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图片型史料选择题
——以近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
2017-08-08安徽郑业文徐自如
安徽 郑业文 徐自如
巧解图片型史料选择题
——以近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
安徽 郑业文 徐自如
图片史料,有人称之为图像史料、可视史料或影像史料,主要是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一般指地图、图片等传媒对象。我们今天所说的是指单纯的静态图片,不包括地图。
近年来,图片史料作为高考命题的来源呈越来越频繁的趋势,所以,我们要想在高考中稳操胜券,就必须要重视图片类试题,认真分析其特点,掌握其解题技巧。下面笔者就和大家交流一下这方面的体会。
一、时间切割法
任何一幅可信的图片史料,总是出现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它可以留传到他所产生的那个时代之后,但绝不可能穿越到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之前。所以,有一些试题我们只要抓住时间之刃,将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内容排除掉,就能找到需要的正确答案。
例1.(2016·海南单科·1)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
A.商
B.周
C.秦
D.唐
【解析】讲到铜镜,我们就会想到它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在商周时代之后,所以从铜镜的材质来看,A、B、C、D都有可能;但是从题干文字和图片看,图饰为葡萄,而葡萄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西汉张骞通西域后,所以中国人知道葡萄、了解葡萄并将葡萄刻入铜镜应在西汉以后,商代、周代、秦朝在时间上不符,只有唐代铜镜才有可能装饰有葡萄。
【答案】D
二、特征分析法
一般地说,图片史料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和社会现象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正面的、积极的反应;另一方面是歪曲的、消极的反应。所以,任何图片史料总有可圈可点之处,不然它就不可能流传下来,更不可能作为历史命题的材料来源。所以,我们在做题时要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根据其所在的阶级立场、文化层次和所处环境认真观察图片里面的内容,找出其规律和特点,进而分析该图片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只有将图片史料放到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才能准确地抓住其内涵和实质。才能使学生通过对图片的分析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例2.(2016·上海单科·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下面这幅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 )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解析】仔细观察可以看出,画作里的是身材丰腴、端庄妩媚的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等人,她们身上衣衫的轻薄仅足蔽体,凸显现实中人体的美,展示人的性格和个性,呈现出人的感官美。这种画作对拘谨的社会是一种惊世骇俗的表达。而能够画出如此大胆的画作,在仅仅以宗教为题材的古典时代和中世纪前期是不可能出现的,它只能属于以“人”为中心,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的文艺复兴时期,所以A、B错误,C正确;而启蒙运动时期的绘画突出的是理性,也不可能出现如此大胆、袒胸露乳的人物,此画要想在启蒙运动时期出现,至少要给画中人物披上一件披风,故D项错误。
【答案】C
三、肯定否定法
我这里所说的肯定否定法意思是在四个备选项中,你如果有肯定的把握否定三个,剩下的那一个就一定是正确的。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超出课本内容,学生无从下笔的图片型选择题,比如例3题干中出现的“大地主田庄”,在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中就没有提及,更没有介绍,四个备选项到底谁对谁错,最佳的方法就是采用肯定否定法一一进行分析。
例3.(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观看图片可知,图片上在一块地里有六个人在劳动,很明显不是个体劳动场面,而是集体劳动的场景,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的农业应该有耕作技术的进步、土地整治的效果、发达的水利系统和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表现,在图中是反映不出来的,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题干明确说明,画像砖是汉代的,汉代时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了好几百年,你还能说是“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吗?故C项错误;虽然,有的版本教材没有提及汉代豪强地主庄园,但排除了A、B、C,基本可以肯定D了,故D项正确。
【答案】D
四、按图索骥法
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我们这里所说的“骥”就是正确的答案,当然按图索骥也不能机械,否则就会像春秋时期伯乐的儿子一样,生搬硬套地用其父亲的《相马经》去寻找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的好马。结果好马没有找到却找来一只癞蛤蟆!那么,如何准确找到正确答案呢?请看下例:
例4.(2015·天津文综·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
【解析】由材料内容“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知,这种农具是一个“用一牛牵引,两人操作,边走边播种”的播种工具,所以答案是B。这里的“骥”不是A,因为A图里有两头牛,又没有人牵;也不是C,因为C图是翻车,翻车里所盛的是水而不是种粒;更不可能是D,D是曲辕犁,曲辕犁是翻土工具,而不是播种工具。
【答案】B
五、演绎推理法
演绎推理法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有的图片型选择题很适合用这种方法去分析,如例5,它先给我们一个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并将女神身上所带物件中的两件意思明确告诉了我们,即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然后要我们以此类推出“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很显然,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应该和前两个的一样都应该与法律有关。
例5.(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2)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解析】双眼蒙布所体现的是司法公正的原则。“眼见不一定为实”,法官审案主要依据法律判断,法律已经掌握在法官的大脑中,所以裁决时要注重事实的真相,而不是表象,更不是道德良知,故A项错误;法官审案侧重听取证人证言,往往会偏听偏信,并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B项错误;正义女神双眼蒙布体现出,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C项正确;法官审案遵从民众意愿,也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D项错误。
【答案】C
解题方法见仁见智,答题技巧各有千秋,只要我们掌握了过硬的历史学科素养,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注意方法技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一定能够脱颖而出,成为高考考场的勇猛战将。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第四中学;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