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才能使高中学生写好作文

2017-08-08黄嵩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高中作文学生

黄嵩

摘 要 学生们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写作文,到了高中学段,学生参与的写作训练仍然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不过,不管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高中学段,最令学生们头疼的就是写作。在笔者看来,令学生头疼的不是写本身,而是学生总觉得没得可写,写不好。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呢?

关键词 高中 学生 写好 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101-02

语文学习的是语言,最简单直接的交流方式应该是“说”,那么,为什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要加强写的训练呢?学生们从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写作,为什么到了高中学段还对写作文头疼不已呢?再有,学生们写的作文不少,从小学阶段到高中学段,学生写的作文数不胜数,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却写不出一篇高水平的作文呢?我認为,就是因为学生缺乏写的能力。所以,为了让高中学生写出好的作文,还需要教师付出努力。

一、改变评价方式

1.教师转变作文评价观念。在传统的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中,学生始终离不开教师的手心。学生开始写作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按写作要求,搜集写作资源;写作过程中,学生想的最多的是教师喜欢看什么;写作之后,教师又对学生的写有完全的决定权。所以,学生这样的写只是教师想看的写,学生的写只是压抑自身想法的写。而事实上,一篇学生作文,就作文本身讲,是可以找出许多毛病来的。教师从写作的角度对比分析评改,不可说不正确,有的甚至是深刻的。然而,学生能真正领会吗?如果主要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来评析,则最低劣的作文也总有它的优点在。指出学生可以接受的毛病并使之改正,而不是让学生改正文章中所有的错误,就不会使学生茫然失措了。

2.学生可以成为作文的评价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能力更强,不妨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价,教师再搜集学生的评价信息,使自己指导的更加明确,使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和学生的更为接近。让学生改作文,是很早就有人提出的做法,而至今仅是作文批改中偶一实行的辅助方法,并没有形成常规。事实上,最能掌握学生实际的主人是谁呢?还是他们自己。他们知识水平相近,思想水平相近,又同经过一番甘苦自知写作的实践,所以没有比他们再有发言权的了。因而,学生互相批改,就是一个同学之间交流的过程。当然,老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而且很重要的是要做好指导,确定方向,突出训练要求和评改重点。

二、改变写作心态

1.让学生敞开心扉。学生写不出真情实感,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没有真情实感又怎么能够和读者产生情感共鸣?没有真情实感,学生写时就会“藏着很多能力”。所以,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查找学生真情实感的来源,查找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事实上,我们平时很容易发现,学生优美的文辞,闪光的思想,并不存在于完成老师作业的作文薄上,而是存在于学生的日记里,随感而发的自由作文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文章是学生自己主动要写的,他们在写作时是沉浸在某种情感的需要里面,是他们想要说的话。

2.教师指导学生的写。高水平的教师往往能够带出高水平的学生,因为高水平的教师往往有更多的方法,能够在学生发展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写作训练中,我们都明了一点,那就是写作文不能太自由。这就要求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在平时作文中善于酝酿情思,充分利用这种情感促进思维、促进表达,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并且久之,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让学生再次创作

与别人的想法也许大不相同,引发学生再次创作的原因,不是为了让学生写一篇好文章。让学生反复创作的原因,是让学生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把自己放在教师的角度来督促自己的发展。再有,在重写中体会创作的甘苦,可以领悟写此类文应注意的问题。而写修改后的感受,正强化了学生的这种意识。这样,就把写作知识由老师教给学生变成了由学生自己实践总结得出,因而也就更能深刻地影响学生。所以,引导学生一遍遍地重写,应该比简单地一篇篇地多写更为有效的多。

四、实现精益求精

在开展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往往追求“精益求精”。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实现了从学习向会学的转变,实现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实现学生写作精益求精的方法主要是两个,一个对比学生作文,一个教师拓宽思路研究教学。对比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作文修改前后的纵向比较,二是学生之间作文的横向比较。经过比较练习,那么在比较中把学生实践所得写作体会深化、升华。再有拓宽思路研究作文教学也是很值得探讨的课题。而其中,搞好单篇作文的具体教学则是实现作文整体教学的基础,是实现作文教学目标的关键。

猜你喜欢

高中作文学生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