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路径的探讨
——基于“社会工作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
2017-08-07林霞
林 霞
(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北京 100083)
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路径的探讨
——基于“社会工作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
林 霞
(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北京 100083)
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核心需要,社会工作教育是实现西方社会理论本土化最直接的途径。以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核心课程“社会工作理论”的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呈现了如何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案例作为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重要载体,以推动社会工作者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从而激发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萌芽。基于此,总结了建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教育路径:在适宜的教育实践场域中,社会工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按照各自角色定位,整合各自的知识资源,运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对本土案例进行深度讨论、展开批判性思考,通过实践、反思、整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解构并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进行建构。
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案例教学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社会工作者在处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虽然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提供了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框架,但大多仍停留在思辨层面,对于如何有效建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基础理论仍缺乏清晰具体的论证。虽然要实现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但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应成为社会工作教育的基本任务[1]。
笔者选择我国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最高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简称为MSW)作为研究对象,把研究焦点放在与社会工作理论直接相关的核心课程“社会工作理论”上。“社会工作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较为完整地涵盖了建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所需的基本要素,即具有真正实务经验的社会工作者,掌握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社会工作专家,来自中国本土的鲜活的、典型的、有待解决的实务问题及大量的师生互动讨论和批判性思考过程等。同时,“社会工作理论”这类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的各个组成要素与社会工作专业其他重要教学环节如实习教学的各个组成要素是基本相似的,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拟通过完整呈现建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过程,探讨建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有效路径。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中国在社会工作本土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方面却没有取得更多的实质性进展。有研究指出,要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最为关键的任务是要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2]。没有强劲的社会工作理论,就没有强劲的社会工作[3]。目前各种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构建都还停留在思辨阶段,并未获得来自实践的支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水平尚低,相关实证研究很少;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工作理论本身的特点导致的。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起源于西方的以助人为己任的新专业,其理论体系并不是一种“纯理论”,而是要将理论用于实践中,或利用理论来解释、分析乃至指导助人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和情境[4]。著名学者马尔孔·佩恩在分析社会工作理论时特别强调了社会工作的本土特点,并论述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性特征[5]。
从社会工作理论的构成来说,它一方面来自于其他社会科学理论,另一方面也包括了源于工作者实际操作经验而总结发展的系统工作方法和干预模式。前一部分可以通过广义的学习(包括各类学历和继续教育、各类督导活动、社工自身的学习活动等)来获得;后一部分则需要我国具有真正实务经验的社会工作者贡献出他们行之有效的经验,经由理论研究者收集整理并上升到系统化理论,才可真正指导我国的社会工作。
周利敏[6]指出,由于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使用的教材主要以西方国家教材为蓝本,这种“中西混合式”的教学资料并没有经过深刻反省与转化,因此有生吞活剥之嫌。中国内地学生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中国社会中的问题往往力不从心。香港学者古学斌[7]认为,如果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师生没有发生内部质的转型,社会工作本土化也只是空谈而已。由此,笔者认为,提升社会工作教育的水平,推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关注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对解决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问题将发挥直接和根本性的作用。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第一,在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分别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他们认为这些收获是如何获得的?
第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此过程中建构了什么,他们的反思和批判是如何做到的?
第三,社会工作教育实践的效果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它,是如何影响的?
第四,社会工作教育实践是否可以在社会工作其他教育领域重现,效果如何?
其中,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是本研究最为关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以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典型案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对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对“社会工作理论”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建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建构路径。
四、基于“社会工作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建构路径
(一)课程教学方法
从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内在需求出发,“社会工作理论”课程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因此本课程采用了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与案例式教学法是当前国外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运用的方法。这两种教学方法试图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促进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相长”[8]。
(二)课程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及参与评估者是北京城市学院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班的全体学生,共有68人。
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班的学生属于全国统招生,95%以上的学生拥有社区或其他社会工作岗位的工作经验,工作时间在1年至6年不等。但值得注意的是,约有1/5的学生拥有社会工作或相近专业的本科学位,剩下近4/5的学生之前从未进行过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系统学习。换言之,这些受教育者对社会工作理论的了解极少。
(三)课程教学实践
1.探讨课程教学可能遇到的困难
作为授课教师,笔者首先与学生共同探讨了在“社会工作理论”课程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这些困难实务界的学者、专家也一样会遇到。“社会工作理论”课程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①如何处理社会工作理论的适用性问题;②没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及有专业背景的学生需要混合教学;③如何搞好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问题;④社会工作理论自身尚未成熟,亦需要发展完善。
2.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社会工作理论”课程原有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史中主要流派的主要观点,加强学生对各流派社会工作理论的全面认识”。经过讨论,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重点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理论解释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能力。”
3.选择课程教材
针对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需要,笔者在课程教材方面,将业内教师比较认同的由美国学者马尔孔·佩恩撰写的《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作为指定教材,同时还推荐了内地、台湾和香港的经典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帮助学生扩大对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工作理论差异的认知。
4.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经过讨论,学生认为有必要提高小组作业的分值,同时强调要使用本土案例进行考核。因此,笔者把本土案例的分析作业(每小组上交一份)分值加大到30%,把“社工理论本土化”主题汇报(每小组上交一份)也加大到30%,把“运用社工理论进行本土社工实务分析”(个人论文)的比例从原来的30%降低到现在的20%。改革后的课程考核突出了对小组讨论成果的重视,也凸显了对本土案例的重视。
(四)课程教学过程中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实例的分析
笔者以一个课程单元的设计和执行为例,详细分析了该课程所进行的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过程。
这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社会支持”理论,共有3个课时,选取的本土案例是有关社会工作者在空巢老人较集中的城市社区如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案例,属于我国社会工作实务中较为常见的案例,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课程准备阶段,笔者提前一周给学生发放了与本理论相关的国内外背景资料和本土案例的所有背景资料,并设定讨论主题为“请以社会支持理论分析社会工作者应如何进行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每个小组要提前3天将本组的发言报告提供给全体师生,所有人提前1天针对该组报告提出自己的反思性问题,并上传到班级课程讨论空间,进行公开讨论。
在课堂授课阶段,笔者利用一个半的课时来讲授社会支持理论的基本观点、核心概念和实践框架,然后用半个课时进行小组的反思性学习、思考、讨论。第三节课用来开展课堂讨论,并由轮值小组负责课堂主持,师生共同进行反思、开展批判性讨论、提问和答问。
在反思、批判性讨论阶段,笔者要求学生就课堂讨论环节提出问题,由轮值课代表负责整理课堂内外所有的提问和回答内容。轮值小组在课后1周内,对师生所有问题进行回应,并设计整理后的发言报告,上传至公共讨论群进行再次公开讨论,教师将在下个课程单元中予以必要回应。有关社会支持理论的讨论及结论见表1。
表1 有关社会支持理论的讨论及结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针对社会支持理论的两个主要讨论议题——社会支持网络的策略和类型展开讨论。在随后的批判性讨论中,学生的意见集中在两条批判理由上。师生以此作为反思起点,再经由开放的讨论,纳入实务工作带给他们的实践智慧(例如:优先建立由单位同事构成的义工网络会比建立邻舍网络更有效、老人的个人网络不能过度强调子女的陪护等),最终这些经讨论形成的共识被总结成为两个结论。这两个结论指出了使用西方的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时要关注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问题。从学术意义上说,这些问题中恰恰孕育了对西方社会支持理论进行本土化的关键议题。要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社会支持理论,必须完成对这些关键议题的回答。
正是经过以上这样一个教学实践的过程,学生开始了建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尝试,使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雏形得以萌芽。
(五)课程教学过程中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效果的评估
1.测量方法
(1)定量方法
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测量,自愿选择实名与否。
(2)定性方法
对所有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自愿选择实名与否。
2.测量时间点
本课程所有教学内容完成后1周内,完成定性测量。访谈对象为20人,访谈时间约1小时。定量测量则是所有教学内容完成后立即进行,由笔者负责测量。问卷发放率、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3.评估内容
问卷共涉及5大类评估内容,共51个评估指标,主要有教师授课、课程安排和内容、教师课余指导情况、学生自我评估等。访谈主要了解学生对“社会工作理论”课程教学设计、讨论、评估等各个方面的看法。
4.定量评估结果分析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每个指标平均得分4.6分(所有指标均以5分为“最满意”或“最适合”)。该数据结果说明学生对本门课程整体教学效果满意程度较高。
得分较高的指标(4.8分以上)有:教师能尊重学生的意见、课程讨论的话题皆能切合课程主题、作业份量适中、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本课程学习成效、课程的评估方式能够测出真实的学习成果、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态度是认真的、教师对待这门课程的态度认真负责、学生能清晰理解本课程的内容等。
得分最低的指标是所用教材,仅3.9分。学生认为该教材过于深奥且完全是美国的理论体系和美国的案例,对指导自己的学习帮助不大,更不利于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
5.定性评估结果分析
(1)教学内容
学生普遍认为本课程能实现理论知识系统化,并能和实务结合。
(2)教学理念和方法
学生普遍认为教学理念是平等、开放的,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和反思性,能和中国实务相结合,且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富于思辨色彩,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
(3)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自己的影响较大,今后会更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会从多角度分析社会问题。
课程评估结果显示,本课程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不仅能推动学生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批判式学习,深入思考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本土的适用性,还能通过本土案例分析和本土方案设计推动学生对西方理论本土化的思考。更为可贵的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从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获得了萌芽和成长的机会,使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不再停留在思辨和概念的搭建之中,而是开始接受社会工作本土实务的挑战。
五、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有效路径的研究结论
基于“社会工作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尝试总结提炼了一个“建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教育路径图”,见图1,借以说明如何通过“社会工作理论”课程教学实践建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
图1 建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教育路径
这种教育路径的构建,首先需要一个适宜的教育实践场域,在这个场域中,社会工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主要的行动者,按照各自角色定位,整合运用各自的知识资源,发挥各自的作用,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解构并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进行建构。
在这一路径图中,社会工作教育者是教学的主要设计者,负责教学方案、各教学环节的衔接、各教学环节指标的设计等,同时还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育者虽然具备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各种实务智慧,但应注意不可预设结论,需要持有开放、平等的态度,严守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并在评估环节进行必要的设计,保证受教育者共同参与评估。受教育者则是批判者、反思者、践行者、评估者,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提供本土思想资源及来自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的智慧,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反思—批判—行动”,不断为本土化理论添砖加瓦,完成理论积累。
这种路径图中所使用的教育方法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等特征,通过共同讨论、案例分析,启发所有参与者。它强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需要进行反思和批判性思考,并且全部使用来自本土的案例。本土案例是一个真实的“靶子”,更是一块真正的“试金石”。通过它,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催生的社会问题会彼此碰撞,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这种碰撞中显现,真正具有解释力的本土化理论及其有效的解决方案才会有机会萌芽,并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再回到中国社会文化的情境中接受检验,从而使它们在实践、反思、整理的不断螺旋上升中得以建构,成为真正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
以上整个路径图反映的是一个经由本土案例作为载体开展的社会工作理论教学的过程,这个过程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基于中国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真实需求及实践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选择;二是通过这一过程产生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萌芽,为构建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理论提供必要的准备。
综上所述,在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开展的教学实践不仅有助于解释“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如何本土化”,也有助于解答“在中国什么是有效的社会工作”这一现实问题。社会工作研究者将这类实践的成果不断积累和升华,必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社会工作一直以来存在的理论和现实脱节的问题。
[1] 张友琴.社会工作教育在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中的任务[J].中国社会工作,1997(2):42-43.
[2] 刘继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类型层次与结构性特征[J].社会科学研究,2012(4):78-88.
[3] 何雪松.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本土思想资源的可能贡献[J].社会科学,2009(7):76-78.
[4]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5.
[5] 佩恩.当代社会工作理论[M].中国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20-23.
[6] 周利敏.西方与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的单向关系研究——兼与香港和台湾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5):90-95.
[7] 古学斌.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转型[J].思想战线,2011(4):44-45.
[8] 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7):57.
(责任编辑 王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