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菊胶囊配合中药超声雾化治疗肺经风热型变应性鼻炎60例

2017-08-09徐琴徐锦孙敦尧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经风热型苍耳子

徐琴 徐锦 孙敦尧

1浙江省桐庐县中医院 浙江 桐庐311500 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310012 3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中医院 浙江 宁波315500

香菊胶囊配合中药超声雾化治疗肺经风热型变应性鼻炎60例

徐琴1徐锦2孙敦尧3

1浙江省桐庐县中医院 浙江 桐庐311500 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310012 3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中医院 浙江 宁波315500

香菊胶囊 中药超声雾化 变应性鼻炎 肺经风热型 临床观察

笔者利用香菊胶囊配合中药超声雾化疗法治疗肺经风热型变应性鼻炎60例,取得较好成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20例均为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15~59岁,平均30.2±9.1岁;病程1~5年,平均2.3±0.4年。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16~60岁,平均30.4±9.2岁;病程1~6年,平均2.4±0.5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辨证标准:符合《中医耳鼻咽喉科学》(2003年版)中肺经风热型标准:头痛,发热恶寒,鼻流粘涕,白涕或黄涕,量较多,鼻塞,嗅觉失灵,咳嗽,咽痛,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

2 治疗方法

两组都予以基础对症治疗:叮嘱戒烟、禁酒;鼓励适量运动;避免接触过敏原;纠正不良的作息习惯。

2.1 观察组:香菊胶囊配合中药超声雾化疗法:①口服香菊胶囊,4粒/次,每日3次,2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②中药雾化苍耳子散:白芷、辛夷、苍耳子、薄荷各10g,细辛3g。先用清水浸泡0.5h,然后同水一起用文火煎煮约0.5h。留取药液(100ml),并经沉淀后去渣,放置冷却。再将药液置于雾化瓶中施以超声雾化治疗。治疗期间指导患者做稍微加深的呼吸运动,每次治疗0.5h,每日2次,连续治疗10d。

2.2 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曲安奈德喷剂喷鼻,每日1次,连续治疗7d;氯雷他定口服,10mg/次,1次/d,连续用药7d。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症状分级计分标准:1分:每日擤鼻次数≤4次;间断鼻痒;一次连续喷嚏1~4个;偶有鼻堵症状。2分:每日擤鼻次数5~9次;鼻痒呈蚁行感,可忍受;一次连续喷嚏10~14个。3分:每日擤鼻次数≥10次;鼻痒呈蚁行感,难以忍受;一次连续喷嚏≥15个;鼻堵情况严重,几乎全天口呼吸。症状积分改善率=[1-(用药后总分/用药前总分)]×100%。改善率≥51%显效;21%~50%有效;≤20%无效。

3.2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2(IL-12)、免疫球蛋白IgE、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水平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s,ng/ml)

表1 两组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s,ng/m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TNF-γ 13.60±2.03 18.29±2.25*∆12.97±2.11 15.43±2.25*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gE 528.81±34.56 126.69±25.64*∆530.02±37.48 228.54±24.61*IL-12 1.94±0.76 2.58±0.44*∆1.92±0.83 2.41±0.45*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4 体会

香菊胶囊主要成分为野菊花、辛夷、化香树果序、防风、白芷、夏枯草。野菊花、夏枯草清热解毒,辛夷宣通鼻窍,化香树果序兼具抗过敏以及抗炎之功效,防风祛风解表,白芷消肿排脓。现代药理学表明,香菊胶囊具有抗过敏、抗炎与抑菌等作用,将其合理用于变应性鼻炎中,既能促进白细胞生成干扰素,同时又能实现抑制病毒增殖的效果[1]。雾化方苍耳子散中辛夷散风寒、抗过敏,苍耳子通鼻窍,白芷消肿排脓、祛风除湿,细辛宣通鼻窍,薄荷清利头目、发散外邪。诸药合用,并采取超声雾化的用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使药物直达病灶,并达到加快鼻痒与鼻分泌亢进等症状缓解速度的目的。

[1]姚望.香菊胶囊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9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6):423.

2017-03-24

猜你喜欢

经风热型苍耳子
铝制罐头自热型瓦罐汤包装设计
高建忠用苍耳子散治疗鼻渊的临床体会
带刺的苍耳子
狗尾巴草(新韵)
苍耳子中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枫叶
衍生化GC-MS同时测定苍耳子中14种脂肪酸的含量
“开四关”为主针刺治疗肺经风热型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耳尖结合背俞穴针刺放血治疗粉刺肺经风热证32例
热型连铸单晶金属的断口形貌与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