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段语文前置性学习初探

2017-08-09金景海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引导学生生本理念

金景海

摘 要 众所周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程也强调:要养成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这种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说的浅显一点,就是要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真正让孩子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变知识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寻。而语文前置性学习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它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加深入,交流更加有效。

关键词 生本理念 前置性学习 引导学生 学习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3-0030-02

一、如何设计前置性学习单

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改变,在现如今的语文课堂中却不多见,或者说还没有普遍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依旧存在于一线的课堂中。因此,语文的前置性学习就应运而生。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一定要遵循的是低入性原则。因为毕竟前置性学习是在学生还没有真正开始学习新知识的情况下就开始完成的一项作业,不但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不宜过难,又要考虑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难度设计要像摘树上挂着的桃子一样,跳一跳就能摘下来,这样,学生既不会对这项作业有厌烦、恐惧的负面心理,又能在完成作业后有一种成就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与保持极大的学习兴趣。比如如下的一份学习单:

1.你想了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些生字的字形,读音,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生字:

生词:

2.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字词句或者内容),认真提出来,并想想你是怎么解决的?

3.你收集了哪些与本文相关的资料?抄下相关的主要内容。

4.认真读读课文,根据所收集的资料,你知道了哪些内容,本文给你的思想启迪是什么?哪些方法应该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的?(此为课堂交流的重点)

5.关于与本文同一时期与题材的资料你又了解多少,收集一些谈谈你的认识。

其中笔者以六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中的《示儿》为例来展示前置性学习单的运用。

课例:

学生甲:陆游在临死前都没见到祖国的统一,真的是死不瞑目啊,这份爱国之情,我觉得谁都比不了,别人在弥留之际都是向自己的子女交代后事,分家产(班级哄笑),而陆游却只字未提,还是在反复叨念自己的国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真是太令人敬佩了。

师:是的,你用“水深火热”这个词我觉得非常恰当,有谁又查到当时陆游所处的时代了呢?

(生有部分举手)

学生乙:我根据学习单上的第三项要求,查到了陆游当时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最为尖锐的时代,当时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三年北宋就亡国了,当时宋钦宗的弟弟赵构逃到了南方的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了政权。

师:是的,北宋的昏庸无能实在是让人不齿,而我们的陆游依旧对于国家抱有着希望,希望皇帝能东山再起,这样也不枉陆游的一份赤子之心啊!可是结果呢?

学生丙:老师我也查到了相关的资料,赵构这个皇帝实在是昏庸的,他逃跑后,不但没有发奋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了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作宰相,一味地向金人屈膝求和,我还知道,后人为了惩罚他,一解心头恨,就发明了“炸秦桧”,也就是今天的油条的前身呢。

师:是的,你的资料很详实,这份牙痒痒的恨意,我通过你的表述感受到了。陆游这一生是悲剧的,悲剧就在于把希望放在了不该寄予的人身上,这首诗是写在陆游临终前,可是这样一份对于国家的期望是贯穿他的一生的,有谁又查到了他的同期的作品的?

生乙:我根据预习单的第四项,查到了他在68岁时也写了一首类似的诗,叫《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请你来读读,并介绍介绍。

(生朗读并介绍。)

师:是的,10年过去了,南望王师又一年,又一个10年过去了,陆游已经68岁了,可是他终究还是没盼来国家的统一,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我们再次回到古诗中,用我们的朗读读出陆游的老泪纵横,读出他内心的悲切。

二、前置性学习在实施中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该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并且要努力营造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氛围。而我对于语文学习的一点小小的改变就是基于此。但是在实际的操作时有几点还是值得去反思的。

(一)前置性学习和预习有着本质的不同

1.学习的内容不同。传统的预习内容是教科书,学生的目光只会聚焦到书本上,大大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和独特性。而前置性学习是学习内容和相关资料,就一篇文章而言,学生不仅要读懂课文,提前解决生字词,还要开展延伸阅读,了解关于作者、背景及相关资料。

2.学习方式不同。传统的预习是本节课的学习,课堂内的学习,学生更多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前置性学习则是基于某些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实现适合自己的课文预习目标。

3.学习的性质不同。前置性学习不仅是教会学生预习,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而是通过自主的学习和交流展示,构建学习组织,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在不断地知识建构中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与小组、班级内的同学互相取长补短,获得分享和参与的乐趣。

(二)前置性学习究竟让学生学到什么?

前置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我的案例里,可能部分人对于前置性学习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但是更多的人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是否《示儿》的前置性学习就是诗人背景资料的收集与分享?那么这和我们布置的查阅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不是一样么?其实不然。我们所布置的预习中的查阅是一个较为具体的概念,孩子会紧扣课本,对于文本的理解会较为狭窄,以至于孩子们会机械地复述资料,与课堂的生成格格不入。而前置性学习单上的第1、2项则是让班级里的部分后进生也能通过学习单的学习和完成在课堂上有交流展示的机会,并且促进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基于自己课前的前置,在课堂上有些问题自己够一够还是可以理解的。而3、4和5项则是发展能力的训练,这样的训练给了孩子很大的自由,但是这份表面上看到的自由背后其实是有一定的训练要求的,孩子如何在错综复杂的资料中选择和本篇课文相关的资料,这其实就是在训练孩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在课堂上的相应时机的交流见解也显示出了孩子对于文本的理解。前置性学习将学生推进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通过前置性学习,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更有所问。学生必会满怀信心地、积极地参与到生本课堂中来。通过前置性学习,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感,发问的喜悦,生本教学自然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前置性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学生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长此以往,学生自学的兴趣就浓厚,自学的能力就得到提高,这就更好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生本。”

(三)关于前置性教学的一些改进

除此之外还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前置性学习,部分课文由于题材的局限性,还需要教师的个性化思考。而在课后的作业方面,也应该视课堂上的交流和讨论情况,取舍相关作业和习题,不能让前置性学习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让前置性学习和课后的作业相配套,做到以学定教,让生本课堂焕发出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前置性学习引导学生生本理念
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