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藿三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疗效观察
2017-08-07秦小东秦德怀罗英豪
秦小东,秦德怀,罗英豪,何 阳
羊藿三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疗效观察
秦小东1,秦德怀2,罗英豪3,何 阳2
目的 观察羊藿三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羊藿三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羊藿三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阿托伐他汀;羊藿三七胶囊;血液流变学;气虚血瘀证
眩晕症是中老年病人的较常见病,症状较轻病人主要表现是头晕目眩,病情较重病人可表现为站立不稳[1]。病因较多并且比较复杂,研究发现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2],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病理表现,所以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改进病人缺血性脑血管病微循环情况,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关键[3]。本研究采用羊藿三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4月—2016年10月在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确诊后循环缺血的病人102例,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男26例,女26例;年龄50岁~72岁(62.5岁±4.3岁);伴高血压21例,糖尿病8例。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2岁~74岁(63.6岁±4.8岁);伴高血压18例,糖尿病1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及其他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诊断标准:入选病人均符合2006年发布的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中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头颅CT、MRI发现有新脑梗死病人;②颈椎综合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其他原因所导致眩晕的病人;③对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羊藿三七胶囊药物之一过敏者;④肝功能异常者;⑤有出血倾向者;⑥有肌酐升高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日,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晚,口服,治疗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羊藿三七胶囊(重庆三峡云海药业),2次/日,3粒/次,治疗2周。两组病人均常规控制血糖、血压。随访观察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眩晕及伴发症状和体征消失,2周内不发病;显效:偶有眩晕,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显著改善,伴发症状和体征消失,2周内发病次数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好转:眩晕次数减少,程度减轻,伴发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2周内发病次数较治疗前下降20%~50%;无效:病人症状无改善。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2) 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3 讨 论
后循环缺血又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病理表现,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表现[4]。眩晕在中医学多属于气虚血瘀证。主要为旋转性眩晕,表现为身边物品及本身旋转、摇晃或飘浮感,发病时较强烈。当颈部或体位改变的时候更加严重,甚者不能站立。常常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心悸,肢体麻痹或瘫痪等[5]。中医学认为: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同时发生,故称为眩晕。眩晕始见于《黄帝内经》,《医学正传》提出“血瘀致眩”之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标本兼治,相得益彰[6-7]。
阿托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抵制剂,通过抵制肝脏HMG-CoA还原酶活性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同时还抑制三酰甘油(TG)生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阿托伐他汀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等作用,可增加血管弹性和改善小血管调节功能,从而增加血流量。阿托伐他汀对于改善脑功能、减少眩晕发作有一定的作用[8-11]。羊藿三七胶囊是由淫羊藿、三七共同制成的心脑血管新药。三七总皂苷具有明显的调节脂类代谢紊乱,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清除氧自由基,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12],同时淫羊藿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脑血管阻力减少,保护脑缺血后损伤[13]。因此,羊藿三七胶囊可增加脑血流量,保护脑组织,调节血脂,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淫羊藿既可温肾助阳,以化水湿、痰浊,又可鼓动血液运行,利于活血化瘀。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故用三七以活血化瘀、祛瘀生新、止痛温阳。二者配伍,共奏温阳通脉,化瘀止痛的功效[14-15]。
本研究结果表明,羊藿三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PCI性眩晕,对控制眩晕发作治疗效果更好。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3.
[2] 陶晓雪,廖仁昊,陈立英,等.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6,24(4):316-318.
[3]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
[4] 陈黎佶,苗玲.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7,4(3):179-182.
[5] 杨光福,刘铁宁,王新明.眩晕症诊断及辩证分型治疗[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3):48-49.
[6] 贾英丽.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36例[J].吉林中医药,2003,8(23):20.
[7] 李同凯,杨光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现状与进展[J].河北医学,2011,17(12):1687-1689.
[8] 郭亚东,徐安定.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1-3.
[9] 尤群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4):140-141.
[10] 殷忠,刘丽文,李兰荪.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4):418-421.
[11] 许黎明.阿托伐他汀和疏血通联合治疗单纯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39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4):660-661.
[12] 毛长智,黄蓓,庾志斌.三七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研究[J].中国药师,2011,14(8):1094-1096.
[13] 刘志龙,彭东军.淫羊藿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1,17(5):43-44.
[14] 戴友平,郭良玉,徐燕.羊藿三七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3):1551-1553.
[15] 田谧.羊藿三七胶囊治疗阳虚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高脂血症6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26(4):239-240.
(本文编辑郭怀印)
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13);2.重庆三峡云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重庆市肿瘤医院
秦德怀,E-mail:qiner100@sina.com
信息:秦小东,秦德怀,罗英豪,等.羊藿三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3):1636-1637.
R743 R289.5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13.031
1672-1349(2017)13-1636-02
201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