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级教师的课堂观察笔记
2017-08-08谭长存
谭长存
课堂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活动场所,更是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应弹性设计教案,让预设与生成共舞;深度挖掘教材,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精心组织活动,让过程与结果共鸣。
因工作需要,笔者近期对全市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视导检查。在检查中听了近20节课,涉及数学、科学、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六门学科。不妨先来透视一下现象。
镜头一:教案至上,课堂生成不被关注和利用
在《角的初步认识》的课堂上,新课伊始,教师拿出三角板问学生是什么图形。在学生说出是三角形后,教师追问为什么叫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三个角。结果学生指的并非是角,而是角的顶点。这时,下面有一位男生没等老师说话就大声喊:“老师,他指的不是角,而是角的顶点。”男生的话引起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面对突如其来的“炸弹”,教师脸一阴,把嗓门提高八度说:“就你能,还没讲到呢,一会儿再说。”说完又接着自己课前的预设亦步亦趋地往下引导、讲解。
镜头二:教材至上,教学内容不会取舍和拓展
在《Where is my car?》的英语课上,教师固守传统的“教材至上”理念,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单词,一成不变地教学on、in、under的用法。
镜头三:时间至上,教学活动不敢延伸和“越界”
《一一间隔排列》的课堂上,在探究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时,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一个“间隔排列”,然后组织学生观察每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从而发现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课堂上的这一设计十分精彩,学生创作了丰富的作品,两种物体有的用字母表示,有的用数字表示,还有的用文字、图画、图形等表示。作品中有的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也有的两种物体的数量不相等。就在学生大脑高速运转、专心致志地探索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一句“时间到”逼迫着学生放弃思考,使学生涌动的思维停止运动,以致于后面的交流缺少思维火花的碰撞,浮于表,流于形。
回味以上几节课,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课堂效率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设计教学方案时没有摆正师生在课堂中的位置,没有给学生以最大的思维空间,没有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二是教学过程缺乏交互影响、生成和共鸣。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学生与文本、过程与结果和谐统一、互动共生的过程,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一些改进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弹性设计教案,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往往需花费十倍于它或更多的时间去设计教案。教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设计时要掌握以下要点。
因学而教,为学生探究留足时空。以学生为主体,预备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自由学,生成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构建合理的导学框架,促学生自主学,形成思维;以有效为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自觉学,养成习惯。做到教师的“教”,补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
弹性设计,为课堂生成留足余地。设计时,要吃透课标和教材,了解學生和自己,精心安排,对教学行为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大块设计,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全面的把握;预留空白,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有益、有效的拓展。做到精心但不精细,不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丝丝入扣,让生成无立锥之地。
充分预设,为课堂调控留足策略。设计时,要充分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甚至错误等),要充分预计好“意外”打乱教学节奏、“生成”偏离预设轨道时的应对措施,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二、深度挖掘教材,让学生与文本共鸣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时,教师要灵活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充分深度地对教材进行开发创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功能和使用价值,演绎课堂精彩。
深研课标,和专家同语。教师要深研课标,在深刻领会其精神的基础上将自己视为一个研究者、学习者,沉下心来细读、细品,想方设法让自己读进去,读出真知灼见;想明白,优化教学策略;走出来,建构教学模式。
深钻教材,和编者同心。每篇教材究竟要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教这些、这样教,是教师拿到教材在进行解读时,首先要发出的究问。答案在哪里?笔者想,一定在编者的身上。教师要领悟编者的意图,从编者的角度去解读教材,挖掘资源,设计教学。
深挖资源,和文本同路。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精心编排的都是大家经典之作。教学时,教师要在尊重作者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本内隐的资源,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使自己的课堂成为神奇的舞台。
深谙特点,和学生同行。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去亲近教材,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教材中属于儿童文化创造的那些特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让学生与文本共鸣。
三、精心组织活动,让过程与结果共美
一节好课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丰富学生获得知识、习得能力的渠道与途径,给予学生发现、创造的机会与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组织课堂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动”。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及活动价值在哪里,这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思考和明确的问题。只有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动”,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指导,让学生明白“如何而动”。教师不仅要在活动开始前交代清楚活动的要求、程序和规则,更要在活动过程中平等参与,当学生活动出现偏离、混乱、困惑时给予引导。只有加强指导,让学生明白“如何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率。
选准方式,让学生“因趣而动”。恰当的活动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活跃其思维,而且能缓解学生由于紧张的智力活动带来的疲劳, 使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只有选准方式,让学生“因趣而动”,才能拨动他们的心弦, 活跃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优化评价,让学生“主动去动”。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非常重要。只有优化评价,让学生“主动去动”,才能提高活动的效率,深化学生的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能力,让过程与结果共美。
课堂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活动场所,更是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学科特点,从生命的高度指导教学行为,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认知的收获、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
本文系徐州市第十一期教学研究课题“‘学讲练生本情智课堂构建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