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研究

2017-08-07肖文彦

关键词:体征心肌梗死有效率

肖文彦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研究

肖文彦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37例。护理组在对照组的临床常规内容基础上,加用急救护理内容。对照组患者应用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应用急救护理。统计疗效说明护理作用效果。结果 护理组中成功24例,良好12例,无效1例,有效率97.3%;对照组中成功11例,良好14例,无效12例,有效率67.6%。对比两组数据结果发现护理组显著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比较发现护理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能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救护理;治疗效果

心率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之一[1]。临床上如何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进行急救护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次研究针对上述情况采用急救护理作为应对方案,研究效果,现将方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2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5.7±4.8)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0.9)年。将其采用临床随机分配法均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7例,护理组在对照组的临床常规内容基础上,加用急救护理内容。对照组仅应用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应用急救护理,对比各自疗效,并将护理效果说明。本研究选取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案[2]

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临床常规护理,包括患者保持呼吸道舒畅,并对患者清除呕吐物以及相关分泌物,建立心电监测途径,留置导尿管,遵医嘱给予抗感染等药物。护理组采用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①根据院内急救医护人员的配比情况,将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执行护理过程中人手充足,避免因人手不足导致的混乱情况发生。同时协调各科室间的配合工作,尽快对患者伤情和程度进行有效判断,并迅速备齐必要的器材和药品,对严重损伤进行及时处理。

②研究以格拉斯哥昏迷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根据患者个人情况以及评估结果给予优化急救方案。包括对患者口腔、鼻腔内污物及时、迅速的清理,低压吸氧,采用心脏复苏术对心跳、呼吸停止者进行抢救。应用留置针建立体外静脉输液路径对患者进行补液。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价确定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急救方案,立即清除患者口鼻内污物,及时给氧,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快速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补充液体等。

③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的频率等生命体征,观察神志和瞳孔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责任医师。根据病情变化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内容、护理和治疗内容的合理调整,避免资源浪费。

④部分出现病危的患者应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出具病危通知单,简要明快的介绍患者病情,做好家属心理护理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医患冲突发生。

1.3 观察指标

根据本次研究,将护理效果划分为以下几点:①成功:经积极救治护理后,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自主呼吸频率、心跳等稳定且规律,无需辅助呼吸设备;②良好:患者经救护后,生命体征稳定天数≥2d,心跳等基本稳定,需辅助呼吸设备;③无效:救护后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有效率=成功率+良好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version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组中成功24例,良好12例,无效1例,有效率97.3%;对照组中成功例数11例,良好例数14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67.6%。经过对比发现护理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逐渐演变成一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3]。

本次研究通过对急救护理干预过程进行优化,主要从人员配比分工、护理准备工作、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及体外路径迅速建立、患者家属安抚等多方面对护理干预工作进行研究和优化,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表明采用急救护理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对于治疗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对照组相比,护理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吴振华,李文洋,冯 丽,等.心律失常患者院内急救护理浅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9(5):265-267.

[2] 王淑锦.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的院外急救与护理[C].2014中国·国际第12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论文集.2014:77-79.

[3] 姚卫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8(16):126-126,128.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5-6681.2017.01.137.02

猜你喜欢

体征心肌梗死有效率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很有效率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