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公园里的山水文化
2017-08-09
北中轴线上的建筑带有鲜明的中国园林山水特色:中轴线向北延伸成为奥林匹克公园的轴线,被绿色树木簇拥的比赛场馆对称地建造在两侧。北端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小桥流水、湖泊环绕构成了龙的形状。森林公园北部的奥海蜿蜒向南流动,延伸至鸟巢南侧,环抱着奥林匹克公园。
从北土城沿北中轴线一直往北走,行一刻钟就来到了北辰路上奥林匹克公园的南大门。
南大门是两个阙门,一左一右,对称在北辰路南端东西两侧。“阙”是古代门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帝王宫殿建筑的前面都有门阙。例如,在今日的北京故宫的午门前,有左阙门和右阙门。这里的阙门分布在原来的“熊猫环岛”(北土城路与北辰路交叉口),表示着奥林匹克公园是开放的,北京是开放的。这两个阙门既有现代的建筑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远远看去,阙门上是红色的百鸟朝凤图,取自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制作的材料是陶瓷。陶瓷的英文是“China”,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下边是用大理石雕刻的斗棋,也用的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工艺。阙门的设计、造型是现代的,象征着北京的包容、和谐和喜庆;阙门上的百乌朝凤的文化元素寓意着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的主题是保护环境,追求生态和谐。
健身步道:彰显人文奥运
向北沿景观大道穿过奥林匹克公园到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门,眼前到处是身穿休闲服散步的人群。大门内右侧还设有健身用品的商店,为健身爱好者提供方便;左侧是一片快餐厅,可以为人们及时补充能量。
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跑步和散步是人们的主要健身方式。您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选择3km、5km或10km的健身步道锻炼。3km健身步道是其中线路最短,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环线。它以奥海为核心环湖而建,途经南入口,有露天剧场、人工湿地及多处观景平台和休憩场地。人们在此进行散步、健走、跑步等运动,亦有儿童轮滑、单车等器械运动。倚靠仰山环水而行,景观优美,视野开阔。5km健身步道是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为界,以仰山和奥海为中心,环园而修。这条健身道环绕森林公园的山水骨架,在树荫中穿行,途经湿地、生态廊道、游船码头等重要节点,环境清幽,安静宜人。游人多在此进行健走、散步、单车骑行等运动。10km健身步道是最长的,由位于公园南园的南环和北园的北环两个环路组成,使用人数较少。它横跨北五环,贯穿整个森林公园,途经多个主要节点以及多种景观空间。时而穿梭于密林,时而蜿蜒在草坡,是一条景观效果最为丰富的健身步道。
仰山:中轴线北端的坐标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北五环路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以自然生态的绿色景观为主,南区以“山形水系”为主。这里的山形水系指的是仰山和奥海。说起这奥森公园的仰山和奥海,自然就联想到颐和园的昆明湖和万寿山、北海公园的前三海和琼华岛。因为,它们都是属于“挖湖堆山”的作品,只不过发生的年代不同罢了。奥海,是专为2008年的奥运会而建造的人工湖。
奥海,顾名思义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有关,山为什么叫仰山呢?因为这里是原来的朝阳区洼里乡的仰山村所在地。之所以叫仰山村,是因为这里地势低洼,仰视才能看山也,那里曾是京城北郊的鱼米之乡。在奥森公园之外,公园的南园东门正对面,还有一个以仰山命名的仰山公园。而在从奥森公园(南园)东门的安立路往北,与北五环的交叉处,还有一个以“仰山”命名的的立交桥——仰山桥。
仰山的主山体是以土方堆砌填筑而成的。其主峰“天境”高86.5米,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最高点。在其东侧半山腰处有一个名叫“朝花台”的平台,与西侧的“夕拾台”相呼应。这里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花奇石。游人们在到达“天境”之前,正好可以在此休息片刻。“朝花台”和“夕拾台”,取名来自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早晨带露摘花,夕阳时花香犹在,故东为“朝花台”,西为“夕拾台”。
登上“天境”,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刻有“北京中轴线仰山坐标点”的石刻。向南远眺,鳥巢、水立方、盘古大厦和奥林匹克中轴大道尽收眼底;向北远眺,绵延的燕山山脉一览无余。“天境”上是一棵棵苍松翠柏,细数之下有29棵,寓意第29届北京奥运会。苍松翠柏周围是一块块嶙峋的巨石,置身于此,颇有种登上黄山的感觉。
下山后沿着奥海周围的健身步道行走,可以看到湖面上许多人工桥。这些桥既连接了湖面上的岛屿,又可当作景观欣赏。当然,这么多桥中最值得一看的当属位于北中轴线,飞跨北五环路,连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北园的“天辰桥”。这座桥也被称为“生态廊道桥”或“生态立交桥”,是因为这里不是为了方便行人和车辆的立交桥,而是方便野生动物迁徙铺就的绿色通道。这种生态走廊在国外不算新鲜,但当时在国内还是首次出现。生态桥下是北五环路,车辆、行人交通不受影响;桥上种植着各种乔木、灌木等植物,公园里的动物们可以在桥上自由穿行。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条生态廊道桥建造在中轴线上,让北中轴线的内容更加丰富,更符合绿色奥运的精神。
龙形水系:奥森园里蛟龙出海
除了山和桥之外,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的水也很有特色。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司水的神灵。整个奥林匹克公园的水系设计成的“龙湖”——龙形水系便蕴含了这种传统文化。龙形水系工程,是奥运重点工程项目。该工程位于奥运中心区内,无论是在奥运会期间还是在未来,都对整个奥运场区的生态休闲发挥着重要作用。
“登上天境可以发现,奥林匹克公园中南北2.3公里长的中轴步道徐徐沉入奥海,北面—座葱葱绿岭稳稳地压于轴线之上,颇具北京古城之内景山之于故宫的神韵。中轴步道尽端的湖泊与轴线东侧的奥林匹克运河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与北京古城区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式布局。这样,已延伸至26公里长的北京城市中轴线成了一个人文与山水相融的整体。”这是当时的媒体描述龙形水系实施方案的文字。今天,已投入使用的奥林匹克公园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方案实施,这条“人类文明成就的轴线”虽然变成了“通向自然的轴线”,但依然是奥林匹克公园的主线。这条北中轴线将比赛场馆、文化商业设施等组合起来,也延续了北京的人文与历史。总长约2.7公里,贯穿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龙形水系是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龙尾绕着国家体育场,龙头昂首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龙形水系左侧,笔直的中轴线和碧绿而曲折的龙形水系像两条彩带,从奥林匹克公园南端,经庆典广场、文化广场、下沉花园、休闲花园直至森林公园,绿树掩映,芳草长青,一派美丽的自然风景。
龙形水系根据奥林匹克公园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挖湖堆山,将山脉自然地融入森林公园,融入中轴,融入城市,形成山环湖、溪绕山的景致。为了呼应龙形水系,“仰山”与“奥海”相互环绕,形成了完整、贯通的水系,宛若龙头。森林公园内规划的奥运湖、湿地与清河导流渠、清河、仰山大沟及原洼里公园内的湖面系统相连,湿地池塘的形态源于中国传统的云纹和梯田,蕴含着提炼于自然的形态与功能。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心区地势平坦,为强调中轴线规划便将其略微抬起;为使原规划的龙型水系尺度更加亲人,在奥海周围增加小岛,设置服务功能,丰富层次;为使南北地形有所呼应,将北京起伏的丘陵地形引入中轴线与龙形水系之间的开阔地,形成零星的自由坡地。
由奥海通向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龙形水系,形成的弧形景观水体作为龙身,伴有一系列的小岛,如今岛上还设小型水池、广场、花园、绿篱及咖啡屋、酒吧等设施,宛若多彩闪烁的龙鳞,增强了水龙的肌理与活力。龙形水面以东与湖滨东路之间的绿地,滨水空间铺装和树阵形成横向的肌理,是中轴路纹样的延伸。园路蜿蜒,勾勒出龙脊背的轮廓。靠近湖滨东路布置起伏的微地形,种植着大面积大乔木,营造出舒适的林下休闲空间,供市民们使用。
龙形水系让北中轴线上的山与水、城市与自然融为了一体,也为这条北中轴线注入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