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传播视域中新闻文本的意义解构与价值激活

2017-08-08张莹莹

新闻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激活解构

张莹莹

【摘 要】Web2.0交互式传播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使新闻业进入了社会化生产与传播的运行情境中。用户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的整个流程中,用户解读新闻的过程,也是对新闻文本的意义解构和价值再激活的过程。本文从媒介文化传播的视角,研究了社会化传播中互联网用户的新闻解读行为及其动因,剖析了新闻文本在传播中的意义解构与价值激活现象及其在塑造媒介文化、构建公共议事空间方面的正向效应。

【关键词】新闻文本;社会化传播;媒介文化;解构;激活

Web2.0交互式传播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使得新闻业进入了社会化生产与传播的运行情境中。用户参与到新闻的采编、发布、呈现与传播的整个流程中。新闻文本的生产不是在发布的那一刻完成,而是与传播共时进行,可称之为“生成中文本”。用户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对其加以解码并再编码。用户解读新闻的过程,也是对新闻文本的意义解构和价值再激活的过程。

一、解构:新闻文本交互与再制的表征

(一)新闻文本与意义建构

文本,是携带意义的符号的媒介化呈现,是带有明显吸引受众意图的客体。新闻事件被转化为意义相对完整的符号体系,以之来反映新闻事件,该符号体系可称之为新闻文本。新闻文本可以由声音、文字、视频、图片等元素来构成。互联网中的新闻文本具有高频互动、极速传播、即时生产、易于复制、形式丰富等特点。PGC和UGC成为新闻文本的重要生产方式。

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指新闻生产者按照一定规则、立场对新闻事件加以选择、加工。学者桑德斯认为新闻框架(包含媒体、记者、编辑的立场、原则,新闻价值规律以及利益关系等)借由新闻文本的生产加以体现。

(二)文本解读者的角色演变

传统的新闻受众在进行文本解码时虽然会启用“对抗式解读”的模式,但其行为是基于保护个人固有观念的“防卫”行动,是“被动”且“私人性”的,不能与其他受众即时交换意见,更不能借助新闻文本评判其固有框架。

互联网为新闻文本的传播提供一个社会化传播通道,即时互动、跨域共享、终端掌控的特质使用户不仅能够同时参照不同文本来解读同一个新闻事件,而且能够接触到同一新闻事件的众多解读者。技术赋权加上主体意识觉醒,社会化传播中的新闻解读者爆发出极大的消解能力,他们通过评论、弹幕、恶搞等方式抒发个人意见并将私人见解公之于众、互相交换。新闻文本一旦投入到该传播情境中,便会不停地变化,难以回到本初;不断有用户在文本上留下自己的痕迹,或声援、或极力反对、或联想到其他文本进行对照分析……

解读者对于文本意义的解构正是在交互式传播和意义再制中完成的,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通过评论、弹幕、意见按钮等符号生产直接改变文本样态;

2、把个人对新闻文本的解读编码为表情包、恶搞视频、网络段子并投入社会化传播通道中,以“次生文本”来互文新闻文本,在互文基础上消解其原本的框架或意义;

3、用户参与媒介议程,社会化信息聚合平台通过大数据监测捕捉到用户使用的高频词汇或意见形态后,会将之反馈到新闻文本的生产部门,在追求点击率、关注度的媒介运营逻辑中,本初的新闻文本会快速被迎合用户视角的文本所取代。

二、激活:新闻文本在社会化传播中的价值再生

在社会化传播情境中,文本的传播与生产是共时进行的,用户在将之传播给他人的同时在不断地补充信息;用户在解构文本意义的同时也在赋予它新的视角和话语,意义解构和价值激活往往同时发生。

多主体的参与,为新闻事件的价值挖掘和延伸提供了多视角与多层级的关注与拓展。新闻文本的价值再生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原本没有呈现在新闻文本中或者被一笔带过的信息被网友挖出被加以强调,进而引起关注;

2、原本不受重视的新闻文本(不具有新闻价值或新闻价值较小的事件)因为触发某种潜在社会心态,因而成为被曝光的焦点;

3、由于网友不断地进行表情包等“次生文本”创作和传播,使得新闻文本的某个要素成为“社交货币”,进而成为现象级的新闻事件。

用户根据个人的经验和价值体系去寻找共鸣点并加以解读,解读文本进入传播通道后,有相似经验或者文化语境的用户往往能一拍即合,此时将会吸引更多目光关注新闻文本。因此,用户在激活新闻价值的同时也延伸了其传播路径、扩大了其传播范围。

三、动因探析:互联网用户主体性的觉醒

互联网用户不再是无力的受传者,主体意识的培育是传播环境中多种力量共同使然。

(一)媒介技术赋权

互联网发展到web3.0万物皆媒、智能互联的智媒时代,媒介技术赋予了用户主动参与、高频互动,即时共享的权利。参与的脑力成本、技术成本、金钱成本、时间成本都大大降低,用户的主动性提高。

(二)娱乐文化的消解力量

互联网用户经历了“看别人玩→ 跟着别人玩 → 一起玩 →自己玩/逗你玩”的进阶过程,在接受娱乐文化的过程中,用户逐渐关注到个人的情绪、观念和行动力,并逐渐在个人表达、互动和分享中收获乐趣和满足感。主动评判、戏谑、调侃、恶搞新闻文本是娱乐文化长期培育的结果,娱乐的力量消解了文本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新闻受众学会了平视和对话原本高高在上的“麦克风”。

四、解构与激活的正向效应

从媒介文化的视角来看,用户对于新闻文本的意义解构和价值激活过程,也是民间舆论打破官方和商业资本固有话语体系的过程,是个性化表达逐渐建立自由、独立的文化氛围的过程。它有利于私人经验的交互传播,进而挖掘潜伏的社会心态,形成公共议事空间。

文本可分为“作者文本”和“读者文本”,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生产的新闻文本是纯粹的“作者文本”,是根据新闻媒体的意愿编辑、传播的。在社会化传播中的新闻文本则是“作者文本”和“读者文本”的复合体,互联网用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将自己想说的话加诸“作者文本”,显然“作者”无法阻止用户往视频新闻画面上发弹幕或者点击“踩”按钮。用户的“私人经验”借助互联网能跨越地域、民族、年龄、阶层进行交互传播。有可能某个新闻文本触发了大面积的公众情绪、催生社会心态,立刻便会形成相应的虚拟空间以展开共同话题的讨论。新浪微博的讨论组、百度主题贴吧、微信社群都是基于此的有益尝试。

6月22日杭州保姆纵火案新闻爆出后,网友通过视频弹幕、建立讨论组、发网贴等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从中可以看到网友的二次解读由于基于私人经验和个人视角而各不相同。经过7天的发酵,在新浪微博发布包含“毒保姆”关键词,关注家政雇佣关系的帖子多达900余条,包含“绿城物业”关键词,关注开发商物业责任的帖子过千条;同时有网友挖出保姆作为城中村拆迁户曾经暴富、豪赌导致负债累累的经历,引发公众对于拆迁户的讨论;一部分专业人士将目光移至“中国式攀比教育”或能激发妒忌和虚荣,酿成“纵火保姆”的悲剧……

对于新闻文本多主体、多视角、多层次的解读和延伸无疑是国民主体性和公共意识的文本化呈现,作为一种媒介现象,它既是社会心态的缩影,也是公共议事空间的雏形。

参考文献:

[1]彭兰.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J].新闻记者,2016(01):26-33.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結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04-105.

[3]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激活解构
还原
多样解构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英语课堂中激活快乐因子研究
浅谈如何激活语文课堂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写于斯德哥尔摩
解构二次元
解构神学之解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