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竞赛与职业发展研究

2017-08-07代丽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师范生竞赛

代丽

(乐山师范学院 教务处,四川 乐山 614000)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竞赛与职业发展研究

代丽

(乐山师范学院 教务处,四川 乐山 614000)

师范生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其职业发展是师范院校关注的焦点。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意识模糊与认同缺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教学竞赛因其培养过程凸显教师教育实践性,已成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教师职业发展理据,针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意识与认同问题,探析获奖师范生从师任教的成长历程,探讨教学竞赛对师范生职业发展的作用。

师范生;教学竞赛;职业意识;职业认同;职业发展

师范生职业发展是在教育教学与教育实践中践行,不断提升职业素养、走向职业成熟的过程[1]。高师院校师范生是否选择教师作为其未来职业,尤其是作为终身职业,取决于是否具有强烈的从师任教的职业意识和积极的教育行动。当前,受就业机会多元化、严峻的教师就业压力,以及高师院校“去师范化”、重理论轻实践和教育实践活动机会少、时间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高师院校师范生普遍表现出教师职业认同缺失、职业意识模糊、教学实践能力匮乏。当下,师范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学竞赛,已经是师范院校的普遍现象。那么,参与教学竞赛对师范生的职业发展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本文基于教师职业发展理据,针对师范生职业发展的问题,寻析教学竞赛获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心路历程,探讨教学竞赛对师范生职业发展的作用。

一、师范生职业发展之问题

(一)职业意识的模糊

职业意识不仅影响着个人未来就业与择业的方向,而且对社会的就业状况具有导向作用。职业意识由就业意识和择业意识两部分构成。就业意识反映出人们对自身所从事工作和任职的看法;择业意识则是人们对自己从事职业的期待和选择。从范畴上看,职业意识具有社会共性,也有行业约束性,还有从业者的特性。从要素上看,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的总和。从过程性看,职业意识有一个从幻想到现实、从模糊到清晰、从摇摆到稳定的形成过程。大学生职业意识的缺席已是学界的共识。我国职业教育意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缺失,突出表现为多数学生是谋求一份工作,而非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远期规划。现实中,相当多的师范生到大学毕业时面临考研落榜、公招失意、就业未定的局面。原因在于他们对职业认识、职业意识的缺失。

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高师院校师范生而言,将从师任教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并按照教师专业标准去要求自己,就具有了初步的教师职业意识[2]。一部分师范生选择就读师范后,发现师范类的教学依然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基础教育,学习的内容枯燥乏味,与之前对教师职业的幻想和期待相悖,动摇了从师任教的初衷;一部分师范生进入高校后,机械式的简单重复学习,磨蚀了他们学习的激情,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使之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一部分师范生由于缺少教学法教师的专门指导,没有体会到教师的乐趣,没有真正领会和掌握教师的基本技能,结果是他们的自信心倍加受挫,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师范生没有明确从师任教的职业目标,没有愿意当教师的职业情怀,就自然而然地谈不上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二)职业认同的困惑

教师职业认同既是指在校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也指在职教师从自身经历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确认自己教师角色的过程[3]。从成长过程看,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是教师个人和教师集体对教学认识的不断整合,形成有特色的教师实践知识的过程[4]。从动力学原理看,职业认同正在成为教师能否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5]。李永鑫坦言,教师要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教师角色,更要对当前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6];熊俊然直言,教师作为一个以教育人、培养人为己任的特殊职业,职业认同,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前提与基础[7]。师范生与在职教师的区别在于,师范生缺乏真正的从教经验,他们拥有的只是从书本或通过外部环境感受对教师职业的认知。

教师职业认同影响着师范生将来的教师价值观[8]。从理论上讲,师范生就业的首选职业应是教师。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高师院校后,对于今后是否从事教师职业摇摆不定。甚至有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叶松庆的调查显示,师范生心目中首选职业的前两位是:“政府机关公务员”(31.8%)、“科技人员”(16%),愿意从教的比率之和才为23.2%[9]。调查发现,热爱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只有28.7%,而真正愿意终身任教的师范生只有12%[10]。刘丽平指出,师范生到“大四”时只有不到25%的学生还有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热情[11]。还有部分师范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规划,出现“路在何方”的困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干什么,仅仅将教师作为一种可选的职业。师范生应对教师职业由了解而认同,因认同而产生爱,因爱而投入,并把献身教育事业作为一生的理想与追求[12]。师范生由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缺失,就会找不到归属感和方向感,自然就会没有职业发展的行动源泉。

二、教师职业发展之理据

(一)行动研究

教师是传授知识、技能、技艺一类人的集合体。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缄默知识。乔晓华坦言,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高度综合和内化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学科知识,并在实际中使用和表现出来的知识[13]。而缄默知识是一种深埋在人们潜意识里的知识,是那些平时为人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人们行为的、高度个体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14]。缄默知识是一种需要通过个体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尤其是特定的实践领域中积极地感知、辨别、检讨和澄清,通过解构、重组和重构才能生成的一种具有个体独特性的实践智慧[13]。因此,教师实践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获得需要教师参加到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师范生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能力的构建过程,需要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需要他们在校期间将入职后“教什么”“怎样教”“怎样教好”的问题提前到在校学习阶段,需要他们将教育教学理论与基础教育实际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落实到具体的行动研究之中。

(二)反思性教学

美国学者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13]。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的再认识、再思考,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提高个人业务水平。教师通过反思能够全面地看待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重要细节和主要问题的遗漏;能够帮助自己重新认识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自己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反思性教学在教师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反馈作用。师范生在试讲试教、微格教学、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过程中,不断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同时,要不忘停下来回头看;要对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和反思,而不是一味地盲目不加反思地向前。综上所述,教师职业需要实践性和缄默性。师范生教师职业发展离不开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和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的反思、总结和提升。

三、教师职业发展之行动

(一)职业认同的唤起

教师的职业认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生活与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变化的[15]。师范生教学竞赛采取现场课堂教学形式,分为课前说课、模拟授课和现场答辩三个环节。围绕这三个环节,指导教师按照教师专业标准对参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打磨,促进了他们对教师职业由“虚”到“实”的情感的体验,促使他们在磨课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和认知教师职业。在参赛学生访谈中,徐同学说:“参加比赛前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很陌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去当老师,通过比赛对教师有了全新的认识。”化学学科李同学说:“在整个筹备和参赛过程中,切身体会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复杂性和乐趣,特别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可见,师范生在经历教学竞赛后对教师职业有更加积极的情感评价,唤起了他们内心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表现出坚定的从教信念。

(二)职业意识的觉醒

职业意识的养成需要个人对职业的认同,需要时间的磨砺,需要实践的体验,需要自我的觉醒[6]。教学竞赛采用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师范生最初仅仅把此项赛事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为了完成任务被动地跟随指导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感上受到指导教师和同伴的影响,看到指导教师和往届获奖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心底重塑起教师的光辉形象。他们在竞赛打磨中找到乐趣,刺激起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习使他们积极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切身感受着身为教师在课堂上所面临的一切,自觉融入到准教师的打磨培训中。在获奖学生访谈中,物理学科孙同学感慨道:“两位指导教师亲自参与到教具的制作过程中,从模型草图、测量材料大小……到最后的实验测试,整个过程中两位教师都一丝不苟,精确计算。他们做事的严谨和工作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更坚定了教师信念。”美术学科周同学说:“刚开始参加竞赛只是单纯的想参赛获奖,后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训练,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所学的专业和教师这个职业。”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师范生从被动的适应和服从向主动的融入和创造的方式的转变,是师范生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三)教学能力的提升

1.过程性提升

教学能力是师范生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竞赛是对师范生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讲课和板书等能力的综合评价。虽然竞赛展示的是一个教学片段,但这个教学片段却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学竞赛为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训练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为了竞赛获得较好的成绩,学生将试讲试教、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进行反复练习,并对教学能力和课堂效果进行考量。在参赛学生访谈中,语文学科王同学说:“教学竞赛的准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试讲——发现问题——修改教案——再试讲——再修改完善,整整两个月的实践,我们一直在重复这样的过程,只为追求更好的下一堂课。”英语学科曾同学说:“教学竞赛的训练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在一个班试讲后,同学们提了很多建议,与指导教师一起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再次进入实际课堂……经过反复几次试讲,效果一次比一次好,问题也一次比一次少。”

2.实践性提升

教学竞赛是师范生课堂教学的实践模式之一。它要求师范生在课堂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中获得实践性知识、获得成长。教学竞赛的培养过程以实践训练为主,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实的教学情境,真实体验教师角色,能将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用到自己的课堂实践中,逐渐提升自己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参赛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微格教学的录制,反复观看自己的微课视频,把自己的教学过程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反思,从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江同学坦言:“在观看自己的微课视频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所以专程到实习学校模拟授课,请教基础教育一线老师,改善这一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在“教什么”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上,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中得以提升。

3.缄默性提升

师范生在教学竞赛的训练和打磨中,实现了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社会化、外在化、联合化和内在化四种模式的相互转换,并且呈现出螺旋式地上升。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能力提升过程

在社会化转换过程中,指导教师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拥有丰富的缄默性知识。高师院校对参加教学竞赛的学生配备1-2名指导教师,对其进行全程指导。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观察、模仿和体验指导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从指导教师那里学到讲课方法技巧、思维模式等,从而将指导教师的缄默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缄默知识。这种“师带徒”方式实现了指导教师知识技能的传递。在外在化转换过程中,师范生通过评价指导教师、同伴和自己的教学过程,并与指导教师进行探讨和反思,将缄默知识转化为可进行传递和表达的显性知识,以此找到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在综合化转换阶段,参赛学生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生的新知识新观念增加的过程。在内在化转换阶段,学生以参加教学竞赛为纽带,结合试讲试教、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之中,将指导教师、同伴授课的优点创新、优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特教学科徐同学回忆道:“为了能使教案更加完善,她与指导教师分别揣摩各个比赛视频,然后再提出问题,两人一起讨论,‘每一秒的时间该如何把控’‘怎样让课堂与教学目标环环相扣’,通过将模糊点放大再缩小,反复试讲,找到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可见,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教学竞赛的过程,是指导教师知识技能传递的过程,是师范生综合知识叠加和知识内化的过程,从而使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得到螺旋式地提升。

(四)职业发展的归宿

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源自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教师素养。参加过教学竞赛的高师院校学生在教师素养、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训练和锻炼,毕业后在教师岗位上更能从容自如、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在采访往届教学竞赛获奖学生时发现,参加过教学竞赛的学生全部选择了教师职业,并表示愿意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愿意在教师职业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献身为执教者的他们,把目前的工作和小成绩归功于教学竞赛这个平台。“经历了教学竞赛,我获得了三大法宝:优秀的专业、坚韧的精神和变通的智慧,这些让我顺利地成为四川博睿特外国语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并在工作后获得学校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和第三届文轩杯微课大赛特等奖”,“师范生教学竞赛或许不会传授于你点石成金之技,但至少在应对职场中的诸多挑战时,更显从容,未曾想过这一个冲动(参加教学竞赛)会使自己的教师之路走得如此平坦”,“将比赛获奖理解为是一种沉淀后的理所当然,参加教学竞赛最后能否获奖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各方面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的提升,因为这个比赛,让自己在教学方面能比其他人更加应对自如,能在工作中不断获得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的是获奖同学竞赛的心路历程,也是他们从事教师职业的坚定信念,更是他们职业成就的不竭动力。

四、结语

树立师范生职业意识和促进他们的职业认同,培养更多优秀大学生从师任教是地方高师院校的首要职责。强化师范生教学能力,促其在走上教学一线岗位时达到“零适应期”是师范生培养的基本要求。这与教育部“要强调教师的基本功,回到初心,回到基础,强调教师最基本的看家本领”具有一致性。教学竞赛作为培养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提供了一个激发潜能、教师角色体验和展现自我的平台,最终使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从朦脓到模糊再到清晰,使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得到螺旋式提升。高师院校积极搭建教学竞赛平台,扩大学生参与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才能更好地促进师范生职业发展,培养更多热爱教育事业、终身从教的优秀师范生。

[1]赵彬.促进师范生职业发展是培养优秀教师的核心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8(4):82-83.

[2]罗明礼.职业意识:卓越教师培养的核心素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2):107-114.

[3]李壮成.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J].教学与管理,2010(9):27-29.

[4]张敏.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7-80.

[5]殷晓静,文进荣.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1):52-55.

[6]李永鑫,于颖.师范生职业认同:基于心理契约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21-24.

[7]熊俊然,李淑静.试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教育[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6):99-100.

[8]武旭召,孙卫,杜田.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0-14.

[9]冯丽.当前师范生职业心理准备的问题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0(1):52-53.

[10]伊文婷.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4):46-47.

[11]刘丽平.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26):104-106.

[12]熊俊然,李淑静.试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教育[J].今日湖北,2007(6):99-100.

[13]桥晓华.教师成长的关键:缄默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7):144-146.

[14]赵夫明,胡云江,马雪明.论专家型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9-12.

[15]孙钰华.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70-73.

The Studies:On Teaching Competition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itial Teachers in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DAI Li
(Teaching Affair Office,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 Sichuan 614000,China)

Initial teachers are the major cultivating subjects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focus of the universities.It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educational circles that the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lack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a clear consciousness of profession.Teaching competition,which highlights the practical abilities of teachers,ha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of talent cultivation.In order to render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a clear consciousness of profession among normal college students,this paper,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ies,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winners in the teaching competitions and explore the role of teaching competitions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Initial Teachers;Teaching Competition;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Professional Identity;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652

A

1009-8666(2017)06-0102-06

[责任编辑、校对:李书华]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6.017

2017-03-30

乐山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评测体系研究”(JG2015-ZF47)

代丽(1986—),女,四川乐山人。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助理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实验实训教学。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师范生竞赛
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大四公费师范生为例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