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官德带民德,以法治保民德

2017-08-09纪程

人民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官德道德素质公平正义

纪程

【摘要】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对我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需要实现社会正义的社会条件,提升“官德”作为前提条件,加强法制作为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我们的国民才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下,提升眼界,自律自强,大步迈向“文化强国”。

【关键词】道德素质 公平正义 官德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全方位比拼,大国崛起不仅依靠以经济、科技、军事为核心的硬实力,还要看意识形态和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而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提高中国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和内在要求。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也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毋庸置疑,市场经济得以良性运转的基本准则是诚信,但当今社会,职业道德沦丧现象的存在,已经影响了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企业的违规生产、先进技术成果的非法窃取、无良商家的不诚信经营等都危害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有助于规范经济活动,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大环境,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状况的集中体现,要实现社会主义文明,使中国人民真正成为现代文明人,使中国社会成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必须大力提高我国公民道德素质,这是前提,也是必然途径。只有公民道德素质提高,不良的社会风气才会逐渐消失,大大小小的社会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倡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道德素质教育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文明迈向新的高度。

实现社会正义是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社会条件

公平正义是社会不同成员、不同群体之间关系得以协调的基础。实现社会正义,使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都能得到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公民基本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才会由此产生,社会矛盾就会大量减少,从而构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大环境,这会调动社会成员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首先,权利公平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当今社会,社会阶层的差异仍然存在,贫困落后地区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生活的贫困与艰难,使他们无暇顾及思想水平的提升,何谈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要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必须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做到“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在国家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平等对待社会成员,着重了解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使他们共享社会建设的成果,真正感到“人人生而平等”,从而增加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使他们自觉自愿为社会和谐出力。

其次,要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还要注重实现机会平等、规则公平。面对当前贫富差距拉大的局面,政府应该加大力度,严厉打击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所带来的机会垄断、财富垄断现象,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上升空间,切实保障人们参与社会各项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这样人们自然会更自觉地遵守社会规则,增加自律意识,通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去获得社会认可,无形中提升了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最后,分配公平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人们在社会财富分配上向来“不患寡而患不均”。政府必须不断完善社会分配和再分配制度建设,杜绝非法暴富和灰色收入,加大社会福利投入力度。比如通过完善税收制度来调节贫富差距,将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多地投入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保障方面,为现代文明人的产生提供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升官德是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前提条件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必须“从上至下”,提升官德。良好的官德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国家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提升官德有助于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眾向着文明和谐的方向奋进。

首先,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良好高尚的官德品质,才能树立正确崇高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才能坚定正确的前进道路和努力方向,真正地为人民谋福利,为群众做实事,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这样的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道德感染力,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其社会感召力,为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树起旗帜。

要发挥高尚官德的引导作用,直接作用于民德,引领社会风尚。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可见官德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处于“领军”地位,官德不正,则民风不良。作为社会道德典范的干部和官员,应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规范自身言行举止,通过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形象,通过实际行动来倡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带动群众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引领社会风气向好的方向发展。

要让官德带动民德,就务必杜绝官场的不良风气,杜绝以权谋私、以官欺民、贪污腐败等行为,破除“官本位”的观念,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利。要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为人民群众好的事情,干部群众一条心,带着群众奋斗,领着人民进步。

此外,还要完善干部道德评价机制,加大优秀干部“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增强其德育感召力,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需要加强法治作为制度保障

道德与法律虽然在表现形式和实施手段上存在差异,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加强法治是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必要手段和制度保障。

首先,法律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强制性,它通过硬性的规章制度对人们的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而道德则是人们心中的一把尺子,通过良心和舆论来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加以判定和引导。法治是硬的,德治是软的,而要有效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必须“软硬兼施”。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科学立法,及时修订,并让它们真正发挥作用,落到实处。要加大普法力度,做好法制宣传工作,使人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通过群众对法律制度的敬畏之心来强化道德底线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强化道德观念,提高道德素质。

其次,健全完善社会法治,营造一个更加规范有序的社会环境,人们通过自身实力和诚实劳动获得良好的收益和回报,而不道德、不规范的行为得到有力的打击和约束,人们自然而然地倾向于正确的人生道路,这促使社会成员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较强的道德观念,社会丑恶现象没有发生的空间,公民思想道德素质自然能够得到普遍的提升。

最后,用加强法治的手段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就要真正做到道德法制化和法制道德化。可以通过把一些公众普遍认可且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上升到法律层面,如赡养父母等方面,加大道德的约束力;也要注意把法制规定内化为道德观念,内化到人们心中,使公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约束。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科学执法,公正执法,真正推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作者为鲁东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陆伟:《如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经营管理者》,2013年第14期。

②彭丽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研究》,《知与行》,2015年第4期。

责编/宋睿宸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官德道德素质公平正义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简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道德愤怒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党纪“官德”内容的示范效应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道德阵地
古代官德之反省内求及其现代启示
古代官德之清廉俭朴与现代意义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