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2017-08-08李成智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生命力构建课堂

李成智

摘 要 新课改更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构建 生命力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23-01

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具有不可低估的创造性,教师的职责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营造探索研究的氛围、情景,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分析、对比、探讨,把学生的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来,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化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好奇心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动力。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要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我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3)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学生通过这组对比实验,比较三个实验的现象后决定用哪一种方法作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方法。学生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尽相同的:有的认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度快,用这种方法合适;有的认为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反应速度适中,用这种方法较好。基本上没有学生认为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因为他们一致认为这种方法反应速度太慢而且很快反应就停止了。学生各抒己见,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就更强烈了。这时教师再作引导:我们在实验室里制出的二氧化碳还要收集起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两种方法都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哪种方法更适合于实验室使用呢?问题一下就明朗了: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所以应该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

二、体验成功的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出来。因此,在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后,继而提出“你能当一个小设计师,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设计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吗?”学生们都表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时教师再次强调决定气体发生装置的因素,联系制二氧化碳的原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最后把他们的设计展示出来,并让学生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和他们所设计的装置的优点。教师对学生的设计都给以点评,充分肯定其设计中的优点。好几个学生在课后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这节化学课是我读书以来最兴奋的一节课,我可以把自认为最有创意的想法展示给同学和老师看”。可见学生在完成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后,他们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和激动,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自己的设计成果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加强了,为今后主动学习化学又迈进了成功的一步。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

首先是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坚持把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和参与多少来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点,努力使教师做到六个尽量,即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述,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尽量让学生想象创造、标新立异。其次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参与不是可以自发形成的,而必须由教师有计划的逐步引导。

四、练习活泼多样,提高参与意识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首先在精选训练题方面要做到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及知识结构的形成;二是有利于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三是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激活”上下功夫,采用艺术性手段,把单调的课堂练习变得活泼多样,让学生在愉快活动的气氛中巩固和运用新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尽管“教”与“学”同等重要,但人们对学法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教法的研究,极不适应学习方法的改革。为了强化这个薄弱环节,为了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维、用学习方法的改革保证教法改革的实现。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精髓,总结成功的学法指导经验,我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课堂会真正的活躍起来。

猜你喜欢

生命力构建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主动创新是新型智库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