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备考中的“两手抓”
2017-08-08安徽
安徽 盛 刚
高三复习备考中的“两手抓”
安徽 盛 刚
历史学科高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进行高效复习,我们宜在“考纲”和“课标”的指导下,结合“学情”,以“教材”和“高考试题”为切入点,做到“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切实落实好复习计划,提高备考效率。具体的要求是:首先,要高度重视“教材”与“高考试题”,深入钻研教材与高考试题,树立“用教材教”和“用高考试题培养能力”的理念;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教材学”和在训练高考试题中“提升学科能力”的目标;再次,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将“教材”与“高考试题”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二者的联系,领会教材、高考与能力的关系。
一、“两手抓”的依据
第一,为什么要抓“教材”。
江苏省镇江市历史名师工作室的束鹏芳老师认为:“历史教育当然要有教材做依据,无论是站在教育的言说与对话的立场,还是站在历史据材料来说话的基点,没有教材依托的历史教育都将是不可想象的‘放肆’。”可见,教材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是师生交流与成长的媒介和依托。束老师还明确了教材的内涵,指出:“广义的教材是指教学的材料,是包括‘实验教科书’在内的适宜于学生学习的各类教学资源。”由此可见,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开发教学资源,领会“教材”的真正内涵,不能“窄”化教材。
第二,为什么要抓“高考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王生工作室王生老师认为:“高考试题对于引领教学改革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高考考什么,教师才会教什么;高考怎样考,教师就会怎样教。这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也的确如王老师所说,高考引领着中学历史教学,对高考试题的研究是中学教师复习备考的必由之路。翻阅中学历史教学类期刊,都设有专门研究高考的栏目,如最具权威的四大期刊:“中史参”的“考试论坛”,“历史教学”的“高考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学业评价”,“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高考研究”等。由此可见,高考试题的研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二、“两手抓”的具体举措
(一)怎样抓“教材”
第一,多路径整合,综合利用。
教材是对教学材料的统称。教材的整合路径有以下几种。
首先,模块间的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共有“三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充分利用模块资源,有机合成教学素材。这样,既可以充实教科书内容,又可以实现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如:讲述人教版必修一“鸦片战争”的影响时,可以迁移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必修三“新思潮的萌发”等相关内容;讲述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可以选取选修四“美国国父华盛顿”作为背景知识进行介绍等。
其次,多版本教科书内容的有效利用。在“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写框架下,我们可以借鉴其他版本的资源,作为教学服务。如:在组织人教版必修三“宋明理学”一课的学习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岳麓版、人民版、北师大版等,补充了“人民版”中“韩愈复兴儒学”的相关内容和“北师大版”中“儒学”概念的介绍,以及“岳麓版”中“阅读与思考”和“解析与探究”等课后巩固性练习等。
再次,新老版本的借鉴。如在学习“解放战争”一课时,我们结合教科书内容的变迁与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41题“目录题”,设计了这样一个学习细节:
师:同学们,对于同一段历史,我们如果换一个视角(从和平学的角度解读“解放战争”),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触。那么,历史叙述中的解放战争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材料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记述新老人教版关于“解放战争”的记述对比表。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2003年版) 《历史必修1》(2007年版)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1.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2.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3.政治协商会议4.全面内战的爆发二、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1.国民党“制宪国大”的破产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3.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4.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三、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2.解放区的战略反攻3.战略决战的胜利四、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将革命进行到底”2.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阅读材料,指出新、老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差异,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
最后,学术研究新成果的适当引入。鉴于高考的选拔性要求以及高考试题趋“学术化倾向”,教学中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时,要适当从“新视角”引入“新成果”。如:“解放战争”的教学,可以从“和平学”的视角,思考战争中可能存在的和平因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牛军教授的新作《解放战争时期的美苏国共关系》,系统论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美苏国共关系,从全球视角解读了“内战”与美苏争霸的关系,揭示了国家与世界的联系,这告诉我们:在全球化的世界进程中,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大势之外。
此外,社会热点的关注与引入。高考从不回避社会“热点”,尤其是周年性热点和时政热点。如:2015年历史高考全国卷与地方卷,都不同程度地涉及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与实施,“丝绸之路”研究的逐渐深入,2016年高考多地试题均有涉及。笔者在阅读荣新江先生的新著《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后,就先生著作中“丝绸之路是一条活的道路”“丝绸之路上宗教文化的并存现象才是历史的主流”等观点设计成思考题,引导学生收集材料,进行阐述论证。
第二,让“教材知识”与“学科知识”相得益彰。
“教材知识是教材编写者和修订者们围绕课标要求,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准和学术理解,所选取的内容,进而写进教科书中的知识。而学科知识,就是课程知识,是应进入到学生学习视野的分科知识。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学科知识就是那些对于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或关键性作用的知识,是能够唤起历史批判与反思、承载着历史演变规律的知识。”由此可见,教材知识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较多地融入了教材编写者的主观意图,教师要根据学情选取“决定性或关键性”的“规律性”知识,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笔者的做法是,以主干知识为准绳,合理取舍教学素材。何谓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指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结合历史学科高中学段的基本情况,提炼而成的线性知识和网状知识。其中,线性知识以历史的时序性为基本特征,体现着历史的继承性,具有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网状知识强调事物间、地域间的交融与联系,体现着历史的延伸性,是学科内知识体系构建的科学性表现。在具体教学资源取舍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材料的适宜性问题。束鹏芳老师给出了这样三个指标:“一是适宜于基础教育。二是适宜于社会期待和国家意志。三是适宜于学生的认知心理。”我想,教师在教学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只要综合考查这些要素,并结合学情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就一定能把“教材”用“活”,把教学“搞活”。
(二)怎样抓“高考试题”
第一,基于“考试大纲”视角的研究。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为了指导和规范高考,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了“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参照“课标”,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的。“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和形式,是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依据。
基于此,高考试题的研究应该以“考试大纲”为出发点进行。“考试大纲”对“考核目标与要求”和“考试范围”作了具体的规定,其中,“考试范围”可以作为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关于“主干知识”的参考要点使用。对于高考试题的研究,则可以对“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四块12条”进行研究。具体要求为:“(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二)调动和运用知识。1.辨别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2.理解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三)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实;2.正确解释历史事物;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发现历史问题;2.论证历史问题;3.独立提出观点。”我们可以按“四大块”将高考试题进行分类,按单元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应试技巧和能力。
第二,基于具体试题的分类研究。
对于历史学科来说,高考试题可谓浩如烟海,笔者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和“中国校长网”上下载了1952年至2016年的历史高考试题,数量非常可观。但就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来说,主要研究近五年高考试题,并采取以下做法:
首先,从高度上进行探究。高考试题是对具体知识点的考查,如果我们的研究仅仅是从试题本身进行,势必是对研究的“窄化”。此处的“高度”是指从长时段的试题分析中总结特点,摸索规律。如:从材料的来源、呈现形式、考查维度、参考答案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摸索出命题的某些特点和规律。
其次,从深度上展开探索。对高考试题的研究,需要在深挖上下功夫,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试题。如:刘松柏、陈辉老师在《古今需贯通、中外须兼顾——评2015年全国卷试卷结构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一文中,对第40题进行了深度分析,阐述了考题与教材的关系,分析了试题各问考查的相关能力与要求,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相关史实,还援引了“2014年全国I卷第26题”和“2013年全国I卷第25题”关于儒家思想的考查情况,对高考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再次,在广度上进行研究。从时限范围上看,近5年高考试题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从试题地域范围上看,以全国卷为主,兼顾地方卷(如海南卷)的研究,“近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和“Ⅱ卷”的综合研究。主要从考查范围(具体到模块)、考查时间(分古代、近代和现代)、考查地域(分中国、西方)、考查限定词(概括、分析、指出、评述)等维度,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分析。虽然各大期刊上都刊登了类似的文章,作为一线教师,最好的做法是按照自己的意图,参照同行的文章,结合具体的试题,精心研读,方可得出属于自己的认识,也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对于地方卷,可以按“单元”进行重点研究一部分经典试题,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对地方卷的研究,如果可以形成团队合作,按“地方”分工协作,也不失为一种探索。
最后,对高考试题研究需要在高度、深度与广度的有机结合下进行,实际操作中我们要三者兼顾,方能有所突破。如:王生老师在《全国卷历史论证题考查特征的“变”与“不变”》一文中,就近5年全国卷第41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变”的是试题素材、思维视角、作答要求与难度,“不变”的是能力考查的维度与方向。王老师此文,从高度上讲,分析了近5年全国I卷和II卷的试题考查情况,得出了第41题的基本特点与相关趋势;从深度上看,剖析了高考试题命制中的恒定性因素,如:能力素养的相关要求;从广度上讲,对试题具体内容的分析以及对学科知识的拓展,为我们解读试题提供了范例。从这个角度上看,王老师的文章是高考试题研究经典范例,值得研究、借鉴并推广。
综上所述,以“教材”和“高考试题”为抓手的高考备考策略,不是截然分开的。不仅要“两手抓”,而且还要“两手一起抓”,因为教材和高考是密切联系的,教材是学习主干知识的抓手,高考试题是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抓手,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将有效复习落到实处,切实提升高考的复习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六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