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麝香保心丸辅助阿伐他汀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2017-08-07王崇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麝香内皮硬化

陈 珍,蔡 超,王崇全

麝香保心丸辅助阿伐他汀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陈 珍,蔡 超,王崇全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脉粥样硬化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 和治疗组(阿托伐他汀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心绞痛改善、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斑块稳定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麝香保心丸;阿伐他汀;血脂;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动脉粥样硬化(AS)中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类型。AS对血管内皮的病理改变分为几个阶段,在CAS的后期会在血管壁形成斑块,不稳定的斑块直接影响冠心病的临床表现[1]。不稳定的CAS斑块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甚至猝死,因此稳定CAS斑块可改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冠脉事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2]。中医学对AS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AS发病与“痰浊”“血瘀”有关,临床用药基本以益气活血的方剂为主。中药麝香保心丸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起到稳定CAS斑块的作用[3]。本研究运用麝香保心丸辅助阿伐他汀治疗CAS,发现对稳定斑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65例,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40岁~79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8.84±5.64)岁;治疗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60.75±7.30)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性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4]。有劳力性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病人,心电图显示ST段或T波改变,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AS。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关于“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制定冠心病气虚血瘀痰阻型的辨证标准[5]。符合中医痰瘀互结的证候。其中胸痛、胸闷为主证;具有心悸、疲倦乏力、盗汗等2项或以上症状者;舌质暗红、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细或滑。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诊断为劳力性心绞痛或自发性心绞痛病人,病情超过1个月;②中医诊断为血瘀证;③静息时12导联心电图出现明显心肌缺血证据;③年龄40岁~80岁。

1.3.2 排除标准 ①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高血压病人;②明显手术指征病人;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④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病人;⑤精神病病人。

1.4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根据病情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1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每天3次,每次2丸。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包括心绞痛发作次数、频数、持续时间;血脂: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指标:治疗前后测定血清炎症相关指标变化,包括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包括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观察临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定期检查病人肝肾功能。

1.6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心电图基本正常; 有效:疼痛发作程度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减轻,心电图ST段回升≥0.5 mV,但未恢复正常水平,T波改善,有平坦转为直立;无效:患者病症与症状无改善,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恶化: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加重,心电图ST段加深≥0.5 mV,T波倒置,有由直立变平坦或倒置。

2 结 果

2.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TC、TG、HDL-C、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LDL-C水平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s) mmol/L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ET-1、VEGF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CRP及ES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比较(±s)

2.4 不良反应 两组病人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对照组服药结束后发现 3 例病人转氨酶轻度升高。

3 讨 论

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由于其发病大部分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成的,所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又被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S发生病变首先是从动脉内膜脂质堆积开始,然后内膜发生纤维化,到后期粥样斑块逐渐形成,最终导致血管狭窄、堵塞,管壁增厚变硬,影响血流供应,从而引起一系列继发性病变,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便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6]。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全球每年平均有超过1 900万人因AMI造成死亡[7]。因此,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转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逐年上升,AS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AS的发病过程及新的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的开发已成为每个临床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重大挑战。

对于CAS的治疗基本是针对改善冠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血栓形成等几个环节开展。这些疗法可改善病人的症状及预后,但对于防止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效果有限[8]。近年来,对CAS斑块稳定性与ACS关系逐步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望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9]。目前认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主要机制是由于不稳定斑块造成血管壁裂缝、出血、出现血栓,从而出现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及炎症,而脂质堆积会加重这一症状,造成恶性循环。由于多数病人未达到介入治疗的手术指征,因此长期用药物控制成为必然。他汀类药物是调节血脂的常用药物,同时起到延缓AS的发展,起到抗炎、保护神经及抗血栓的作用;作为改善冠心病预后的药物,他汀类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及控制血栓形成等作用来稳定血栓。但是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会造成高血糖症、非特异性肌肉或关节疼痛,甚至引起横纹肌溶解症,部分病人会造成肝肾损伤,限制了它的应用[10-12]。

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该病在中医归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而“血瘀证”则与高血脂、斑块及血栓形成有关,故治疗以补益心气治本,活血化瘀治标[13]。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热”“毒”“痰”“瘀”为诱发冠心病的主要病机,其中热毒病学的证候对应了现代医学中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炎症反应,根据这一学说临床上应用清热解毒疗法治疗冠心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14]。麝香保心丸的组方为麝香、人参、蟾酥、牛黄、苏合香脂及牛黄,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功效,主治气滞血瘀所致心绞痛、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等症。方中麝香活血化瘀,开窍止痛为君;人参益气通滞,肉桂温阳舒脉,蟾酥通窍解毒,苏合香芳香温通共为臣;牛黄清热解毒、消炎镇痛,冰片开窍止痛共为佐。上述几味药合用,既有疏通经络,益气强心作用,又有清热解毒、开窍止痛的疗效[15]。现代临床研究证明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有确切的疗效,可调节血脂、舒张血管,调节血管内皮功能,还能通过升高冠心病病人NO、一氧化氮合酶、减少颈动脉负荷、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改善心绞痛[16]。但对于稳定AS斑块的临床报道相对较少,也缺乏确切的机制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HDL-C、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LDL-C水平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ET-1、VEGF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CRP及ESR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症状,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改善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有较好临床治疗价值。

[1] 都基莎,何小丽,李冬方,等. 益气活血法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2094-2096.

[2] 洪永敦,吴辉,赵萍,等. 麝香保心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9):780-783.

[3] 胡金萍. 活血化瘀中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5):189-192.

[4]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5]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委员会.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257.

[6] 李康妮,韩明华. 外周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1):24-27.

[7] 廖玉华,程翔,黄恺,等. ASCVD患者逆转斑块他汀治疗专家共识[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1):1-5.

[8] 沈伟,范维琥,施海明,等. 麝香保心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2):1284-1287.

[9] 沈卫峰,杨震坤. 调脂治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J]. 中国循环杂志,2010,25(3):163-164.

[10] 王世勋,谭蕾. 麝香保心丸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清 ET-1、hs-CRP 水平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5(9):63-64.

[11] 杨东鹏,王晓武,董文鹏. 白藜芦醇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12):1323-1327.

[12] 杨睿,郑晓晖,胡丰朝. 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血管内超声评价[J]. 山东医药,2014,54(1):57-58.

[13] 袁卓,张军平. 血管新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J].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679-1681.

[14] 张大创,罗陆一,殷建明,等. 通脉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ET、IL-18、M-CSF的影响[J]. 中成药,2010,32(1):16-18.

[15] 张莉,胡建华.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血管内皮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5(6):1507-1509.

[16] 张现朝,侯亚敏,欧知宏. 冠脉造影术评价麝香保心丸对冠状动脉的扩张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2):1432-1435.

[17] 张鑫,杜润,刘珊珊,等. 两种剂量他汀对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及其疗效和安全性[J]. 山东医药,2012,52(12):48-50.

[18] 张鑫,王连志,苏显红.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临床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12):2684-2686.

[19] 郑成环,王林,周长钰,等.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3):212-214.

(本文编辑郭怀印)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

王崇全,E-mail:chenzhenchenz@sina.com

信息:陈珍,蔡超,王崇全.麝香保心丸辅助阿伐他汀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3):1589-1592.

R541.4 R289.5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13.014

1672-1349(2017)13-1589-04

2016-12-25)

猜你喜欢

麝香内皮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