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中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7-08-08龙世文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交流课堂教学

龙世文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小组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决定着课堂是否高效。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有效合作学习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19-01

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小组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决定着课堂是否高效。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较活跃,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倒打折扣。教师应怎样改变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创设宽松环境

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宽松环境,让全体学生敢合作,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实践证明:只有平等合作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育者要不断改善学习关系,逐步构建民主、祥和、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课堂上,教师要还学生主体地位,给足学生学习权利,凸现学习主体地位,敢于说话,深入讨论、敢说真话,能够帮助各阶层学生寻找到心理平衡点和差异弥补点,为小组合作学习正常开展提供可能。

二、明确组员任务

小组的组建,一般可安排4-6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明确了每一位组员的职责和任务,有效地避免了看似热闹,其实无效的现象。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小组合作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做到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三、设计科学问题

问题是探究的核心、合作的基石。设计科学问题,为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指明方向,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

没有问题的合作是无主题的吵闹、是无方向的游弋、是盲目的合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必须先设计好科学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基于学生经验又高于学生经验(处于最近发展区),而且要具有适度的障碍性,富含一定的探究性。太难的问题学生解决不了,难以合作,太易的问题缺乏探究价值,毋需合作,适度障碍性和探究性的问题能诱发学生思考、引发认知冲突、活跃学习气氛、产生合作需要。

四、及时进行指导

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开展顺利、组织有序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在教师参与学生合作活动过程中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还应及时进行检查、反馈,对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有序,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高效!

五、重视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环节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評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还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评价是尽量做到具体,有针对性,并用小组加分的方式以示奖励,比如,可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

六、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时间可以依据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教师可以在较集中的情况下多时间的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就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辩论。无论是何种小组合作形式,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实现学生思维的充分表达。否则,极易形成“充充上阵、走走过场、草草收尾”只图表面热闹的小组合作学习。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交流课堂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