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途中的80后诗歌与90后诗歌
2017-08-09吴投文
吴投文
在新世纪以来的诗歌格局中,80后诗人与90后诗人目前还处于诗坛前辈的暗影之中,这一状况可能在短期内还难以打破。这也说明,目前的诗坛格局实际上还固化在某种较为牢靠的秩序中。这种秩序包含着文学史的内部压力,也包含话语资源分配的不均所带来的外部遮蔽。在有创作实力的诗坛前辈那里,80后诗歌与90后诗歌被认为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还没有完全摆脱前辈诗人的创作模式而独开一路,离取得独立的创作身份还有一个过渡的时期。当然,实际的情形非常复杂,一代诗人的创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验证他们的创造性。对80后诗人与90后诗人来说,要走出诗坛前辈的暗影,还得拿出拳头作品作为通行证。
在80后诗人中,有一些已经显露出颇不一般的创作实力,如春树、郑小琼、李成恩、莫小邪、王西平、唐不遇、罗铖、杨庆祥、熊焱、肖水、王彦明、茱萸等人,在诗坛已经受到相当的关注。春树的创作几乎是一个难以复制的特例,她在80后诗人中成名最早。她是2004年美国《时代》亚洲版的封面人物,这在该年度是一个文化事件,这对于扩大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非同小可。2008年,郑小琼获得庄重文文学奖,这意味着传统主流文学界的认可,这对80后诗人来说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在80后诗人中,这样的成名机遇极少,一是需要一定的创作实力,得到读者的认可;二是需要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呼应大众文化的某种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位诗人要出人头地是非常难的,尽管得益于新媒体的种种便利,但也同样需要面临新媒体那种无形的压抑机制。从目前80后诗歌的传播状况来看,似乎主要还是集中在诗歌界内部,在诗歌界之外的文化空间,80后诗歌的影响力仍然停留于一个非常可疑的层面。在诗歌界内部,对80后诗歌的推动是一种富有文化前瞻性的行为,如赵卫峰主编的选本《漂泊的一代:中国80后诗歌》(2012年),作为中国“80后”诗歌的一个系统梳理,收录的诗人超过三百人,“既有风格各异的诗歌选粹,又有或宏观或细致的评论观察”,就颇为不易。更早一些,辛酉、胡桑、茱萸等编辑的《中国80后诗全集》(2010年),收录包括台湾在内的178位诗人诗作,也是洋洋大观,视野开阔。此外,广东商学院2008年设立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也是值得提到的一个事件。这些都表明,80后诗歌在新世纪行进的途中,既有相当开阔的前景,但也仍然处于一时难以去蔽的晦暗状态。
至于90后诗人,虽然是目前诗歌界热炒的一个概念,但要真正走出诗坛前辈的屏蔽,还有相当长的一个阶段。相对于80后诗人,90后诗人的“新锐”色彩更浓,也有更明显的“类型化”写作的痼结,即使一些初露头角的90后诗人,也模糊在一片灰蒙蒙的面孔中。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文化环境的单一性所带来的同质化体验,无法形成有效的创新“张力场”,往往迷失在游戏快感的虚拟性上。另外,90后诗人的生命体验还没有打开精神内部的丰富性,他们的生存体验也呈现出同质化的一面,比如网络、恋爱、校园、酒吧、明星、游戏、影像等组成的时尚空间,实质上是文化匮乏的一种体现,这在90后诗人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个性化也许是90后诗人着意追求的一个目标,但又往往停留在装酷的姿态上。另一方面,90后诗人又是诗坛的未来生力军,未来的诗坛注定是他们的舞台,他们还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没有理由为他们感到悲观。在目前比较活跃的90后诗人中,原筱菲、蓝冰丫头、玉珍、李唐、苏笑嫣、马晓康、慈琪、陈思楷、高璨、李军洋、马列福、张牧笛等人,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但总的来看,他们的创作还处于并不稳定的状态,写作风格的内在脉络还是显得比较模糊。当然,这些诗人大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比较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他们的创作前景是有根基的,值得期待。
我对80后诗人和90后诗人的阅读有限,但也经常关注其中一些诗人的写作动态,但都止于一般性的浏览,谈不上系统的思考。与60后诗人和70后诗人相比,80后诗人和90后诗人似乎还没有确立稳定的经典意识,在文本的独立性上还没有明确的追求。不过,他们也有自身的优势,一般在写作的起点上较高,对现代诗歌的技艺相当熟悉,尤其对现代性语境下变幻的生存图景有更加敏锐的直觉,他们中的很多人一开始就写得像模像样,但也往往停留在像模像样上。这是值得警惕的一个现象。另外,年龄是一个过期作废的优势,不值得依赖。现在,诗坛又在开始炒作所谓的“00后诗歌”,似乎诗歌是处于按部就班的进化之中,这是一种相当简单的思维,也不符合文学创作的内部规律。这是当前诗坛浮躁症的一个表现,有悖于诗歌之为诗歌的艺术逻辑,拔苗助长也实在无益于新世纪诗歌的真正繁荣。
在我有限的阅读视野里,80后诗人江汀和90后诗人马晓康算得上是比较有创作实力的两位,虽然他们的知名度目前还不是很高,但他们在各自所属的80后诗人和90后诗人序列里还是有某种比较醒目的个性化标记。江汀的诗有自己的气息和语调,诗的节奏整体上讲究节制,带有自语性的纏绵和眷顾,往往在沉思中化解自身的生命处境。马晓康已出版两部诗集,在90后诗人中可能是创作节奏较快的一位。他留学澳洲七年,目前在国内用心读书、写作和翻译,有比较自觉的写作意识。他的诗中有一种粗粝的青春气息和生命的痛感,往往从青春意绪中抽绎出超出年龄的生命哲思,显示出走向风格性写作的努力追求。他新出的第二本诗集《还魂记》充满对生命的疑惑和探究的热情,对生存的“问题”进行尖锐的质问,在诗的形式上与内心的开放保持隐秘的对称。在80后诗人和90后诗人的序列里,其他诗人的写作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如果固化在某种创作模式里,就会流失创新的活力。这是一种值得警惕的创作倾向。实际上,对80后诗人和90后诗人来说,时间也是不等人的,年轻只是他们的一种象征资本,但真正要抢占诗坛高地,还是只能依靠实力说话。这对他们既是一种挑战,也应该变成一种激励。
[责任编辑:王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