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化视角下“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2017-08-07訾玉玲
訾玉玲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 050031)
认知心理学揭示: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学生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时,知识建构才有可能实现[1]。高中学段是学生积淀对知识的喜好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力求稚化自身,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眼光审视问题。稚化的教师会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心、求知欲、认知兴趣和学习情绪,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与认知特点开展教学。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细胞的生命历程”一章为例,教师以稚化视角调整教学节奏、扩容教学信息,将认知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之中,可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 适当扩充课堂容量,对教材知识合理化处理
本章内容较多,教师根据学生面对新授知识时可能的思维障碍,适当扩容、延展、创新,可使概念更清晰,脉络更清楚,知识联系更明确。
1.1 教材模块分析,挖掘内在联系 本章的一般教学处理是以教材编排顺序为主线,按照图1所示处理。稚化角色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如果我是学生,会有怎样的需求?”如果我是学生,除了细胞的生命历程这一时间轴外,并不知道这几个过程是否具有内在联系,我期待用一条内在主线串起这几节内容。其实“细胞周期”就是这条主线,连续分裂的细胞始终处于细胞周期当中,分化的细胞是脱离细胞周期的,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呈现稳定性差异。分化的细胞分裂能力下降,而当其被重新召回到细胞周期中,便恢复分裂能力,发生癌变。图2显示以细胞周期为核心的知识串。
1.2 适当扩容延展,突重破难迁移 教师稚化的另一个特点是站在学生的高度来思考,关注学生的元认知和知识迁移的可能性,力求学生收益最大,效能度最高。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知识,且细胞增殖是后续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变异及组织培养的基础,因此可适当扩充课堂容量,以期突破学生学习中的诸多难点,拓宽新知范围。
图1 “细胞生命历程”的一般处理
图2 以“细胞周期”为主线的处理
1.2.1 引入“Check Point(检测点)”概念,透析间期特点 教材中对间期的介绍非常简单,仅说明“分裂间期在时间上占细胞周期的90%~95%,为分裂期做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又适度生长。”鉴于间期的重要地位及在考题中多样的呈现方式,可依托图2,引入各个“Check Point(检测点)”的概念,所谓“检测点”是指在从细胞周期的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转换之前,细胞内必须完成的一系列自检过程。如在G1→S检验点需要检测的内容包括:DNA是否损伤、细胞外环境是否适宜、细胞体积是否足够大?检验合格,就刺激产生激活因子(细胞周期蛋白、蛋白激酶等),促进细胞进入下一阶段;检验不合格,不释放激活因子,细胞周期停在某一个阶段不再进行[2]。学生弄懂每一个“Check Point”的作用,有利于透彻理解和精准记忆细胞周期各个阶段的生理特征。
1.2.2 p53蛋白分析,挖掘癌变与周期联系 每一个检测点的检测过程都需要特定的功能蛋白参与,可以例举p53蛋白,它在G1期参与检测DNA是否有损伤。如DNA有损伤,p53蛋白就会阻止DNA复制,以提供足够的时间使损伤DNA修复;如果DNA修复失败,p53蛋白则引发细胞凋亡,以防止遗传信息的错误传递。如果p53基因发生突变,细胞的增殖有可能失去控制,错误的DNA遗传信息不断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累积,极易导致细胞变成恶性增殖的癌细胞[2]。
1.2.3 充分利用教材图片,详解分化实质 教材中给出了动物的红细胞、心肌细胞,植物的叶肉细胞、表皮细胞等图片,这些图片往往仅被作为细胞分化的证据。教材中提到的“有关基因”是学生期待了解的,可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将其明确化,适当拓宽和加深。告诉学生“有关基因是什么基因”,通过讲解“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横向对比同一生物细胞中含有的基因和表达情况,既利于理解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核)的全能性,亦可与选修3中“脱分化、再分化、动物细胞核移植”等知识点相关联。
2 巧用生成问题,创新教学对策
教师稚化自身,便可发现学生的问题没有小问题,任何一个知识的“虚焊”都可能导致整个体系出现问题,因此学生的问题应该是教学的主要关注点,尤其注意“顽固性”问题。“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优秀教师应该有更高的“容错力”,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预设时,不强行将学生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武断地中断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以教材的结论来束缚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探究其过程,推出其结论。
对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有以下层次:鼓励质疑→利用困惑→巧对疑难。在实际教学中,常见问题的传统处理与创新对策可参考表1。
表1 常见问题的传统处理与创新对策
在疑和思的矛盾与循环中,学生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始终以稚化的视角,审视和面对学生的疑,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深度来确定多元教学方式,力争释疑建模,完善知识体系。课堂是学生的生命课堂,教师在稚化的角色中,用心、用情、用法,找到支撑点、用好启动点、选准落脚点,师生互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和主体感,使高中生物学课堂成为“生态”课堂,带给学生情、智、知、能的全面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