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荫县乌云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研究

2017-08-09迪,丁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灌排水土资源保证率

刘 迪,丁 红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嘉荫县乌云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研究

刘 迪1,丁 红2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文章在灌区规划和灌溉制度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乌云灌区水土资源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62—2013年共52a系列中,保证年份43a,灌溉保证率P=81.1%,满足设计灌溉保证率P=80%要求,并与设计保证率接近,最大破坏深度仅6%,破坏期供水系数≥0.8,灌区规模与水源规模相适应,能够满足灌溉需要。乌云灌区的建设对保障当地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乌云灌区,灌溉制度、水土资源,供需平衡

1 项目概况

嘉荫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干流中游右岸,小兴安岭北麓,沿江地区缺少灌排工程,全部是望天田,特别是近年来春旱严重,洪涝灾害频发,长期存在总产不高、单产不稳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设乌云灌区对充分发挥当地水土资源优势,建成配套完善高效节水的灌排系统,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粮食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嘉荫县乌云灌区属于新建灌区,位于嘉荫县乌云镇境内,黑龙江小冲击平原的凹岸内侧[1],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多年平均降水量600mm左右,降水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全年蒸发量1043mm。

2 灌区规模

嘉荫县乌云灌区总面积6853hm2,设计水田净灌溉面积5840 hm2,总干渠1条,长度10.92km,引渠1条,长度0.65km,支渠5条,总长度31.93km,直斗渠1条,长度3.02km。排水支沟6条、总长度36.52km。共布置骨干渠系建筑物107座,其中:渠首1座,进水(分水)闸6座,斗门34座,节制闸7座,退水闸7座,涵38座,交通桥3座,倒虹吸1座。

3 灌溉制度分析成果

灌区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采用“浅晒浅湿”灌溉模式,灌溉设计保证率P=80%。灌溉制度分析依据嘉荫站1962—2001年实测水文和气象资料,根据灌区土壤特性和实验站资料,确定各生育期腾发量及渗漏量。根据灌区40a系列降雨资料,采用逐日法[2]选出灌溉定额接近P=80%的3个年份为1989年、1993年和2000年,经过分析1993年的灌水分配过程最不利。因此,确定1993年灌溉制度为设计灌溉制度,则设计灌溉定额为5475m3/ hm2,详见表1。

4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4.1 土地利用规划

嘉荫县乌云灌区现状总土地面积为6853 hm2,其中:现有耕地面积5880 hm2、村屯面积267 hm2、道路面积200 hm2、其它507 hm2。规划总土地面积为6853 hm2,其中:耕地面积5840 hm2、村屯面积267 hm2、道路面积200 hm2、水利工程占地面积93 hm2、其它453 hm2,详见表2。

表1 灌溉制度结果表 m3/ hm2

表2 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统计表 hm2

4.2 灌区水资源量

4.2.1 地表水资源量

灌区取水口位于黑龙江中游乌云水文站上游4km处,取水口处灌溉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16.8×108m3,泡田期P=80%枯水径流量为6636 m3/s。目前,国境界河取水没有协议,若按1/2水量由我方可用,则取水口泡田期P=80%可利用枯水径流量为3318m3/s。

本灌区采用泵站提水,泵站设计引水流量8.32m3/s,占泡田期P=80%可利用径流量的0.25%,由此可见黑龙江干流来水可以满足灌区灌溉引水要求。

4.2.2 地下水资源量

根据水文地质估算本区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685.3×104m3/a,可开采量为435×104m3/a。

4.2.3 农业灌溉需水量

乌云灌区总灌溉面积为5840 hm2,设计净灌溉定额5475m3/s,灌溉水利用系数0.63,灌溉需水量5075×104m3,详见表3。

表3 农业灌溉需水量表 104m3

4.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乌云灌区现状无灌排工程,文章只进行设计情况下的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以乌云灌区为一个大区间进行平衡计算,采用1962-2001年共40a系列逐年逐时段(灌溉期5-8月为旬)对灌区进行水量平衡[3]。灌溉用水回归设计水平年为0.1,地表用水只考虑灌溉用水,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全部采用地下水。灌区泵站引水流量为8.32m3/s,来水系列为满足灌区设计灌溉保证率P=80%的引水水量5075×104m3,区间水资源平衡为来水扣除本区间的农业用水,多余水量通过灌区排水沟道排出,详见表4。

表4 水资源供需平衡系列表

续表4 水资源供需平衡系列表

由表4可以看出,泵站引水量满足水田用水要求,灌区多年平均需水量4711×104m3,多年平均供水量4650.5×104m3,设计灌溉保证率P=80%年份供水量5075×104m3。在1962-2013年共52a系列中,保证年份43a,保证率81.1%,满足设计灌溉保证率P=80%要求,并与设计保证率接近,最大破坏深度仅6%,破坏期供水系数不低于0.8,说明灌区规模与水源规模是相适应的。灌溉保证率以内的年份不缺水,保证率以外有9a缺水,最大年缺水量339×104m3。

5 结论与建议

1)乌云灌区是嘉荫县重点建设的中型水田灌区之一[4],灌区现状为旱田,主要种植玉m和大豆,由于灌区内基本没有灌排工程,受旱涝等自然灾害影响,长期存在总产不高、单产不稳等问题,距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为了充分发挥当地水土资源优势,建成配套完善高效节水的灌排系统,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建设乌云灌区是十分必要的。

2)根据水土资源平衡成果可见,1962—2013年共52a系列分析中,保证年份43a,灌溉保证率P=81.1%,满足设计灌溉保证率P=80%要求,并与设计保证率接近,最大破坏深度仅6%,破坏期供水系数不低于0.8,说明灌区规模与水源规模是相适应的,能够满足灌区灌溉需要。保证率以内年份不缺水,保证率以外的9a有缺水,最大年缺水量339×104m3。

[1]袁春梅、刘志秋、王志兴.刍议乌云灌区灌排渠道结合布置[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04):210.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赵志杰,任泽垠.南阳引丹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4):65-66,69.

[4]魏邦记,李刚,郑艳辉.黑龙江省水田发展北扩战略研究[J].中国水利,2012(05):44-46.

1007-7596(2017)05-0047-03

2017-04-18

刘迪(1979-),男,黑龙江林甸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农业水土资源优化利用与合理配置研究;丁红(1982-),男,黑龙江林甸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农业水土资源优化利用与合理配置研究。

S274

B

猜你喜欢

灌排水土资源保证率
基于CRITIC-TOPSIS的许昌市农业水土资源评价
洱海西部灌排沟渠水质特征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现代化大型灌排泵站建设研究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灌排沟渠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大凌河流域水环境分析及其不同保证率下承载能力计算研究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成功经验与教训
水资源设计保证率选定关键问题探析
黑龙江省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中国农业水土资源保护与自然农法国际论坛将于2015年7月24—27日举办
用水保证率内涵、计算及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