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不再害怕
2017-08-09郭雯月
郭雯月
我站在山顶,俯视大地,嘴角不禁微微上扬。这一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畅快……(倒叙手法,写出了“我”登上山顶的自豪感。)
从小,我就十分怕高。在高处,我不自觉的就会两股战战,手心里直冒冷汗;自己可以清晰地听见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细节描写,写活了“我”登山的心理体验。)母亲认为我不能再带着这恐惧走下去,便不管我同不同意,坚持带我来爬山。
母亲是一个温柔的人,但温柔中又透着一股倔强与坚强。我听说,母亲是当年村子里唯一一个考出来的大学生,村中的老人一提起她,语气中怎么也藏不住那份赞美与自豪。
山是连绵不断的,清泉从山谷中穿过。颇有些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意味。泉水激石,泠泠作响。那清脆的声响随风入耳,却是有些刺耳了。崇山被浓浓的雾气笼罩,看着感到很是沉重。阳光射下,也射不穿这天然的屏障。山脚下,母亲大步向山顶而去,我犹豫了一下,小步跟在后面。(景物描写,渲染山的美丽,衬托“我”的心情。)
起初,路很平,我便分心去欣赏风景了。路两旁花朵很多,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绽放,露出明朗的笑脸,很是生动,可我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景物描写,渲染路旁花的美丽。“我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伏笔暗示,平坦的大路,虽然也有风景,但是缺少美的震撼。)
路开始弯曲了,踩着蜿蜒的小路,来到了一座吊桥边,那是唯一的通路,挂在两山之间。母亲站在一边,似乎是要等着我先迈开步子。没有想到,却只等到了我的一句话:“我们回去吧。”我似是带着祈求的语气说。母亲皱了皱眉,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不要害怕心中的高度,如此,怎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深吸了几口气,将双手紧握成拳,迈着沉重的步子,缓慢走到桥上。吊桥伴随着其他人欢快的脚步,摇摇晃晃。我死死抓住两边的绳子,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这时,母亲温柔而又有力的声音传来,“看着前方的路,不要回头。”这动听的声音并没有消除我内心的恐惧,但充满了鼓励。因为看除我之外的每个人都很享受在这桥上的感受。我照母亲说的做,抬起头,大步向前走,不知不觉的,我竟走到了对面。我回头兴奋地看着母亲,我看见她笑了,是那么动人。(“深吸”“紧握”“迈开”“缓慢走到”“死死抓住”“大步向前走”,连续性动作,写出了“我”克服困难的过程。“我似是带着祈求的语气”,“我内心的恐惧”,心理活动,写出了“我”内心的恐惧不安。)
之后,我终于登到了山顶,视野开阔,的确与山下不同。山顶的花很少,却都美得动人。我突然明白,只有克服心中的恐惧,才能绽放最美的花朵。我站在风中,任凭它吹着我,我感觉到,山顶的风,竟也有些坚毅。(“山顶的花很少,却美得动人”,与前面大路两旁花的繁多,形成对比,借事说理,表明,世界上雄奇瑰丽的美景,常在于险远的地方,要欣赏到美景,需要有坚毅的精神,要克服困难。)
我知道,没有什么能比心中的高度要高,终于,我不再害怕。(篇末扣题,再次强化主旨。)
(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
点评
亮点有三:其一,借事说理,卒章显志。小作者通过隨母亲登山的经历,说明只有克服困难,才能领略最美的景致的道理。其二,人物描写,细腻传神。小作者运用了恰当的心理描写,连续性的动作描写,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登山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其三,景物描写渲染烘托。大路鲜花绽开的沿途美丽风光与山顶风光“山顶的花很少,却都美得动人”对比描写,不但伏笔照应结合得好,而且还让读者明白了人生道理——要领略最美的奇异风景,需要克服困难。此外,“泉水激石,泠泠作响”,课本名篇的语言活用到作文中来,使得语言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