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习近平调研工作的“深、实、细、准、效”

2017-08-09杜凤英

党课参考 2017年6期
关键词:调研群众研究

杜凤英

感悟习近平调研工作的“深、实、细、准、效”

杜凤英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江新语》的第一篇文章,题为《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读后令人印象深刻。这篇短论思想性、针对性、时效性强,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方法论层面的指导意义。

“求深”强调调研必须着眼基层,不可“井中葫芦”

习近平指出,“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进行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谨慎决策,以保证在各项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

调研要“求深”,就必须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只有这样,才能在调研中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求实”强调调研必须联系群众,不可“招摇过市”

习近平指出,“实”,就是作风要实,做到轻车简从,简化公务接待,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第一条明确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2012年12月7日,八项规定出台后的第三天,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出京调研,在广东省的五天时间里,轻车简行,不封路、不清场,住普通套房,吃自助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带头执行八项规定的一次生动示范。四年多过去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从出行不封路、少扰民,不过度警卫、减少陪同人员,到吃家常菜、住普通房,强调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从考察点不能“导演”,了解最真实情况,到鼓励说真话、谈问题,多到意见多的地方,多同普通群众接触等,体现出明显的以上率下的导向。

“求细”强调调研必须深入细致,不可“走马观花”

习近平指出,“细”,就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

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新矛盾新问题每时每刻都在出现,党情、国情和世情瞬息万变。客观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做“精准调研”,充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只有精准调研,才能做到对策的“精准发力”。如果调研“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其结果只能是“闭着眼睛捉麻雀”,贻误工作,影响事业发展。

习近平多次强调,地方发展要与实际相结合,当县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县区市。“关键是要通过调研搞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求准”强调调研必须条分缕析,不可“似是而非”

习近平指出,“准”,就是不仅要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

顾名思义,调查研究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调查是了解“是什么”“怎么样”的阶段,表现为对客观事实的描述,产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研究则是要回答“为什么”“所以然”的阶段,是通过科学理性的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目的是找到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规律。所以,要把调研“做准”,必须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关键是调查后要善于研究,抓点时要善于管窥全豹,跑面中要能够见微知著,综合提炼”。

“求效”强调调研必须解决问题,不可“隔靴搔痒”

习近平指出,“效”,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做到出实招、见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强化“问题意识”,针对问题研究治本之策,努力在切实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真正化解矛盾上做文章。习近平强调说:“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这样才能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服务。

恰如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讲的,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口号,就是时代的声音,也就是我们必须要逐步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立足于时代去倾听这些特定的时代声音,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摘编自《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调研群众研究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