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妇用药要慎之又慎

2017-08-08张宝华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早产类药物流产

张宝华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尤其是孕妇服药要更加谨慎。妊娠期间,许多药物对胎儿危害非常大,有些药物可能会直接影响体内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畸形,也会造成早产、流产或死胎等现象。有些人喜欢选用中药,其实许多中药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及化学成分亦十分复杂,特别是各味中药相互配伍以后产生的作用差异较大,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怀孕期间,尤其是最初3个月内,孕妇亦应慎用中药及中成药。

下面列出一些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准妈妈们必须特别注意,千万不要随意服用这些药。

抗生素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等,对胎儿产生耳毒性作用。多粘菌素、黏杆菌素等,对肾脏和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并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四环素能影响胎儿骨骼生长发育,妊娠晚期孕妇大剂量使用四环素可引起肝脏脂肪变性或造成孕妇死亡。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等,对神经系统、血液、肝脏和肾脏有较大的毒性,灰黄霉素对胎儿有致畸作用,也可能引起流产。新霉素可导致胎儿骨骼发育异常、先天性白内障以及智力障碍等。链霉素、庆大霉素类药物可损害胎儿脑神经,导致先天性耳聋,还会损害肾功能。。

抗病毒类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应避免应用。另外,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制剂等均对胎儿有损害,有致畸作用,甚至可引起流产,妊娠期间不能使用。

镇静催眠类药物如苯巴比妥、利眠宁、眠尔通、安定等,可导致胎儿肢体、面部及脑等的发育异常。妊娠前3个月是胎儿形成和发育的重要时期,镇静催眠药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畸形。在妊娠3个月后,由于胎儿血-脑屏障差,药物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加上其肝、肾功能弱,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胎儿易出现慢性中毒,出现中枢抑制,甚至引起胎儿窒息、死亡。

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乙烯雌酚、雄激素、炔孕酮、炔雌醇、甲羟孕酮、甲基睾丸素、同化激素等对胎儿亦有致畸作用。

抗凝血药物如双香豆素、肝素、阿司匹林等,可导致胎儿头畸形,并可诱发胎儿出血性疾病。

酚噻嗪类精神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哌泊噻嗪等,可损害胎儿发育及产生各种畸形,必须服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泻药妊娠期间禁用,以免发生反射性子宫收缩,引起流产、早产。

甲状腺素和抗甲状腺药物如他巴唑等,均有致畸作用,可使胎儿甲状腺肿胀,甚至可引起新生儿窒息。

抗癌类药物如更生霉素、环磷酰胺、塞替派等,可导致无脑儿、脑积水、唇裂、输尿管缺损、四肢及眼部畸形等。

活血化瘀的中药如桃仁、红花、枳实、蒲黄、益母草、当归、三棱、水蛭、虻蟲、穿山甲、乳香、没药等,可使孕妇血液循环加快,具有刺激子宫、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收缩的作用,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胎死腹中。

芳香走窜的中药如丁香、降香、麝香等,可通过神经系统引起子宫收缩,也容易导致胎儿早产或流产。不少人工流产或引产药物中,麝香均为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利水攻下的中药如木通、芫花、大戟、甘遂、巴豆、牵牛子、冬葵子、薏苡仁(根)、滑石等,多有通气利尿下泻的剧烈作用,可通过刺激肠道及消化系统,兴奋子宫并引起反射性的收缩,使胚胎着床不稳而引起流产。

大毒大热的中药如生南星、朱砂、雄黄、附子、商陆、斑蝥、蜈蚣、砒石等。雄黄已肯定有致畸胎作用,孕妇应绝对禁止内服。朱砂含有可渗性汞盐(即水银),可引起胎儿畸变。此类药物的毒性可在孕妇体内蓄积,导致新生儿小头短肢、耳聋、斜视、智力低下、愚钝等。

孕妇的用药原则是能不用则尽量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必须服用时,也要在服用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凡说明书上注有“孕妇忌用”或“孕妇慎用”的西药及中成药皆应避免服用。孕妇若有身体不适,最好还是去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药,千万不要自己盲目随意用药。

猜你喜欢

早产类药物流产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