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课改中微课应用的思考

2017-08-09宋红芳张红梅��

现代交际 2017年15期
关键词:课改微课

宋红芳++张红梅��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教学过程中,提出了推进课改工作的理念,并提倡微课在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本课题在分析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课改中微课应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微课应用的改进措施及要点进行分析,希望以此为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 人体结构与功能 课改 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122-02

《正常人体结构》是高职护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为了顺应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工作的进步及发展,便有必要对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手段,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应用微课进行教学。[1]但从实际教学工作来看,微课的应用尚且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技术方法实施等方面。为了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鉴于此本课题针对“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课改中微课应用”进行思考,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课改中微课应用的问题分析

微课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根据认知规律,将学习内容、过程碎片化呈现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高職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实施微课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融入理念问题

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微课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同时,和高职护理专业其他课程相比,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的内容比较固定,部分教师习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微课教学的应用缺乏有效性。在微课融入教学的理念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微课的设计、制作效果便难以得到有效优化及完善,进而影响了微课应用的价值作用。

(二)教学资源技术方法支持问题

开展微课教学,需要多媒体设施设备的支持,同时需要技术方法的支持。对微课的开发及制作,对教师在技术层面均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需认真设计及制作微课,并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这样当教师在微课设计及制作方面的技术方法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微课教学的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2]此外,微课教学的开展,还有必要积极构建教学资源平台,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微课教学资源平台构建上尚且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实际应用的经验及技术方法,显然这样便难以确保微课教学的质量。

(三)学生素质层面的问题

微课教学是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的,但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文化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微课教学的开展便难以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从而抑制了微课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此外,在微课设计及制作过程中,需经费的支持,在经费支持不力的情况,也难以确保微课教学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二、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课改中微课应用的措施及要点分析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认识到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课改中微课应用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微课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并掌握微课教学实施的要点。总结起来,微课应用的具体措施及要点如下:

(一)微课应用措施

为了使微课更好、更有效地应用到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课改教学工作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微课应用的显示问题,具体包括:

(1)及时转变微课教学理念。改进传统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理念的不足,在融入微课教学的基础上,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中心。例如:在《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部分,以任务驱动以及工学交替作为微课的主要教学方针,在优化设计、制作微课课程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利用微课教学资源,从而确保微课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3]

(2)提升师资力量。微课教学具备一定的技术成分,有必要提升师资力量,提高高职护理专业教师设计、制作微课课程内容的技术及方法。一方面,对教师加强微课开发及应用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制作微课内容的能力,同时提高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中的表演能力。此外,微课的剪辑、录音、配音以及字幕处理等,均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术,因此教师便需要在培训教育过程中,掌握这些技术,从而使后续微课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3)积极构建微课资源网站。如前所述,微课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学平台的支持,因此有必要积极构建微课资源网站。例如:积极构建以MOOC为基础的微课资源网站,利用该网站平台的大量资源,如视频、精品课程、素材以及课件等,设计并制作微课课程。同时,还可以利用该平台的资源,为师生提供微课下载服务,这样便能够驱动师生积极进行微课知识的学习。[4]此外,最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受众较广,因此微课教学也可以联系微信、微博,为师生提供微课下载服务,通过微信、微博播放微课视频、知识内容等,从而实现实时、不受空间限制的学习。

(二)微课应用要点

为了改善传统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不足,在融入微课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以上提到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及建议。然而,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课改过程中,微课的应用还需要掌握具体要点,具体要点如下:

(1)微课在重点环节中的应用。在微课教学开展前,可让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下载微课资源,复习重点内容,然后在实际微课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问。值得注意的是,此环节插入微课的时间不能太长,通常在5min最为合适;同时,使用的频次不能偏多,在每单元或者项目的最后一次课时将微课教学资源插入,从而达到掌握重点学习内容的作业。

(2)在引入新课中的应用。在此环节将微课插入,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入新课,比如引入“人体的基本构成和分布”“各部位骨和肌的名称”等课程过程中,微课设计及制作便需要将“任务驱动”作为主要的教学方针,紧扣课题重点,从而使学生掌握有效的专业知识。[5]

(4)在讲授新课中的应用。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当中,“全身重要的血管”“各部位局部淋巴结”“眼和耳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等是主要的课程,在讲授这些新课过程中,需适当地插入微课,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且形象地理解里面的知识内容及技巧。在此环节教学过程中,属于插入微课频数最高的时间节点,通常插入1个微课视频最为合适,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插入2个,但不可多于2个。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的时间通常为6分钟到8分钟最为合适。如果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视觉疲劳及思维混乱,不利于微课学习效率的提高。此外,教师在设计及制作微课过程中,需掌握课程内容的重难点,精心筛选,使微课教学抓住重点,进一步促进微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课改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师资力量,使教师设计及制作微课课程内容的技术技巧得到有效提升,并积极构建微课资源网站,为师生进行微课学习提供有效平台。此外,还有必要掌握微课应用的要点,抓住微课教学的重难点,合理控制微课插入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环节也有必要合理地插入微课,在动手实验之前插入微课,能够对学生起到警示的作用,进而促进后续实验学习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爱华.高职护理专业《人体结构与功能》教学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4(18):163.

[2]廉春容,浦洪琴,钟斌.《人体结构与功能》教学改革初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403-404.

[3]王新艳,吴国忠,杨智昉,包辉英,徐静,王从荣,顾春娟.医学基础实训课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整合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3(19):79-82.

[4]罗滨.高职护理专业解剖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序化[J].解剖学研究,2015(4):339-341.

[5]黄惠华.浅谈“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设置的利与弊[J].新西部(理论版),2013(11):151-152.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课改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项目化课改研究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微课:支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