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磷燃烧实验的改进之我见
2017-08-07江黎荔
江黎荔
摘 要:改进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改进;实验;严谨;探究;设计
化学实验的设计应该与教学内容、学生的发展相匹配,达到实验原理科学严谨,使用常见的仪器和药品,且药品的用量较少、无毒、无害,操作过程安全可行,实验现象明显清晰等基本要求。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有效地保护环境,保护师生的身心健康。但在现行化学教材中有不够科学严谨的实验原理、不易于进行的操作、危害师生健康的药品和实验,教师必须进行适当改进,避免不够科学严谨的实验原理、不易于进行的操作、危害师生健康的药品的使用对学生学习的困扰。
在现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三个实验用到磷,它们分别是: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中的[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中的[探究]“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的[实验7-1]“燃烧条件的实验”。我发现这三个实验的设计中存在不足之处:白磷属有毒物质,燃烧的生成物中有P4O6,有毒的P4O6在空气中会发生转化,生成有剧毒的PH3等物质,同时生成的P2O5(白烟)也让人相当难受。磷燃烧时在开放体系或半开放体系中进行,生成的白烟弥漫讲台,进而使整个教室的空气受到严重污染,结果会出现老师为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而坚持“吸毒”(现在很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演示实验在教室进行,没有通风橱这样的昂贵设备),学生难以忍受而离席“避毒”的局面。课堂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师生身体健康受到很大伤害。
鉴于此,在目前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无毒物质代替磷的情况下,可以从实验方案的设计上做一些改进,让磷在密闭体系中燃烧,不让生成物排入空气,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
以下是我设计并反复实践、效果比较好的改进方案。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改进
原方案要点:用酒精灯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不足之处:(1)红磷用量较多,会产生较多影响环境的污染物;(2)操作无论多么快,都有生成物P2O5扩散在空气中,严重危害教师和学生的健康;(3)空气受热会逸出集气瓶,误差较大,这从原理上看是不严谨的。
改进方案:
操作要点:(1)向一支大试管(25 mm×200 mm)内加入2粒绿豆大小的白磷后按图装好,夹好止水夹;(2)用手指稍用力按紧橡皮塞,用电吹风热风吹试管底部,使白磷燃烧;(3)燃烧结束后,用电吹风冷風吹试管,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
优点:(1)实验原理严谨,空气恒量,误差较小;(2)磷未在空气中燃烧,不伤害师生;(3)节约药品(试管容积小于集气瓶),未燃烧完的白磷可以回收(白磷冷却后呈块状);(4)增加了加热方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2.“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的改进
原方案要点:用酒精灯加热玻璃棒,再用灼热的玻璃棒接触红磷,使红磷燃烧。
不足之处:(1)空气受热时膨胀,少部分空气逸出锥形瓶,从原理上看是不严谨的;(2)用玻璃棒接触红磷,不便于操作。
改进方案:
(1)向一支大试管(25 mm×200 mm)中加入2粒绿豆大小的白磷,用橡皮塞塞紧并用托盘天平称出其质量;(2)用拇指压住橡皮塞,用电吹风热风吹试管底部,使白磷燃烧;(3)试管冷却后称其质量。
优点:(1)空气未逸出试管;(2)便于加热;(3)拓宽了学生对加热工具的认识。
3.“燃烧的条件”实验的改进
原方案要点:(1)将红磷、白磷置于铜片上,用沸水加热;(2)用玻璃管向水中的白磷表面吹氧气,使其在水中燃烧。
不足:(1)生成物大量弥漫在教室中,让人无法忍受;(2)白磷、红磷间距控制不好,燃着的白磷会引燃红磷;(3)用玻璃管向水中的白磷表面吹氧气时,白磷会“游动”,不能持续燃烧。改进方案:
操作要点:(1)向两支大试管(25 mm×200 mm)中各加入绿豆大小的白磷和少许红磷,都塞紧橡皮塞;(2)向一只大烧杯(500 ml)中注入约80℃热水350~400 mL,投入一粒绿豆大的白磷于水中;(3)两手各握一支大试管,将试管底部浸入热水中加热,观察现象;(4)把一支集满氧气的大试管(25 mm×200 mm)倒扣在水中的白磷上,观察现象。
优点:(1)操作简单,用时短;(2)不会对教室空气造成污染;(3)水中白磷燃烧现象相当明显。
以上改进只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尝试,其中不足还请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