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政治发展的双向影响

2017-08-09冯焱

人民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政治发展转型

冯焱

【摘要】政治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能够反作用于政治体系,影响政治发展。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在内容、功能、结构上都具备相关性,而传统政治文化对于现代政治发展的影响是双面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存在负面的作用。

【关键词】政治发展 传统政治文化 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政治发展是指一国或传统社会在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进行政治关系变革,实现民主化、现代化与合法化的过程。政治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观念,进而间接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体系以及政治过程等,也必然会影响一国的政治发展。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有其漫长的发展历史,它对维持当前的政治稳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同时其中的消极因素也阻碍了我们的政治发展。为此,我国可以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适当调整,使之成为促进我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力量。

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的精神保障,影响政治主体的政治倾向和选择

一国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体系是其政治文化最为直观的表现。人们可通过对政治文化的剖析来获得政治发展的规律,因为政治文化是从政治心理途径来影响政治发展,它对政治主体的政治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影响政治主体的政治倾向和选择。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都是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二者在内容上具有相通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

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的精神保障,引导人们的意识形态形成,促使人们对当前的政治系统产生认同,这样人们才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贯彻各类政治政策,社会才能实现政治发展。而如果缺乏政治文化的引导,民众就会不理解当前的各项政策,民主、自由等价值观也难以获得自由表达,这不仅会威胁政治环境的稳定,也不利于政治的发展。政治文化可以引导个体的政治行为,能促使政治个体在政治信仰与行为上保持一致,实现政治整合功能。另外,政治文化将激发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大众通过各类政治活动增加了对政治制度、体系的理解,从而推动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在结构上分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策,政治文化则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心理以及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在政治文化中虽然处于较低的结构,但却为政治文化提供了广泛的心理基础;政治体系在政治发展中的结构与意識形态相似,尽管结构简单,却为政治发展确定了方向。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中间层次,为民众的政治输出提供了基础,促使社会个体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在政治发展中与之相对应的结构是政治过程,它催生出新的政治角色,并使之履行政治功能。政治思想在政治文化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次,政治个体通过理论升华为思想,并具有稳定性、排他性的特征;在政治发展中政治政策也处于最高层次结构,它是经过理论化的政治符号,对政治活动起到自上而下的引导作用。

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

首先,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现代民主建设提供文化支持。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影响着社会个体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选择,为我国当前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心理基础。如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等。这些民本思想贯穿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始终,并与现代民主精神有诸多交集点。

其次,德法兼备的传统法治思想为当前的法治与德治策略提供了启示。儒家传统政治文化认为政治关系需要协调德、法、刑、政之间的关系,而且将道德放在第一位,因此是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如《尚书》中提出“德惟治。否德乱”;孟子提出“以德服人”等等。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主要是来自法家,认为法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如韩非子认为“无法则乱”,主张“以法为教”,还提出了“法不阿贵”“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平等思想。尽管法治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要让位于德治,但其依然为我国现代政治发展中法治思想的践行起到了启蒙作用。这些德法兼备的传统政治文化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政治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也是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源泉。

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政治发展的阻碍

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有强烈的排他性。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对外来政治文化有较大的排斥性,如清朝时期,我国强烈排斥西方文化与科学技术,固步自封地认为“我天朝上国,从不贵奇巧”,直到多次在与列强的战争中失败且签订了屈辱条约,才有进步人士提出要进行改革,但也仅仅是“器可变,道不可变”,由此我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皆遇到诸多挫折。此外,我国的血缘关系、宗法制度等也加剧了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循旧的迟滞性阻碍了我国的政治发展。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灿烂文明的古代文化,但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在文化发展上产生自负心理,对外来文化和科技不屑一顾,导致我国科技文化发展迟滞。在科技发展上的滞后还与我国传统的政治伦理文化有密切关系,人们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学而优则仕”等思想的影响,过度关注政治人事,而不关注科技发展。忽视科技进步就意味着劳动水平难以提高,缺乏经济基础就会导致政治发展徘徊不前。

传统政治文化有较强的封闭性,隔绝了优秀文化的进入。政治文化封闭性程度取决于该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便是一种封闭经济,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我国形成了较为独立封闭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这种封闭态势很难轻易改变,因此即便先进的政治文化和科学知识已经传入中国,但却很难对大众产生震动,先进的政治文化无从落地,也自然不能促进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发展。

推动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深挖传统政治文化的民主资源,推动民主政治发展。尽管我国有着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但在传统政治文化中依然存在民主思想的萌芽,只是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为此,我国在政治发展的民主建设中,可结合传统政治文化推陈出新,将之融入到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中,这有利于大众在政治心理上的认同和接受民主建设。如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为当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提供了思想基础,而当前政治监督也可借鉴古代的监察制度和谏译制度,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对政治权力进行监督。

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法家思想强调法治,但从其提出的“德法兼备”思想来看,依然将德治放在首位,从根本来说还是推崇人治。现代政治发展要求依法治国,需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主客体进行调换,掌权者成为服务民众、维护民众利益的角色,法律至上。要想实现政治文化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除了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外,还需要提升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激发人们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为我国的法治化建设提供社会基础。

培育公民意识,从“权力本位”转向“权利本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在当今政治发展中起到消极作用,为此,我国必须提升公民的权利意识,消除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在公民权利意识培养上,首要的是培养公民具备个体意识,使其认为自身为独立个体,在社会上平等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而非权力的附庸。我国应提供多种途径促使民众学习法律知识和接受政治教育,增强其公民个体意识,并使之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这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前提,也是其争取和行使公民权利的基础,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政治文化的转型与现代政治发展建设。

(作者为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政治发展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网络政治发展的实践意义和行动路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探析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党风廉政建设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研究
地方高师转型的归因、模式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