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易忽视知识点总结
2017-08-08广西张建怀
广西 张建怀
古代中国经济易忽视知识点总结
广西 张建怀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是高考重点考查的一个热门专题,高考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少数情况下与必修一和必修三的一些知识点相互交织在一起以材料题的形式来考查考生对综合知识的掌握。近年来,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愈加细致,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梳理好每一个知识点,努力做到不留知识的漏洞。本专题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很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现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归纳,便于同学们掌握。
一、土地兼并
1.原因
(1)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权势阶层对农民土地进行兼并和掠夺;
(3)天灾、战乱造成农民破产,出现严重土地兼并。
2.两个阶段
(1)政府抑制土地兼并
时间:春秋战国至唐前期。
措施: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的“井田畴均”;汉代的“限民名田”;王莽实行的“王田制”;三国时曹操推行的屯田制;西晋的占田制;北魏到唐前期,实行的均田制。
原因:为耗费巨大的专制主义官僚机器提供其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赋役基础;削弱带有离心割据之潜在倾向的地方豪强势力;以及在役兵制下保证其军队的兵源。
(2)政府不抑制土地兼并
时间:中唐之后
典型: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土地买卖频繁。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作为商品被卷入市场,这为土地兼并奠定了经济基础;科举制的确立使庶族地主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保护小农、抑制兼并的政策已经过时;国家征税标准的变化——以人丁为主转向以田亩为主。
3.影响
(1)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2)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影响农耕生产秩序;
(3)造成贫富对立严重,引起社会动荡。
例题:(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从而导致自耕农经济衰退。据此判断,D项符合题意。
二、租佃关系
1.含义:地主把部分或者全部土地出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与农民之间就形成了租佃关系。
2.原因:租佃关系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直接原因则是土地兼并。
3.过程
(1)战国时期随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而产生;
(2)汉代豪强地主和世家大族广占土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3)宋代实行“不抑兼并”政策,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是租佃关系发展的转折时期;
(4)明清人口激增,人均土地占有量减少,租佃关系进一步深化发展。
4.影响
(1)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2)随着租佃制度的发展,佃农通过抗租、减租的斗争,争取到一些权利,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
例题:(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更为激烈,因而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故答案为B项。
三、古代中国的庄园经济
1.原因
(1)封建土地私有制(根本原因);
(2)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直接原因)。
2.特点
(1)田庄里的劳动者为依附农民。
租种庄田的农民,一般称为庄客、田客,他们要把收获的粮食一半以上作为地租交给庄园主,他们对庄园主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时还要服一些临时的劳役,有时也要从事一些手工劳动;
(2)庄园成为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自给自足。
田庄产品多用于自给,少数出卖。田庄手工业主要是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田庄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3.发展演变
(1)出现于汉代(豪强地主、门阀氏族大规模兼并土地);
(2)魏晋时期形成高潮(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强化世家大族的权力,兼并更甚);
(3)北魏至唐前期衰落(均田制推行抑制土地兼并);
(4)唐中后期之后再度发展,并成为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宋代“不抑兼并”,进一步加速土地集中)。
例题:(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随着土地的兼并和集中,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农事图体现的正是汉代大地主的田庄上多人共同劳作的情境,故D项符合题意。
四、“专卖”制度
1.原因
(1)经济上:可以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利润;
(2)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3)思想上: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资源可由天子任意支配。
2.发展概况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提出“官山海”的理论,主张国家控制盐、铁及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首开国家“专卖”之先河。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唐朝推行的盐法,宋代的市易法,都具有垄断性质。
3.评价
(1)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收入;
(2)阻碍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3)官营效率低下、质量得不到保障、服务态度差,影响民生;
(4)由于专营利润丰厚,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容易滋生官场腐败。
例题:(2016·吉林长春三模·26)汉武帝时设置盐铁官专职管理盐、铁生产销售征税事宜。宋行引法,商人向政府购引(即取得贩运销售盐专利的凭证)后,即可凭引支盐运往指定区域,独占区内食盐销售。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 )
A.封建政府与民争利的出发点没有改变
B.不放弃专营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C.政策虽有变化但是指导思想仍为法家的集权思想
D.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
解析:汉代的盐铁官营,宋代的“引法”和清代的“引岸制”,都体现了国家对重要商品——盐的管理和控制,这是法家集权思想在商业发展上的体现,故选C项。
五、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
(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技术和劳动力;
(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经济发展;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的劳动;
(5)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较为优越。
2.过程
(1)魏晋南北朝: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出现北方人口第一次南迁高潮。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隋唐:唐朝“安史之乱”时,出现北方人口第二次南迁的高潮。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两宋: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出现北方人口第三次南迁高潮。南宋建立后,南方经济已经超越北方。
3.影响
(1)城市交通:造成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日趋繁忙;
(2)人口分布: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北方人口进一步南迁,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3)人才教育:经济重心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人才地域性分布明显,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
(4)民族关系: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远、更广泛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区域经济: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互补性。
例题:(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7)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表格的变化反映了 (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读表可知,唐宋时期,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多于江苏,但到了明清,江苏则大大超过了河南。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江苏较河南文化更兴盛,这是由于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繁荣发展而造成的,故选B项。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