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腾冲皮影戏 一张牛皮演尽喜怒哀乐

2017-08-07任琴

云南画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影人腾冲皮影戏

任琴

关于皮影的传统雕刻技法和过程,艺人们归纳为顺口溜说:“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算完”。又厚又硬的牛皮在皮影艺人的刀下变得神彩奕奕、姿态万千。

扯一块白布便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演绎着生活。皮影这种图案式的平面皮雕,平时是精美的工艺品,只有在表演时才成为剧中的角色而存在,体现出“雕皮作影,以影作戏”的特征。一场皮影表演除配以唱腔和伴奏乐队外,最重要的是二至三个掌杆艺人(当地人称耍把子)自唱自演,以熟练精湛的技艺操纵影人表演,活灵活现,生气盎然。正所谓:“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皮影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

建国后,腾冲皮影戏以固东刘家寨的刘定中戏班为代表,足迹几乎遍及滇西一带的村寨。在腾冲,现在还经常表演皮影戏。不久前我们专程前往固东镇顺利乡探访刘家寨皮影戏班时,见到了刘家皮影的第五代传人——村里人公认的皮影戏班主刘永周老人。刘师傅的祖父是腾冲著名的皮影艺人, 父亲刘定忠曾使刘家寨的拿手戏皮影戏——西腔皮影艺术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刘永周自小就喜欢美术课,看一本書他能把情节熟记于心,再用雕技把它们造型成神态生动的影人,没想到这个爱好成了他日后吃饭的手艺。

然而,当皮影演员可不容易,除了唱、念,还得会操作影人,皮人的动作、神态、一招一式最能看出演员的功夫。虽说皮影戏耍把子的功夫出在手上,可心里和眼里的功夫却不是三两天能够练出来的。观众透过幕布看那虚实相间的影人,一个个仿佛被赋予了灵魂,举手投足间充满了动感,刘永周和他的艺人老伙伴们用乡音浓重的滇戏唱腔为手中的皮人伴唱,影人便有了爱恨情愁。

腾冲皮影在唱腔上分作西腔(节奏明快、情绪昂扬)、东腔(旋律优美、气氛庄重)两种。手上耍着“靠子”,嘴里还要合着唱腔,刘永周和伙伴们却乐此不疲。皮影技艺不仅在村里村外、远亲近邻中吃香,就是省内省外的媒体也时常造访,皮影戏班还被请到省城、县里为中外来宾表演。有人曾向刘永周购买他那制作精美、造型古朴的皮影,却被他开出的价吓了一跳。也难怪,皮影的制作过程极为繁琐,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等步骤,且样样都出自他的一双手。刘永周并不是要开什么天价,他实在是舍不得把自己玩惯了的,有灵性的“靠子”给了别人。

刘家寨的刘氏宗祠堂是皮影演出的场所,每逢演出前,村中的皮影艺人就会集中到一起来,一遍晒太阳,一遍切磋技艺。皮影戏表演时,一般在夜晚设帐幕,隔帐点灯烛,帐后表演人员操纵皮影进出动作,并伴以唱曲道白和乐器。白布前的这盏非常亮的灯泡,是皮影戏演出时不可缺少的,只要这盏灯一亮起,全村老少都会聚拢而来。

没有演出的时候,刘永周也会在自家的院子里操练一番,免得耍把子的技艺荒疏了。眼下,最让刘永周感叹的是皮影技艺后继无人,他把希望寄托在小孙孙身上,孩子虽小,却很有灵气,对皮影也感兴趣,这让刘永周颇感欣慰,手把手地教孙子耍弄皮影,也成了刘永周与孙子最甜蜜的亲子时光。

猜你喜欢

影人腾冲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腾冲:慢一点,更幸福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赴汤蹈火 腾越游踪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诡异的屋内“怪影人”
极限挑战火了腾冲还是腾冲火了极限挑战?
邵应壬
影人漫像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