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桂莲:一切为了乡亲们

2017-08-10李唯睿

当代贵州 2017年27期
关键词:反季节年份乡亲们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唯睿

李桂莲:一切为了乡亲们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唯睿

“年份英雄”发布词

50年如一日,心系三农,寄情田野,躬耕蔬菜科研第一线,创立、发展和运用反季节蔬菜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她把最好的蔬菜科研写在大地上,把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交到万千菜农手里,红水河畔“女财神”是她当之无愧的美誉。

已经年过七旬的李桂莲皮肤黝黑,骨子里透着一股精气神。干活不输年轻人,对人总是笑容满面,热情随和。

“李桂莲老师身上有一种我们现在年轻农业科研工作者欠缺的务实精神。她丝毫不在意生活环境的艰苦,总是待在生产一线,和农民群众生活在一起。”谈起老师,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科研人员胡梦帆有一种自豪感。

哪里有乡亲们的需要,哪里就有李桂莲的身影。1964年,李桂莲毕业于原贵州农学院园艺系,同年分配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工作。搞农业科学研究,必须深入地头,以获取第一手的资料,李桂莲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乡下或出差中度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李桂莲的家庭收入并不宽裕,但她守得住清贫,在罗甸县蹲点几年,她把当地政府发放给她的生活补助费和奖金全部用于支持贫困乡村和“希望工程”。

她从贵州实际出发,选择了一条渐进的贵州反季节蔬菜发展之路,使贵州反季节蔬菜产业从红水河畔起步,向打帮河流域、高海拔地区延伸,不仅在数量上满足了省内及部分省外市场的需要,而且在质量上不断优化,并实现出口创汇。

“此时此刻,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荣获“年份英雄”荣誉后,李桂莲表示,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贵州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还要继续承担几个重大项目,进一步搞好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传帮带”,通过项目实施,更好地促进农民的脱贫增收,蔬菜产业的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发挥余热。

五十余载如一日,她为了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战斗在蔬菜科研第一线,长期深入贫困农村,蹲点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足迹遍布全省60多个县市。

如今,由李桂莲主持的贵州省蔬菜重大攻关项目,选育出12个蔬菜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培训农民40余万人次,累计辐射推广蔬菜面积1150万亩,产值230亿元。

在她心里一直有一句话:“我奋斗的目标就是让广大农民脱贫、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 / 顾海凇)

贵州“年份英雄”获得者——李桂莲。(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森/摄)

猜你喜欢

反季节年份乡亲们
特殊的一年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长根菇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