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关系研究
2017-08-08马小友宋伟鹏郭建伟李新举
马小友,宋伟鹏 ,郭建伟,李新举
(1.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山东 济宁 272031;2.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关系研究
马小友1,宋伟鹏1,郭建伟1,李新举2
(1.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山东 济宁 272031;2.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从各层次农业院校数量、地区分布和招生比重三个角度,论述了建国以来中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然后按照时间顺序阐述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中高等农业教育和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高等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呈负相关,中等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先呈负相关后呈正相关。要实现高等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发展,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农业教育单独立法、统筹规划农业教育、建立农业院校与农村直接对接机制。
农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农业院校
一、农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建国以来农业院校数量的发展演变
1949年建国后,全国高等农业学校有48所。其中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农业院校只有18所,在综合大学中设置的农学院(系)有30个[1]。另外中等农业专业学校(农业中专)有87所。
1952年,中央决定学习苏联采用计划经济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将原有的48所院(系)调整为30所独立设置的农(林、水产)学院。因为苏联不设农业专科教育,调整后的30所农学院皆为本科院校。调整后,除吉林、青海、宁夏、西藏四省区外,全国各省、自治区至少有1所独立的农业高等院校。另外,全国中等农业学校调整为160所。
1958年至1960年,受“大跃进”影响,高等农业学校数量由1957年的32所飞升到170所,中等农业学校由1957年的149所飞升到1064所。到1965年,高等农业学校调整为45所,中等农业学校调整为125所。
“文革”期间,农业教育受到巨大冲击和破坏。原先在大中城市举办的农林院校,一律迁往农村或林区办学。除少数已在小城市的高等农业院校外,全国大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处在迁、并、撤、散的动荡之中。到1976年底,全国高等农业学校仅剩38所。原农业部主管的32所高等农业院校有25所被迁、并、撤、散。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迁、并、撤、散的农业院校陆续迁回原址办学,其中少数院校另择新址重建。到1978年底,全国有高等农业院校55所(其中专科10所,分别为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张家口农业专业学校、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绵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豫南农业专科学校、郑州畜牧兽医专科学校、南京农业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中等农业学校302所。发展到1999年,全国有高等农业学校58所(含专科12所)、中等农业学校387所[2]。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大学实行合并,朝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中专也纷纷并入附近高校,或者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原有的农业中专一部分得以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原有的农业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到2009年,全国有高等农业学校87所(其中本科49所、专科38所)、农业中专(中职)141所。到2016年底,全国有高等农业学校87所,其中本科48所(含12所独立学院)、专科39所;农业中专60所。
并入综合性大学里的农业院校有:浙江农业大学并入浙江大学,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农学院并入扬州大学,石河子农学院并入石河子大学,青海农学院并入青海大学,吉林延边农学院并入吉林延边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并入海南大学,佛山兽医专科学院并入佛山科技大学,广西农业大学并入广西大学,贵州农学院并入贵州大学,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并入西昌学院,南京农业专科学校并入金陵科技学院,山东省临沂农校并入临沂学院,山东省聊城农校并入聊城大学等。
一些农业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的同时,一些农字头的民办本科独立学院诞生。到2016年有12所农字头的民办本科独立学院,分别为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等。
农业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有: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原豫南农业专科学校)于2013年4月升格为信阳农林学院;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于1998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承担普通高专科(高职)教育,2013年4月学校改建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开始本科教育。
农业中专升格为高职(专科)的有29所:北京农校升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山西省运城农校升为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林业学校升为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林业学校升为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佳木斯农校升格为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升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升为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上海农校升为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畜牧兽医学校升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农校升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句容农业学校升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合肥林业学校升格为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合肥粮食学校升为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福建省农校升为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樟树农业学校升为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升为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河南省农校升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省林校升为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省南阳农校升为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广西农校升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农校升为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升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玉溪农校升为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昆明林校升为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林校升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兰州农业学校升为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畜牧学校升为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升为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学校升为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这29所学校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江苏、河南、云南、甘肃等五个省份,占三分之二。说明就全国来讲,农业类高职分布不均衡。
简言之,农业院校数量变化如表1所示。
表1 建国以来农业院校数量的变化 单位:所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统计资料[M].农业出版社,1985年,1991年;中国农业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M].农业出版社,1999年;2009年和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名单。
(二)农业院校招生规模的发展演变
1.建国后至二十世纪末
这一阶段选取1965年、1978年和1998年三个年度的农业大中专招生规模作为对照(表2)。
由表2可以看出,1965年农业本科和农业中专招生规模相仿,均在1.5万人左右;农业专科招生很少,才1400人,所占比例很低。到1978年,农业本科招生规模比1965年略有上升;农业专科招生规模依然很低,才2600人,这依然是受苏联不办专科教育的影响;农业中专的招生规模有了快速提升,是1965年招生规模的2.88倍。到了1998年,在扩招政策的影响下,农业本科、专科、中专招生均有很大幅度提高。农业本科招生规模是1978年的2.09倍,农业专科招生规模是1978年的10.69倍,农业中专招生规模是1978年的3.89倍。其中农业中专扩招速度最快。
表2 农业大中专招生规模表 单位:万人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统计资料[M].农业出版社,1985年,1991年;中国农业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M].农业出版社,1999年。2. 二十一世纪以来
2000年涉农本科招生4.21万人,专科招生5.49万人,中职招生12.45万人,合计22.15万人。2006年涉农本科招生4.73万人,专科招生5.27万人,中职24.64万人,合计34.64万人。2012年涉农本科招生6.4万人,专科5.62万人,中职71.99万人,合计84.01万人。历年来招生详情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13年来各层次的农业教育招生总量在2010年达到顶峰,超过100万人;2011年开始回落;招生的低谷是在2001年,仅17.34万人;2009年招生骤然上升,由2008年的40.1万人,猛然升到2009年的86.83万人,增长116.53%。涉农本科专科招生规模增长不大,涉农中职招生增长幅度很大。
表3 涉农本科、专科、中职招生规模年度表(2000—2012年) 单位:万人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年鉴(2000~2012年)
由表3可以计算出,13年来涉农本科招生所占百分比最高的一年是2001年,为21.40%;所占百分比最低的一年是2010年,为5.89%。涉农专科招生所占百分比最高的一年是2000年,为24.79%;涉农专科招生所占百分比最低的一年是2010年,为5.30%。涉农中职招生所占百分比最高的一年是2010年,为88.80%;涉农中职招生所占百分比最低的一年是2000年,为56.21%。
可以看出,涉农中职招生规模一直高于涉农本科和专科的总和;涉农中职的招生规模变化很大,2009年招生骤然飞升的原因是涉农中职免学费和在农民中开展“送教下乡”学历教育。而涉农本科和专科招生规模增长不大,连年的大学扩招政策对涉农本专科所起的作用不是太大。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三种层次的学历教育没有联动发展,是各自为营,单打独斗。
(三)农业大中专招生比重的发展演变
1.建国后至二十世纪末
这一阶段选取1965年、1978年和1998年三个年度,来对照农业大中专招生比重的变化(表4)。
表4 建国后至二十世纪末农业大中专招生比重 单位:万人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M].农业出版社,1999年。
由表4可以看出:1965年农业本专科招生比重是8.14%,农业中专招生比重是7.67%;1978年农业本专科招生比重是4.61%,农业中专招生比重是10.41%;1998年农业本专科招生比重是5.63%,农业中专招生比重是10.73%。
2.二十一世纪以来
2000年涉农本科招生4.2099万人,全国本科招生规模116.0191万人,涉农本科招生比重是3.629%;涉农专科招生5.4879万人,全国专科招生规模216.0719万人,涉农专科招生比重是2.54%;农业中专招生12.4563万人,全国中专招生规模132.5876万人,农业中专招生比重是9.39%。
2010年涉农本科招生6.2322万人,全国本科招生规模351.2563万人,涉农本科招生比重是1.77%;涉农专科招生5.6129万人,全国专科招生规模310.4988万人,涉农专科招生比重是1.81%;涉农中职招生93.91万人,全国中职招生规模711.39万人,招生比重是13.20%。
历年来招生比重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二十一世纪以来涉农大中专招生比重变化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年鉴(2000—2012年)及在此基础上的计算。
由表5可以看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涉农本专科招生比重均呈下降趋势,涉农中职招生比重先下降后上升。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采取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战略,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产品价格,即所谓的“工农剪刀差”,以此来换取工业和城市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城市。据统计,1953—1985年利用“工农剪刀差”,实现农村财富向城市转移6000~8000亿元[3];1987年试行土地有偿出让以来,利用低价从农民手中征地并高价出让,实现农村财富向城市转移保守估计30万亿元[4]。
实行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制度,工业和城市发展相对较快,而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对较慢。城乡二元结构持续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后才有所改变。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至此,城乡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价
1.定性评价
钱纳里“发展型式”模型中使用了五个指标(见表6)来反映城乡关系本质及其发展阶段。据此可以判断中国目前所处的城乡发展阶段。
表6 城乡关系不同发展阶段划分标准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中国人均GDP为8016美元,城市化率为56.1%,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41∶50,就业结构比为28.3∶29.3∶42.4。依据表6的划分标准,从中国人均GDP来看,城乡关系处于一体化阶段;从城市化水平来看,城乡关系处于交融阶段;从城乡收入比来看,处于对立阶段;从产业机构来看,处于一体化阶段;从就业结构来看,处于交融阶段。综合五项指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城乡关系总体处于交融阶段。
2.定量评价
全国城乡一体化指数选用社会公认的白永秀及其合作者所测算的数据,如表7所示。2000—2010年数据来源于白永秀、周江燕、赵勇等著《中国省域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价报告2012》[5],2011—2012年数据来源于白永秀的研究生胡艳涵的硕士论文《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水平测度》[6]。
表7 全国城乡一体化指数情况表
三、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关系回归分析
农业教育发展的扩张与萎缩,与其招生规模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可以用招生比重来衡量农业教育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和相对发展情况,用涉农本科招生规模占全国本科招生规模的比重来与城乡一体化指数作回归分析,用涉农专科招生规模占全国专科招生规模的比重来与城乡一体化指数作回归分析,用中专(中职)招生规模占全国中专(中职)招生规模的比重来与城乡一体化指数作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2、3所示。
图1 涉农本科招生比重与城乡一体化指数回归分析
由图1、2、3可知,本专科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呈负相关,中职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先呈负相关,后呈正相关。
2000—2012年高等农业教育没有实现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发展。将考察的时间放得更久远一点。1965年高等农业教育招生规模占整个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比为8.14%,1978年为4.61%,1998年为5.63%。该时间段是典型的城乡二元制时期。此时的高等农业教育招生比重普遍高于2000—2012年。这样就给人一种印象,高等农业教育更多地是与城乡二元制互动发展。究其原因,建国后至1998年,仍属于计划经济“统招统分”时期,那时候寒门子弟考上高等农业院校就是“鲤鱼跳龙门”。可惜的是整个高等教育招生比例太低,“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尽管高等农业教育招生比重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招生比重较高,但绝对数量太少,根本没有力量撼动城乡二元制。
1999年以后,大学逐年扩招,由1998年的6.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2.02万人。但是国家取消了包分配政策,本科和专科高等农业教育招生比重双双下滑,到2012年,均不足1.8%。尽管高等农业教育招生的绝对数量有了大幅上升,但是招生比重太低,势单力薄,服务“三农”的能力有限,与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的效果有限。
图2 涉农专科招生比重与城乡一体化指数回归分析
图3 涉农中职招生比重与城乡一体化指数回归分析
高等农业教育不仅招生比重低,而且财政投入的比重更低。据统计,高等农业教育公共财政投入仅占整个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的1.5%左右。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大学的扩招,高等农业教育非但没有快速发展,反而被边缘化。
2013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说:“考生报考河北农大时,可在校内选6个志愿专业,但前三个专业基本都是非农专业,农学专业招不到人。过去录取分数线降30分都招不到,现在基本依靠调剂。”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徐水县农业局局长唐继勇说:“目前,全局农技推广队伍的平均年龄是45岁,最年轻的技术人员也有43岁。没有专业技术人才,农业如何大发展?”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近60%的基层推广机构正式编制内没有农口院校毕业生进入。
中等农业教育2008年以前,其招生比重也是一路下滑,到2009年国家实行中等农业教育免学费,同时允许面向45岁以下农民举办“送教下乡”学历教育,招生比重才得以逆转。但是由于缺少制度保障,2013年教育部停止了“送教下乡”招生,中等农业教育招生又陷入困境。在山东调查中发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几乎不开设涉农专业。原有的十多所农业中专,大部分合并到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的招生数量仅占学校招生数量的1%左右。只有昌潍农校合并到潍坊职业学院之后,涉农专业招生数量较多,但也仅仅是占学校招生总量的5%左右。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科技水平普遍不高。科技因素在我国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仅占36%,与发达国家70%~80%的贡献率有相当差距;农业科技人员仅占农业人口的l‰,而发达国家平均为5%[7]。
自古“民以食为天”。中国有13亿多人口,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确保城乡共同繁荣昌盛。
四、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的对策
(一)农业教育单独立法
借鉴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农业教育单独立法。通过立法,明确农业教育面向农村、面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城乡一体化是法定义务。同时,明确农业教育经费来源,保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8],从农业中职到专科到本科均实行免学费。
(二)统筹规划农业教育
国家结合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规划农业教育,统筹规划开展农业教育国际交流。制定中高等农业院校联动发展规划,成立农业教育联盟,实现生源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中高等农业学校共建实验室、实验实训基地、科技示范园,已建成的要相互开放、相互提供便利。本科高等农业院校与专科和中专农业学校结成对子,以一对二——一所本科农业院校和一所专科、一所中专院校结成帮扶对子。专科(高职)院校所有涉农专业一律开设“3+2”专本连读,中专(中职)学校所有涉农专业一律开设“3+4”中专本科连读,率先普及高等农业本科教育。专科和中专农业学校尽快变成本科院校的校区。全国农业院校教师交流授课、巡回授课。
另外,高等农业院校带头,在全国农业大县设立分校,本部用于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分校用于本专科面向农村人才的培养。这样大学所在地会形成新的发展中心,而城乡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又一定会大大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9]。
(三)建立农业院校与农村对接机制
建立现代农业科技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对接机制,将高校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纳入国家评估体系,将教师服务“三农”的工作纳入职称评审指标和绩效考核指标[10],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考虑到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以及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占农业人口比例偏低的实际,要想方设法设置更多公益性农业就业岗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安置大学生就业。比如,可以考虑一个村安置一名农业大学毕业生,使之常年奔跑在田间地头,直接服务农业一线生产,直接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一定年限后,将其优先招录为公务员或者直接转为县乡事业单位编制人员。
建立村官大学生与村干部的对接直接,源源不断地向农村输送领导和管理人才,逐步实施村官公务员化。尝试大学生村官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交流任职,畅通村官晋升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渠道。
建立农业院校开放实验园与农民田间地头对接机制。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筹建现代农业开放实验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并向社会免费或有偿开放,让农民有机会接受高科技含量的技能培训,从而有能力传播先进技术,有能力带动周边群众致富[11]。
[1]张敬尊,杨思尧,王广忠.新中国普通高等农业教育五十年回眸[J].世界农业,1999(12):21-23.
[2]包平,二十世纪中国农业教育规模的变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85-90.
[3]毕泗生.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前沿问题报告[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95.
[4]梁敏.吴敬琏批造城运动:旧型城镇化攫取土地差价达30万亿[N].上海证券报,2013-12-25.
[5]白永秀,周江燕,赵勇,等.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报告2012[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70.
[6]胡碧涵.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水平测度[D].西安:西北大学,2014.
[7]邱建均.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8]徐晔.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5.
[9]武岩,胡必亮.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与高等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3(15、16):6-9.
[10]李松,高等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论[J].教育与职业.2017(2):26-31.
[11]欧颖,杨锐英.高等农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149-150.
(责任编辑:胡必强)
2017-05-18
[课题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zy240)
马小友,男,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农学部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农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
G640
A
1009-1173(2017)03-00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