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特需用品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
2017-08-07梁强
梁 强
(大连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50)
中国民族特需用品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
梁 强
(大连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50)
对民族特需品的生产与销售进行评价和规范,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对民族特需品的评价规范和行业标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可以得出待评价产品的综合指数,将该指数与参照标准产品的综合指数相对比,可以衡量出某种产品是否达到了民族特需品的要求。根据指标权重与方案之间的差异,给出了产品的改进建议。
民族特需品;评价规范;多指标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一、民族特需品定义与分类
民族特需品一般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特殊需要的用品,是根据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需求生产的各类食品、用品以及工具等。
中国2014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2014年版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目录是根据国家民委所发《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目录(2014年版)的通知》,是在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目录(2001年修订)的通知》的基础上所做的修订。目录中界定了十个大类,共500余个品种的民族特需品。具体包括:针纺织类、服饰类、日用杂品类、家具类、文体用品类、工艺美术品类、药类、生产工具类、边销茶(紧压茶,压紧茶)类、清真食品类等,目录中的民族特需品基本涵盖了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特殊需要的产品[1]。
需要说明的是“少数民族特需用品”与“民族用品”这两个相关词汇的差异。一般来说,两个词汇有一定相似性,人们经常将二者混用。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民族用品”这一用语的外延更加宽泛,它不但包括“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内容,还涵盖了一些多民族共用的产品以及一些非传统用品。例如,部分少数民族女孩结婚时所佩戴的银饰,其样式花纹都有特殊要求,属于该民族婚礼必须的“少数民族特需用品”;而同样是银饰,一些普通样式的或带有一定民族风情的银饰则只属于“民族用品”,是多民族共用的产品。
以下是民族特需品评价规范研究的初步成果,该规范属于学术研究范畴:
二、评价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评价规范规定了民族特需品评价的原则、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要求。
本评价规范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从事民族特需品的选择确认和评价工作。
本文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主要包括: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QB/T2882—2007 《鞋类质量标准》(ISO17700:2004,IDT)
GB/Z 26576—2011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QB/T 《中国国家标准分类目录——日用玻璃、陶瓷、搪瓷、塑料制品综合》
DB 64 T 543—2009 《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
三、术语和定义
1.民族特需品
民族特需品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特殊需要的用品,是根据少数民族的特殊需求生产的各种食品、用品以及工具等。
2.标识
少数民族特需品的标识包括多个民族的多种标识。以“清真”标识为例,“清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流行的专用名称,清真产品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禁忌比较严格,其习俗来源于伊斯兰教教规。
3.广告
民族特需品广告是指为宣传和扩大少数民族特许商品的影响,促进其生产和销售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新闻宣传、媒体媒介、旅游景点展示等方式。
4.权威机构
中国权威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5.主管部门
国家民委、轻工业部、商务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
6.认证机构
中国的产品认证认可机构为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7.合格标志
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目前执行的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HB、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
四、民族特需品评价的目的与程序
1.评价目的
民族特需品综合评价,目的是对民族特需品的产品生产与市场开发进行决策,将拟生产开发的产品,从民族生活习俗与传统、生产生活需要、市场潜力和文化宗教四类限制性指标标准的实际可达性进行检验,进而对产品的民族性、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并排序,优化产品的生产与开发,并为拟开发产品的市场决策提供依据。
2.评价原则
评价民族特需品时应综合考虑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沿革,同时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具体来说,对民族特需品的评价原则应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具备突出的民族特点:是指适应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同时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格。
第二,拥有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便于针对产品制定统一的生产、流通操作规范。
第四,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本文着重评价与民族特需品相关的特有标准,在实施本标准时,必须同时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相关标准。
3.评价工作程序
民族特需品的开发单位应在项目的立项或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民族特需品评价资质的单位开展民族特需品评价工作,并组织编制民族特需品综合评价报告书。
4.评价工作阶段
民族特需品的评价工作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如图1。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研究有关民族特需品的法律、法规和规划,研究与待评价产品有关的其他文件;明确评价的目的、评价内容与评价范围;根据待评价产品的特点编制工作方案等。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进行详细的产品分析;按照已明确的民族特需品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划分评价工作等级、规定判定标准等。
第三阶段为民族特需品综合评价与报告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对应各项所进行的调查和预测分析结果,给出民族特需品综合评价结论;给出产品开发的建议和措施;编制民族特需品综合评价报告书。
五、评价内容、范围与标准
1.评价内容
对于各类民族特需品的民族生活习俗与传统、生产生活需要、市场潜力以及文化宗教四个属性的评价。
2.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为2014年国家民委下发的《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目录(2014年版)的通知》中包括的十大类所有种类的民族特需用品。
图1 民族特需品综合评价工作流程图
3.评价标准
(1)民族生活习俗与传统的评价。根据商品的民族生活习俗和传统属性,将其划分为优等、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中优等应为完全符合民族生活的习俗和传统,控制项和一般项能够全部满足本标准规定,优选项能够部分或全部达到本标准规定;合格应为部分符合民族生活的习俗和传统,控制项能够全部满足本标准规定,一般项不能够或能够部分满足本标准规定;不合格应为不符合民族生活的习俗和传统,控制项不能全部满足本标准规定[2-5]。
民族生活习俗与传统是民族特需用品的重要属性,该属性表明了某商品对于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传统的必要性,是判断某种商品是否属于民族特需品的重要标准。仅当商品的民族生活习俗与传统指标被判定为合格或优等时,该属性才通过检验。该属性是商品成为民族特需品的必要条件。
(2)生产生活需要的评价。根据商品的生产生活需要属性,将其划分为优等、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中优等应为完全符合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需要,控制项和一般项能够全部满足本标准规定,优选项能够部分或全部达到本标准规定;合格应为部分符合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需要,控制项能够全部满足本标准规定,一般项不能够或能够部分满足本标准规定;不合格应为不符合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需要,控制项不能全部满足本标准规定。
生产生活需要是民族特需用品的首要属性,该属性是判断某种商品是否符合一般商品通用标准的基本准则;同时也表明了某商品对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面的必要性,是判断某商品是否属于民族特需品的重要标准。仅当商品的生产生活指标被判定为合格或优等时,该属性才通过检验。该属性是商品成为民族特需品的必要条件。
(3)市场潜力的评价。根据商品的市场潜力属性,将其划分为优等、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中优等应为完全符合一般商品的市场潜力标准,控制项和一般项能够全部满足本标准规定,优选项能够部分或全部达到本标准规定;合格应为部分符合一般商品的市场潜力标准,控制项能够全部满足本标准规定,一般项不能够或能够部分满足本标准规定;不合格应为不符合一般商品的市场潜力标准,控制项不能全部满足本标准规定。
市场潜力是民族特需用品的重要属性,该属性是判断某种商品是否符合一般商品通用标准的基本准则,表明了某商品是否具备一般商品的基本属性。仅当商品的市场潜力指标被判定为合格或优等时,该属性才通过检验。该属性是商品成为民族特需品的必要条件。
(4)文化宗教的评价。根据商品的文化宗教属性,将其划分为优等、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中优等应为完全符合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需要,控制项和一般项能够全部满足本标准规定,优选项能够部分或全部达到本标准规定;合格应为部分符合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需要,控制项能够全部满足本标准规定,一般项不能够或能够部分满足本标准规定;不合格应为不符合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需要,控制项不能全部满足本标准规定。
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需要是民族特需用品的重要属性,该属性表明了某商品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必要性,是判断某种商品是否属于民族特需品的重要标准。仅当商品的文化宗教指标被判定为合格或优等时,该属性才通过检验。该属性是商品成为民族特需品的必要条件。
六、民族特需品多指标综合评价
1.民族特需品综合评价的方法与基础
对于民族特需品的评价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产品不同方面且不同量纲的指标,转化为无量纲评价值,并依据该评价值得出对该产品总体评价的方法系统。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工具,用于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对被评价对象进行综合比较;第二,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分类汇总;第三,对综合目标的整体实现程度进行评价[6]。
2.民族特需品综合评价过程
(1)构造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如图2。
图2 民族特需品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判断矩阵。构造两两对比的判断矩阵。假定目标层中元素Ak与准则层的P中元素P1,P2,…,Pn有联系,则将P中元素进行两两对比,从而构成判断矩阵,见表1:
表1 判断矩阵的构成
其中,Pij=wi/wj表示对Ak而言,第i个元素与第j个元素的重要程度比值。
(3)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本文采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具体的,体系准则层的指标权重取值可以综合专家意见进行赋值。其它层次的指标权重取值则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取得。
(4)判断的相容性和误差分析。需要进行各个层次的分别排序以及一致性的检验。具体可以综合专家给出的原始权数转化的判断矩阵,采用常用的根法计算。从而得到对于上一层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与其相关的元素的重要性排序的权数。该算法的本质是求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进而对矩阵进行一致性判断。当一致性比率CR小于0.1时,可以认为层次单排序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原始取值。
(5)综合重要度计算。综合重要程度的计算需要进行各层次的总排序以及相应的一致性检验。首先利用层次单排序结果计算各个层次的组合权数。假定已知层次A所有因素A1,A2,…,Am的组合权数值(各层的总排序结果)分别为a1,a2,…,am,与aj对应的本层次B中的因素B1,B2,…,Bn单排序的结果为b1j,b2j,…,bnj,j=1,2,…,m,假设若Bj与Ai无关,则bij=0,则可计算层次B中各因素对应层次A的组合权值。层次总排序从上层至下层进行,其结果仍需进行整体的一致性检验。
(6)各指标隶属函数的确定及隶属度的计算。采用
专家经验法确定指标隶属函数并计算隶属度。该方法是根据专家在实际处理数据中的经验,给出模糊信息,或者依据相应权数值来确定隶属函数。在通常情况下,是首先确定粗略的隶属函数,然后再根据实践检验逐步修正和完善,而实践效果正是检验和调整隶属函数的依据[7]。
(7)评价结果分析。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待评价产品的综合指数,将该指数与参照标准产品的综合指数相对比,可以衡量出该产品是否达到了民族特需品的要求,并可以根据指标权重及方案之间的差异,给出产品的改进方向。
七、结 语
本文对中国民族特需品的评价规范和行业标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可以得出待评价产品的综合指数,将该指数与参照标准产品的综合指数相对比,可以衡量出某种产品是否达到了民族特需品的要求,并可以根据指标权重与方案之间的差异,给出产品的改进建议。
民族特需品生产和销售的数量及其使用状况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因此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数量与质量都非常重要。对民族特需品的生产与销售进行评价和规范,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都有着重要意义。
[1] 梁强,张巨勇,包和平. 中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发展研究[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64-68.
[2] 郭亚军. 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第1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2-64.
[3] 黄建生. 社会评估与民族地区发展——《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6—2010年)》实施过程的社会评估[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6-102.
[4] 汪立峰. 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4(12):135-140.
[5] 李吉和,晏玲. 论新世纪我国民族政策发展的特点[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5):23-27.
[6] 马楠. 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研究——以中药材开发产业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128-132.
[7] 郑长德.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12):112-123.
[8] 梁强. 发展低碳产业是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N]. 中国民族报,2017-01-13(7).
(责任编辑 董邦国)
On Multi 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National Special Products in China
LIANG Qia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Minzu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50, China)
The evalua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the sales of national special products help to improve the life of the minorities in our country as well as 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the prosperity of ethnic region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and industry standard of national special products. Using multi 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by constructing judgment matrix, we can get a comprehensive index evaluation of the product. Comparing this index with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standard products, we can measure whether a product has reached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special products or no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dex weight and the scheme, this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duct.
national special products; evaluation criterion; multi 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model
2016-09-20;最后
2017-04-20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资助项目(L16AMZ001);国家民委科研资助项目(14DLZ02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50405)。
梁强(1979-),男,安徽合肥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统计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2096-1383(2017)04-0371-04
F4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