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2017-08-09宋宏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300140
宋宏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30014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宋宏颖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300140)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COPD合并肺结核(观察组)、单纯肺结核(肺结核组)、单纯COPD(COPD组)患者各50例,同时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NK细胞及T淋巴细胞(CD4+、CD8+)比例及血清细胞因子(IL-1、sIL-2R、IL-6、IFN-γ、TNF-α)表达。结果 观察组、肺结核组NK细胞比例低于COPD组及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CD4+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均<0.05)。三组患者血清IL-1、IL-6、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sIL-2R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COPD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以NK细胞、T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功能低下,且IL-1、sIL-2R、IL-6、IFN-γ细胞因子明显异常。
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细胞免疫;细胞因子
肺结核患者易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的存在亦是导致肺结核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相关研究表明,外周血辅助性Th1细胞、Th2细胞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h1细胞反应能够形成肉芽肿,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增殖;Th2细胞反应则具有相反的效应[3]。Th1细胞能够分泌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Th2细胞能分泌IL-4、IL-6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作用[4]。目前关于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对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诊治的肺结核及COPD患者150例,其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5]和《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中COPD标准和肺结核标准;肺结核痰患者涂片检测结核杆菌呈阳性,伴有长期咳嗽、咯痰、呼吸气促等症状;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药物后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70%,且FEV1< 80%。排除合并患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艾滋病、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其中,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5.2±10.5)岁;单纯COPD患者50例(COPD组),男29例、女性21例,年龄(65.9±10.7)岁;单纯肺结核患者50例(肺结核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6.7±11.2)岁。同时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7.1±12.3)岁。四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等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细胞免疫功能及其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收集各组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置于EDTA抗凝管及枸橼酸钠促凝管中,观察组、肺结核组患者均于抗结核治疗前收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NK细胞和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细胞因子(包括IL-1、sIL-2R、IL-6、IFN-γ、TNF-α)水平,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2 结果
2.1 四组血清NK细胞及T淋巴细胞构成比较 观察组、肺结核组NK细胞比例低于COPD组及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CD4+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均<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NK细胞及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注:与肺结核组比较,*P<0.05;与观察组比较,△P<0.05。
2.2 四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肺结核组、COPD组血清IL-1、IL-6、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sIL-2R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COPD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人是COPD合并肺结核疾病的高发人群,这可能因为老年人群生理机能低下或COPD患者长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老年COPD患者免疫功能被抑制,机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活力复燃或患者再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发生继发性肺结核[6~8]。
表2 四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肺结核组NK细胞比例明显低于COPD组及对照组,且观察组CD4+比例低于其他三组,说明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NK细胞、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有效抵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其中NK细胞是机体的固有免疫细胞,该细胞能够放穿孔素、NK细胞毒因子,从而杀伤致病菌。此外,NK细胞还能分泌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调节机体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T淋巴细胞在机体抵御结核分枝杆菌时亦发挥重要作用,其中CD4+T淋巴细胞发挥主要作用;该淋巴细胞能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递呈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免疫过程[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者血清IL-1、IL-6、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OPD组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显示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异常。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IL-1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分泌产生,在IL-1敲除的小鼠中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过度增殖,肉芽肿形成障碍,因此缺乏IL-1促进了结核分枝杆菌的入侵[12]。sIL-2R是一种免疫抑制剂,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产生,该细胞因子能与结合细胞膜sIL-2R受体竞争性结合IL-2,从而抑制IL-2的增生[13]。T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可以分泌IL-6,IL-6具有抵抗炎症和促进炎症的双重作用[14~16]。
综上所述,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NK细胞、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异常。深入研究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对进一步认识COPD易患肺结核的原因及机制有重要价值。
[1] 尹洪云,何娅,杨妍,等.肺结核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数量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12):725-727.
[2] 杨妍,唐神结,张青,等.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NKT、NK和T细胞亚群的构成及其意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2):109-113.
[3] 李红,唐神结.肺结核患者外周血sIL-2R、TNF-α、IFN-γ、IL-6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1):57-60.
[4] 唐神结,肖和平.细胞因子网络与结核病[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9):571-574.
[5] 张青,肖和平,粟波.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的临床意义初探[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2):95-98.
[6] 中华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7] 漆芸,石志红,苟超伦.MIF、TNF-α在肺结核组织中表达和意义的初步探讨[J].中国防痨杂志,201l,33(3):153-157.
[8] 梁耀斌,王丽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36):104-106.
[9] Nemeth J, Winkler HM, Boeck L, et al. Specific cytokine patterns of pulmonary tubereulosis in Central Africa[J]. Clin Immunol, 2011,138(1):50-59.
[10] 唐神结,肖和平,范以虎,等.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某些细胞因子与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27(3):167-171.
[11] 张青,肖和平.T细胞、NKT和NK细胞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意义探讨[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5):267-271.
[12] 孙华,唐神结,顾瑾,等.广泛耐药肺结核的胸部 CT 特点[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2):143-145.
[13] 张占军,姚岚,唐神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病的诊治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6):1256-1259.
[14] Inghamrnar M, Ekbom A, Engstr6m G, et a1. COPD and the risk of tuberculosis--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 PLoS One, 2010,5(4):e10138.
[15] 郝晓晖,唐神结,陈先平,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2):103-108.
[16] 崔海燕,张青,粟波,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Th1/Th2 及前炎细胞因子的变化[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6):4894-4897.
10.3969/j.issn.1002-266X.2017.25.029
R521;R563
B
1002-266X(2017)25-0085-03
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