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早“自立”越独立吗
2017-08-07
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平时在一块儿说的最多的就是,让孩子早点独立。可一时也拿不准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早日自立?
———张女士
现在有很多家长过早地就让孩子自己独自做很多事了,认为孩子越早“自立”越是独立。
但是据美国的教育经验,美国法律有规定,13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单独一人在家里或外出,必须有人陪伴。我们看美国的一些电视电影里,常有父母要出去应酬,就得请人来看护孩子。
很多大中学生会应聘干这个工作,不必非得陪孩子玩,可以写自己的作业,只要盯着点孩子,别让他受到伤害就行。
并不是美国的治安有多不好,提防家里进贼,而是考虑到13岁以前孩子的心智成熟度和经验不足以应对突发事件,所以需要人陪伴。
培养孩子的自立和自理,应该是让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己的事情自己规划、自己做,而不是不顾现实地给予任务去挑战他。
孩子的心智和能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你想压都压不住,他会自己去探索外界。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不一样的,不能看到别的孩子如何,我家孩子就也该如何。
孩子有他成长的规律,可是太多家长在做拔苗助长的事。孩子没到那个程度,非要让他迎接挑战,孩子只能发展出一套应对措施去渡过眼前的难关,这些应对往往是不恰当的。
例如,乘坐地铁,换乘地铁,一路上看到、遇到很多新鲜事、新鲜人,成年人是司空见惯,可在孩子那里是很吸引他注意力的。跟着大人一起坐地铁的孩子,会靠在妈妈的怀里或坐在妈妈旁边,眼珠转来转去,看不完的新鲜,眼里透着好奇。
而独坐地铁的孩子就不一样了,没有大人的陪伴,他首要的任務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在陌生不知如何应对的情况下抑制自己的好奇心,压抑自己的行为,不去看不去听以抵制外界诱惑,强迫自己只专注于自己的安全。经常这样的话,会对孩子造成长久的伤害。
8条建议帮助孩子自立
父母最大的欣慰,应该是在自己的付出下,孩子终于磨炼出坚实的翅膀,能够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展翅翱翔。我们怎么做才能更科学地帮助孩子自立?
1.关注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找到符合孩子现实情况的标准,鼓励孩子去锻炼。
2.孩子不可能一下就学会我们要求他做的,我们要及时安抚、及时指导、及时鼓励。
3.不要一下子放手,到13岁就让他自己上学,到18岁就撵出家门,而是逐步地退出。例如,当孩子13岁自己上学时,可以先送一半的路程,逐渐完全不送;也可以自己先偷偷在后面跟着,逐渐放心让孩子一个人走。
4.不教条,不攀比。每个孩子不一样,如果孩子强烈反对或者做起来不开心、力不从心,那么要回头审视一下自己的要求是不是过分了。
5.辨别清楚是孩子真的做不到还是偷懒、恐惧等原因,根据具体情况介入。
6.自己定的要求和规矩自己也要做到。
7.不可因自己的心情随意改变标准和规定,令孩子无所适从。
8.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帮孩子树立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