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及其政治学分析
2017-08-09牛惠
牛惠
摘要:我国始终都重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并且将其放在了国家建设重要的位置。近些年来,市场经济实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民主意识随之增强,表现出强烈的参政议政意愿。在此背景下,过去的管理体制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展现出各种弊端,需要转变改革途径。本文以相关理论为背景,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并且针对性质定位、绩效价值、动力机制等方面从政治学角度展开分析。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 政治学 进程 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D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170-02
要确保群众都能较好地行使手中的民主权利,必须加强基层的民主建设,巩固国家政权,这是我党放眼未来并且高瞻远瞩的举措。长久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因此农村是否稳定将会直接影响到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农村基层民主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民主化进程。[1]所以,在新时期强化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也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一)实施机构趋于完善
当前阶段,我国实施机构已经构建完备,从纵向来看,机构能够分成下面三个等级:省市县民政部门肩负了领导责任;镇政府承担了指导者角色;村组织则主要是实施者。三个层次的组织结构分明,具有明确的权责,实际工作过程中都有着相对应的职责。
(二)乡镇基层组织获得进展
农村基层建设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乡镇政府,在我国基层建设过程中肩负着指导者的角色,所以,其在管理机制方面和村委会等有比较大的差别。我国乡镇政府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在建国初期,初设乡镇政权;其次是在人民公社阶段;最后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建乡镇政府。[2]
当前,市场经济逐渐趋于完备,政府开始退出经济活动,主要职能也转变为宏观调控。在这种背景下,农村文化基础以及社会结构都产生巨大变革,逐渐产生了基层民主政治这一类型。
(三)党组织领导形式发生转变
党组织领导形式转变,首先表现在领导形式以及工作手段上的转变。受到经济体制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基层党组织使用文件以及会议的形式,进行指挥与命令,保证国家政策的顺利落实。[3]可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提升,主体意识开始增强,过去的这种形式开始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产生了各种弊端,基层党组织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和群众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并且按照我国农业发展具体情况,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使用农民能够普遍接受的形式,引导农民,比如使用经济杠杆以及民主措施等手段,落实国家政策。其次,生产形式从大包大干型转变为民主型。基层党组织不再大包大揽村中事务,而是采用村民大会、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方式,召集所有群众共同探讨农村未来,按照一事一议的形式来处理事务,使得群众能够发挥能动性,自主管理农村事务。
(四)民主进程加快
首先,民主选举。选举趋于常态化。一人一票得到了普遍推广,村民选举权得以拓展,很多地方的村民都具有了候选人权利。选举程序愈发严谨,一些地方主动了解民意。选举中加入了竞争机制,部分村庄的候选人在投票前会进行演讲,并且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其次,民主决策。村民的民主决策权包含了三种形式,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会议以及户代表大会,通过这三种形式村民能够充分行使权力。此外,一些地方为了保证群众的决策权,会细化会计程序,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最后,民主监督。当前,我国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包括村务公开、民主评议以及村民委员会报告会三种形式,群众的民主意识伴随经济的增强不断提升。在村务公开背景下,村民的质询权、知情权以及意见表达权都会得以实施,民主监督会得到更好保障。
二、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学分析
(一)性质定位
在基层民主政治中,农村政权建设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属于民主政治的范畴。在建设的过程中,两票制也逐渐衍生出来,其中就包含了民主选举的内涵,不仅是对基础政权建设的强化和进一步完善,对于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發展意义重大。就如马克思政治学理论中所认为的,民主表现为政权和群众的关系,进而体现出公民所拥有的权利,也表现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权。国家公民权利代表着民主程度与民主性质。民主的性质最终由享有公民权利的主体所决定。真正享有民主的那个人才是政权真正的主人,并且民主的程度主要是由所享有的民主权利的大小所决定的。按照该理论的论述,农村基层民主代表了村民以及基层政权间的联系。农村基层政权作为政权体系主要组成部分,对基层政权来说,其主人必然是村民。如果要使村民真正成为农村基层政权的主人,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民主的决策和选举以及监督与管理等,都要体现出民主的特点。
(二)绩效价值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都处在封建专制的压迫下,缺乏民主与法治。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如果行使群众的自主权成为各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为达到解决该问题的目的,村民自治制度开始实施起来,并且以此为基础探索与改革乡镇政权建设,最后发展成为选民推选各级领导人的选举形式,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这种自治体系,培养现代化的民主政治理念。首先,村民能够在实施村民自治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的管理和教育以及自我服务等过程,并在该过程中,村民对于政权的依赖性逐步消除,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政治素养也得以提升,并且参与政治工作的热情不断提高,对于村民自治的整个过程更加熟悉,培养村民具备良好的政治品格。此外,对于重构政府和村民的关系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以往的经济制度下,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管理和被管理的过程以及命令和服从等关系;而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的使用权与所有权是分离的,一些不平等的关系给二者带来了非常多的矛盾,所以急切地需要重构和调整国家、村民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在基层政权中体现出足够多的民主特性来重构这种关系。
建设基层民主政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和村民关系的演变,在政治方面,要在法律和宪法的规范下,领导村民和农村基层组织,村民需要履行各自的义务,同时还要约束好自身的行为;在经济方面,要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等价原则,对国家和村民自建的利益关系进行科学的处理。此外,还要赋予村民监督的权利,较好地对上级政府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防止产生不合理的收费和摊派等。通过这种约束和监督,会导致农村基层民主逐渐向更高层级发展,并且作为促进国家改革和民主建设的重要支撑。
(三)动力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物质方式对于社会政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农经济会加强中央集权模式,这类分散而又封闭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需要一个中央集权形式与之匹配。在这种背景下,个人在自然环境下生存,在社会当中,通常表现为其对于社会团体所产生的强大依从性。人依然是物种个体而不是独立的。因此马克思认为,我们追溯历史的程度越深,个体的不独立性表现得越明显,隶属于相对较大的集体当中。可是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生产力的逐渐提升,尤其是在商品经济背景下,人们的依赖关系逐步发展为独立发展形态。因为商品经济是作为一种将主体的平等自由以及平等独立交换作为前提的经济形式,很多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关系体现为独立主体间横向的平等契约关系以及平等竞争关系,市场主体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开展经济活动,并且参与到市场交易与竞争过程中。所以,这种经济模式,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国家制度,同时还需要包含统治阶层认可的价值标准,认定以及区分价值标准是否能够合理正当地体现出利益关系。所以,这种经济模式背景下,不仅要具备强大的制度体系来评判价值标准是否合理、恰当,同时还会内在地要求国家制度体现出自由和平等,避免对于不正当非法利益的广泛追求,维护经济秩序,保证主体利益最大化。所以,会出现这种政治要求:首先,政府权力都来自于个体赞同;其次,政治代议制只能够作为制度,只是个人的体现,而不能体现出等级、秩序以及阶层;最后,政府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保障个人权利,使得个人可以追求自身权益。
所以,由于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使得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社会制度主要是社会结构组织形式或者说是管理组织形式。所以,对社会结构进行改变也会影响到社会制度。马克思的该理论也提供了如何对农村基层民主进行认识的理论基础。可以确定的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产力的进步是促进农村基层政治建设的主要动力。因此,如果将如何进行基层政治建设与农村的基层政治动力结合在一起,单纯地认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动力主要是由于政府政策的引导显然是不正确的,与实际的情况严重不符。而农村基层民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并不归属于任何的组织或者集团等,也是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最终取得的结果。在当前时期,基层民主政治能够满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真正需求,进而从社会政治层面保障了村民主体的政治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农村治理模式。
三、结语
社會主义民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是民主组织建设主要内容,在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背景下,想要顺利地解决三农问题,就必然要强化基层民主建设。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已经开展了多年,并且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实施机构,相关的法律体系也得到了完善,进一步巩固了乡村基层政权,转变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形式,加快了基层民主化进程。在获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还有很多的问题尚待解决。因此,在基层民主的建设道路上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杨佐珍.我国农业管理体制的弊端与完善措施探讨[J].农家科技,2015(8).
[2]苏亚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基层民主建设问题探究——基于乡镇政府角色定位的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4(6X):142-143.
[3]赵龙.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重塑研究[D].湘潭大学,2012.
[4]张鲲鹏.建国后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金卓.农村阶层分化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