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加药针头防范护士针刺伤的效果观察

2017-08-07吴清美赵志勇

浙江医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针筒针头螺纹

吴清美 赵志勇

●护理园地

新型加药针头防范护士针刺伤的效果观察

吴清美 赵志勇

目的观察自制的新型加药针头(双套叠式)对护士针刺伤的防范效果。方法选取门、急诊输液室护士30人,将护士按职称分层后1∶1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对照组护士使用传统的一次性20ml加药注射针筒,搭配使用包装内自带的针头进行加药操作;观察组护士则搭配使用新型加药针头进行加药操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护士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护士针刺伤发生0人次,发生率为0.00%(0/18 000);观察组护士针刺伤发生2人次,发生率为0.01%(2/18 000);两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均较低。结论新型加药针头可降低护士针刺伤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医用针头针刺伤防范

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19倍[1]。医务人员针刺伤易发生在抽取药液时、分离针头时、回套针头时[2]。门、急诊输液室加药工作量大,更容易发生护士针刺伤,并可能引发致命后果,如HBV、HIV感染[3-4]。目前,国内医院多使用16号针筒、8号针头的一次性加药注射器,医务人员在持针穿刺粉针剂瓶或徒手分离针头时,容易被针尖刺伤,且其抽吸阻力大,使用时手部疲劳感较强[5-6]。笔者团队研制出一种类似回套防护的双套叠式加药针头,可大大降低护士针刺伤的风险,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6年1至6月本院门、急诊输液室护士30人,为女性;年龄20~45(32.1±7.7)岁;工龄1~30(8.9±12.5)年;职称:护士8人(26.67%),护师12人(40.00%),主管护师10人(33.33%);学历:中专4人(13.33%),大专8人(26.67%),本科18人(60.00%)。将护士按职称分层后1∶1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每组护士4人,护师6人,主管护师5人。两组护士年龄、工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1.2.1操作环境层流空气治疗室使用四川老肯牌空气消毒机,仪器型号KDSJ-B100;医用生物安全柜净化工作台为加药操作点,由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仪器型号BSC-IIA2;一次性使用20ml加药注射器,由浙江灵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生产许可证号浙食药监械生产许20100167号;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非PVC软袋),由山东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3310。两组护士均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加药配置。

1.2.2 加药方法

1.2.2.1对照组对照组护士使用传统的一次性使用20ml加药注射针筒,搭配使用包装内自带的不锈钢针头,拼接针头后按加药常规操作,最后针头、针筒手工分离,分开弃置于医疗废弃物处置盒内集中销毁。

1.2.2.2实验组实验组护士也使用传统一次性使用20ml加药注射针筒,但搭配使用新型加药针头。该针头由大不锈钢针头、螺纹环、小不锈钢针头、网格孔等结构组成,两个针头由针栓部互相嵌和螺纹环固定与分离。产品委托正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材料同传统一次性加药注射器,单独包装,环氧乙烷灭菌。加药方法:准备工作后,新型针头连接针筒,持针刺入0.9%氯化钠注射液软袋,抽吸20ml待用,并向右旋转松动两针头螺纹环从而卸下大针头留在注射液软袋胶塞上;针筒上剩下小针头继续刺入粉针剂瓶,注入针筒中的20ml 0.9%氯化钠注射液,化药完后回吸;然后持小针头针筒对准插入大针头内,向左旋转从而固定两个针头再将药液注入软袋;最后拔出,针头、针筒分开弃置锐器盒中集中销毁。本新型加药针头结构示意图如图1。

1.3 观察指标本院2016年1至6月门、急诊每天共产生注射量约为200袋液体,每组护士合计完成加药配置18 000人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

图1 新型加药针头结构示意图(1:针尖;2:大不锈钢针头;3:螺纹环;4:小不锈钢针头;5:螺纹环;6:网格孔)

2 结果

实验组护士针刺伤发生0人次,发生率为0.00%(0/18 000);观察组护士针刺伤发生2人次,发生率为0.01%(2/18 000);两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均较低。

3 讨论

针刺伤是临床护士所有职业暴露中最常见的,与护士的工作性质、操作娴熟度有关,也与使用的医疗器械本身安全性有关。因此,从源头上减少医护人员在拔针帽和回套针帽的过程中发生的针刺伤,改良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成为一种有效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新型加药针头的实验组护士针刺伤发生0人次,发生率为0.00%;使用传统加药针头的观察组护士针刺伤发生2人次,发生率为0.01%;两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均较低。这说明该新型加药针头的大小不锈钢针头在进行一次性操作时,针尖不容易暴露在外,通过大小两个针头套叠并通过螺纹环固定,加药完成后松动螺纹环就直接分离弃置锐器盒。当然,这也与经过规范操作流程的干预分不开,如在本研究前期组织防范针刺伤集中培训:定期抽查操作,督查护士操作是否按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台上方粘贴新型加药针头操作流程图等。

同时,本研究观察发现,门、急诊护士针刺伤多发生于上午8∶00~10∶00,可能与此时工作量较为集中有关,护士加药速度快,徒手分离针头时容易被针尖刺伤,且受伤护士大部分年资较低。为此,本院提倡该人群使用本新型加药针头,预防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发生。该套叠式加药针头为双针头保护防止污染;加药快捷的同时,透过网格孔还减少抽吸阻力,不增加护士劳动强度。

护士是针刺伤的高危人群,本新型加药针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降低护士针刺伤风险。目前本研究对象仅为门、急诊输液室护士,新型加药针头对整个护士群体针刺伤防范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1]罗光英,李凌竹,王敏,等.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5770-5771.

[2]王伟丽,王书会,邓钰,等.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环节与受伤部位探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4):12-14.

[3]张璟,张耀文,赵霞,等.医务人员锐器伤现况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210-4211.

[4]陈琳,郭红梅,张俊,等.门诊输液室职业暴露对护士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5):1841-1843.

[5]吴华丽,陈丽婵,冯敏珠,等.注射器伞状螺口防刺伤护针帽的研制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279-280.

[6]傅岳萍,俞莉,陈晨.自行研制婴幼儿身体约束被的临床应用[J].浙江医学,2014,36(3):243-244.

2016-08-10)

(本文编辑:李媚)

10.12056/j.issn.1006-2785.2017.39.13.2016-1247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6KYB256);建德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医疗卫生专项)(建科2015(23)号)

311600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科

吴清美,E-mail:593656758@qq.com

猜你喜欢

针筒针头螺纹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螺纹短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探索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奇妙的针筒画
农村煤改气户外燃气管道螺纹连接分析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好玩的针筒
报复
常用航空螺纹的标识研究(一)
四种常用管螺纹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