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用计算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017-08-08夏仲禹

科技资讯 2017年19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习兴趣有效性

夏仲禹

摘 要:随着新课程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推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阶段的基础课程教学中已越来越被重视并得到普及,计算机多媒体的有效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学生十分关注的问题,该文就计算机多媒体在高中学习阶段的作用做简单分析,来探讨如何实现计算机多媒体在学习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计算机多媒体 学习兴趣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168-02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和不断深化高考改革的浪潮下,学校和学生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改革。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质的飞跃,集声音 文字、图片、动画于一身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走进教室,得到普及,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在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课堂作为一个特定的空间,高中阶段学习紧张、压力大,如何把计算机多媒体用在枯燥的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呢?笔者就自己的体会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期与同学们共同进步。

1 计算机在课堂学习中的有效性分析

所谓“有效性”,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之后,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或提高,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因此,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效与否的唯一指标。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学习的目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无法体现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容易形成被动学习,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扩展,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思想很容易被框在一定的范围,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不能够教会学生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来提高学习成绩,仅仅过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社会责任感以及父母的期望等等,甚至全面放开学生的自主性也会适得其反。教师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使学生进步,提高学生成绩,实现有效学习。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同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得到普及,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使课堂发生了新的变革。让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活泼,有效地增强了课堂的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多媒体技术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能、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以其美轮美奂的画面、美妙悦耳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神经,让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学习氛围轻松、不再压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用多计算机多媒体播放与学习意境有关的文字、音乐或图像,可以迅速带入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融入情景,就能更好地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利用投影仪可以立体的、直观地把学习内容演示出来,更加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 提高了学习成绩。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这也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合理的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能多层次、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也能调动学习的情绪、注意力、兴趣。促使我们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促进全面健康综合发展。老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但教学成绩有效与否绝对不仅仅是由老师的授课水平决定的,也不是单纯的我们学生接受能力和综合素质决定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2 寓学于乐师生互动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始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采用计算机教学的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无疑是教师要首先考虑的任务之一。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增加深度和广度,尝试使用一些有趣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2.1 课堂中的应用

在课堂上,教师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上想尽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按照课时安排,根据备课的内容,确定教学课件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并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图片、声音、动画的特点和优势来讲解。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诱导和启发,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又可以发散思维、为学生创造更大的思维空间。平时喜欢玩电脑玩游戏、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更喜欢这种计算机教学手段,比单纯的板书课堂对其更具有吸引力,听课更加认真,学习成绩也会得到很大的进步。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层次来设定计算机教学教学内容。因此,只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成绩一定会得到提高。

2.2 学习中的应用

虽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主导则是教学成绩好坏的关键。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学生打成一片,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高三阶段,学习紧任务重,让学生自行安排學习进度,以此来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使得枯燥的高中学习生活少一些压力。同时,计算机多媒体也架起了师生之间交流的“绿色通道”,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更便捷的交流反馈渠道,学生不会的知识点、难点,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随时向老师请教,老师可以随时在线解答。学生提出的这些知识点和难点,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要点和难点,通过老师的在线解答,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让每个学生看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创造一个良好的界面。教师也还可以随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媒体布置作业、检查学习情况,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信息就可以及时的反馈到老师那里,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便于沟通和交流,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在课下、在同学之间就可以有效解决,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最优,教师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 “传道、授业、解惑”的领路人和指导者,这样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潜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只有多方面、多渠道、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才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课堂教学的特征,做到信息技术与课堂学习的有效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创造一个宽松的、活跃的氛围,让学生自觉地深入到教学内容的深层,不断激活思维灵感,有效地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掘其创造潜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在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的同时,课堂上也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学习,积极思考、互相讨论、相互帮助,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2] 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J].名师开讲,2008(6):31-32.

[3] 毕丹丹.浅谈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职业与教育,2009(36):63.

[4] 杨革.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和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4):208-209.

[5] 巫朝霞浅议多媒体技术教学[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9).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学习兴趣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