在人类历史上都要写上很浓的一笔。

第一眼看见了宝马汽车

去欧洲,十几个小时的空中旅行让人打怵,坐在飞机上除了昏昏欲睡,就是吃饭喝水,有一种浑身的劲儿使不出的感觉,速度已经很快了,但还嫌慢。从北京到慕尼黑,空中相距近万公里,飞行时长达10个小时。在那么狭小的空间一呆就是10个钟头,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还好,我们去的是慕尼黑。

慕尼黑是德国面积最大的州拜恩州的首府,但现在人们不把拜恩州称之为“州”,而是叫“巴伐利亚共和国”。据说,这里是全德国最富有的地区。

下了飞机,海关还没出就看见一辆顶级宝马,摆放在橱窗里,也不知叫什么系,反正在国内是没见过,紧张而劳累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寶马的名声近几年在国内叫得很响,甚至成为某些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在欧洲,宝马只能称得上是一名小弟,而且发展道路也是坎坎坷坷。

宝马的前身是创建于1916年的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1918年,德国作为“一战”战败国,根据“凡尔赛条约”的“战争武器”条款,不准生产飞机,只得转产。1923年被许可生产汽车,直到1929年第一辆宝马汽车才下线。1945年“二战”结束,德国再次战败,宝马汽车也再次受到牵连,工厂的机械制造设备被作为战争赔偿,送往一些“战胜国”。1955年宝马重新获得生产权,从此才走上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

在德国,一些既懂德语又晓中文的人士说,他们的两款车因为名字而在中国迅速畅销。一款是“奔驰”,全世界只有中文这样叫,另一款就是“宝马”,既不失德语本意,又十分符合中国人的认知传统。

宝马总部在慕尼黑城市北部,与举办1972年夏季奥运会的奥林匹克体育场相邻。一座远远看上去像老式汽车的汽缸一样的高层建筑,顶端有一个宝马的标志,旁边的一个碗形建筑物,是宝马博物馆。可惜,4月16日是西方人传统节日“复活节”,博物馆不开门,我们只得转头去了奥林匹克体育场。

奥运史上的“慕尼黑惨案”

慕尼黑的城市历史始自12世纪,在此后8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德意志南部宫廷文化的中心,到16世纪,这里的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各类文化发达到极点,被称为“德意志的雅典”。

慕尼黑在“二战”中遭到空袭达66次,城市几乎被毁灭。但是,战后的重建工作十分出色,尤其到1972年举办奥运会前夕,城市功能更加完备。

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是1972年举办夏季奥运会的体育场,它由一个主体育场、人工湖、人造丘陵、奥林匹克塔和几个单项体育馆组成。主体育场是奥运会的田径场,开幕式、闭幕式在这里举行。此后作为这座城市的两支足球劲旅拜仁慕尼黑和慕尼黑1860的主场,一直使用到前年新的安联足球场落成。它最大的特点是在看台上种植了草坪,与场内草坪浑然一体,在纯白色风雨棚的衬托下,青春靓丽,极富现代气息。其实,这座体育场落成于1971年,距今已有46年的历史,在当时曾经因新型建筑材料和高科技的应用而轰动全世界。

当然,慕尼黑奥运会真正让全世界震惊的还是那起武装绑架袭击事件。

1972年9月5日凌晨,8名身着运动员服装、身背运动员行囊的人,翻过仅有1.8米高的栅栏,按照早已侦察好的路线,迅速进入以色列代表团驻地。这8个人是巴勒斯坦“黑色九月”组织的突击队员,他们的行囊里装着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和手榴弹。第一个听到房间外不正常声音的是摔跤裁判约瑟夫,他在惊慌中将房门打开,正好撞上巴勒斯坦人举起的冲锋枪口。“藏起来,孩子们。”伟大的约瑟夫刚刚喊出这句话,就被一梭子弹打倒在地,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枪声击碎了黎明前的寂静,一些被惊醒的以色列人从房间的后门和窗户仓皇逃离,侥幸躲过一劫,但是剩下的人却成为这场灾难的牺牲者。摔跤教练温伯格在与巴勒斯坦突击队员搏斗时,被枪杀。另有9名运动员,被突击队员绑住手脚作为人质强行带走。“黑色九月”组织提出的条件是:以色列立即释放被关押的200名巴勒斯坦政治犯,德国政府让8名突击队员安全离境。

德国政府和警方对此立即做出反应,并根据“黑色九月”组织开出的条件相应提出了解决方案。但是因为恐怖分子不妥协,多个方案被否决,而这时两名人质被杀。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巴勒斯坦人失去了耐性,开始实施他们的威胁,又有一名人质被杀,并警告如果不能尽快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将每隔一个小时杀死一名人质,直到杀光。与此同时,德国政府也在寻求新的解决办法,与他国政府积极磋商,希望能先将恐怖分子和人质带离慕尼黑,使奥运会得以继续举行。最后,意大利的罗马机场同意开放,允许承载劫持者和人质的飞机降落。

经过艰苦的谈判,恐怖分子同意与剩下的人质一起飞往罗马。然而,当时的西德政府为此事丢尽了颜面,为了挽回政治影响,他们决心在慕尼黑机场解决问题。当恐怖分子押解人质一起走向客机时,早已布置在机场里的德国特种部队突然向恐怖分子开枪。恐怖分子知道上当了,立即炸毁飞机,杀死了所有人质,8名恐怖分子则被德国特种部队击毙。一名西德特种部队队员牺牲。21个小时后,整个事件以营救失败而告终。

惨案发生后,以色列代表团提前回国。奥运会休赛一天,顺延至9月 11日闭幕。

在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的旁边有一块小纪念碑,上面用德文和希伯来文刻着当年遇害者的名字,以色列国旗在纪念碑前随风飘扬,似乎在祈祷“奥运休战”真正能够实现。

慕尼黑啤酒和德国的“纯正啤酒法”

慕尼黑的啤酒举世闻名,世界上最有名的啤酒节于每年9月16日~10月3日在这里举行,被称作“十月庆典”。这节日自路德维希一世结婚纪念的1810年,一直持续到今天。

平时,慕尼黑人喜欢去一个叫宫廷啤酒厂的地方豪饮,这里是16世纪拜恩王室的啤酒酿造场,现在也有人将其称为“啤酒屋”。因为慕尼黑人爱喝啤酒,啤酒屋便成为人们经常聚会狂欢的地方,也是被人利用的活动场所。德国纳粹头子希特勒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初期,就是啤酒屋的常客,而且多次借机在此集会演说,散布他的战争谬论。据说,纳粹的前身德国工人党的第一次集会也是在這里举行的。

当然,这只是过去,其灰暗和罪恶早已被历史涤荡一空。今天的人们从世界各地来此,就是为了享受啤酒带来的愉悦和快感。

一个傍晚,我们走进了位于偏出慕尼黑城市中心不远的一家啤酒屋。据说,当年希特勒也来过这家啤酒屋,有没有发表演说没有记录。也有人说这家啤酒屋就是当时希特勒暴动的地方,只是原来的建筑在“二战”中被炸毁,现在的啤酒屋是战后根据人们的记忆重建的。

走进屋里,环视四周,其实所谓“啤酒屋”与我们国内的“大排档”很相似。简陋的长条桌子、凳子,基本没什么秩序地散落在灯光有些昏暗的大厅里。坐下来,人紧挨着人,十分拥挤,加上乐队的伴奏,有些嘈杂,甚至是混乱。那天有些冷,还不时有雨点飘来,但我们还是选择了啤酒屋外的座位,为的是有发挥的空间,兴起之时,光着膀子大喝。

都说德国人能喝酒,每人每年人均喝359毫升的罐装啤酒430听,就是154公斤还多。全德国现在有1300多家啤酒厂,20年前曾创纪录地达到6000家。所以在德国有这样一句话:“啤酒应该在啤酒厂烟囱的影子投到的范围内喝才够味。”

德国还有一个全世界独有的“纯正啤酒法”,这是自16世纪以来直到现在还在遵守的啤酒酿造规定。它的来由是,1508年拜恩大公威廉四世为了防止奸商生产带有添加剂的劣质啤酒,下令酿造啤酒中除了大麦(啤酒麦)、啤酒花、酵母、水以外,其他成分一律禁止使用。这便是“纯正啤酒法”。我们喝德国啤酒味重,原因就在这里。

虽然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纯正啤酒法”,但在德国,按照传统习惯全国没有统一品牌的啤酒和生产系统,而是讲究在“纯正啤酒法”之下的“地方特色”。科隆、汉堡、杜塞尔多夫、柏林,以及著名的慕尼黑,都有自己城市特色的啤酒。杜塞尔多夫的啤酒是红褐色,带点儿水果味;科隆的啤酒颜色淡黄,味道较淡;柏林的啤酒则是白色,稍带甜味;汉堡的啤酒最有特点,是茶褐色,略带苦味。

到德国喝啤酒不要动不动就抱怨,只是口味的不同而已。那一晚,我喝了三大杯,感觉有点多,回酒店路过通体泛红的安联体育场,我还以为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呢……

猜你喜欢

体育场慕尼黑人质
Two Funny Men
啤酒节畅饮
双人脱困
喝高了
爱一个人
小人质的幸福那么多
热闹的体育场
奥运体育场
奥运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