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前牙微创美学修复中的临床体会及探究

2017-08-07严春华黄春雅张翔云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5期
关键词:光固化前牙磨损

严春华,黄春雅,张翔云

·口腔美容·

关于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前牙微创美学修复中的临床体会及探究

严春华,黄春雅,张翔云

(南通瑞慈医院口腔科,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探究及总结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前牙微创美学修复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前牙磨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修复治疗)及观察组(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同期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满意度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可显著提高前牙微创美学修复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

前牙磨损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牙齿损伤类型,前牙磨损修复技术是目前治疗该病症最有效的手段,在临床中应用范围较广。然而,受制于医疗技术的限制,前牙磨损修复技术难以将前牙磨损彻底修复,病情迁延日久,发生前牙脱落、牙周炎的几率显著提高,给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随着光固化复合树脂的诞生与使用,给前牙磨损治疗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曙光。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关于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前牙微创美学修复中的临床体会展开研究,现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前牙磨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龄25岁~48岁,平均年龄(35.78±1.32)岁;病程时间6个月~1.5年,平均病程(1.02±0.11)年;临床表现:牙体组织楔状缺损23例、牙本质暴露12例。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24岁~49岁,平均年龄(35.84±1.36)岁;病程时间5个月~1.5年,平均病程(1.05±0.15)年;临床表现:牙体组织楔状缺损22例、牙本质暴露13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前牙磨损者;(2)无其他口腔疾病或牙病者;(3)临床依从性好者。排除标准:(1)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临床工作开展者;(2)光固化复合树脂过敏史者;(3)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可进行分组比对。

1.2 方 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治疗,依据本组患者前牙磨损情况实施全瓷修复,制备与之相匹配的基牙,并且磨除切端2.5mm、唇面1.5mm、舌面1.2mm,采用细粒度金刚砂车针对预备体进行精确打磨,将倒凹彻底清除,随后利用Aquasil硅橡胶对其进行填充、取模,放置24h后使用超硬石膏灌制临时修复体,经由患者试戴之后微调并矫正颜色,之后依据修正参数制备永久修复体,利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Relyx Veneer树脂粘合剂将修复体与前牙磨损部位进行粘合,视患者实际情况修整[2]。

观察组采取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治疗,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前牙磨损修补。首先利用超声波清洗仪对前牙磨损患者前牙缺损区域存在的牙石、软垢进行彻底清洁,确保患者牙龈在治疗过程中处于健康及清洁状态。随后对腐质、影响牙体美观的残余组织、脱矿变色、已经或者是潜在隐裂、边缘锐利、不整齐的牙釉质,并对牙髓及其活力状态进行评估。如果存在牙髓疾病,则可予以同期治疗[3]。对牙面协调性不足、局部突起、偏斜的牙体进行纠正,采用氢氧化钙对牙髓实施保护,最后使用玻璃离子、流动复合材料予以垫底处理[4]。(2)充填修复。临床医师采取多层次逐层、斜向分层充填固化技术对前牙磨损进行修复,以促使其能够恢复至自然形态。从多个视角全面观察前牙磨损患者边角、形态、突度,之后利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润泽30s之后固化成型[5]。前牙间隙过大可于两边实施同步修复,使其缝隙得到修正,保障整个牙列整齐、协调。(3)修整抛光。利用抛光碟、抛光杯以及抛光膏对前牙磨损患者牙龈的边缘、唇面、舌侧面、邻面实施抛光打磨工作,完成后对牙面进行清洁后以光照固化将修复体边缘进行封闭修复,提高修复体色泽光度[6]。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给予为期5个月的随访,收集临床疗效资料并进行比对。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中选取的观察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和VAS满意度评分,其中满意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system,VAS)进行测定,包括牙间隙、切端缺损、畸形过小牙、牙体表面缺损、牙着色或变色等5个方面,分值为0-10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1.4 疗效判定标准

此次研究中依据5个月随访结果,制定其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

显效:随访5个月后前牙着色与自然牙齿无色差存在且无炎症反应;

有效:随访5个月后前牙着色与自然牙齿存在色差但不明显,伴有轻微的炎症反应;

无效:随访5个月后前牙存在色素沉着情形,伴有牙周炎、牙龈炎等病症;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同期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两组VAS满意度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两组VAS满意度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光固化树脂是由树脂单体(monomer)、预聚体(oligomer)所组成,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官能团,在紫外光照条件下经由光敏剂(li ght initiator)诱发聚合反应,继而生成不容易被腐蚀的涂膜[7]。光固化复合树脂则是目前国外口腔科临床最为常用的充填和修复材料,除了色泽美观外,还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已经广泛应用在了各种前牙类缺损以及窝洞修复治疗工作中[8]。

对于前牙磨损患者而言,既往前牙磨损修复技术采用的填充材料虽然能够满足临床治疗工作需求,但是需要实施分层、大块堆砌并且治疗后色素沉着现象普遍存在,修复效果受到严重削弱。所以,提高前牙微创美学修复效果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治疗,总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常规修复治疗下的80%,而在牙间隙、切端缺损、畸形过小牙、牙体表面缺损、牙着色或变色等VAS满意度评分比较上,观察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在提高前牙微创美学修复效果方面,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效果更佳,能够取得令患者及临床满意的治疗效果。其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一: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采用口外多向光照固化间接充填法,一次性成型,在获得理想的修复体后光照固化,利用生物兼容性好的树脂粘合剂于口内粘结固定,整个操作过程更加简便[9];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避免了既往口内直接填充暴露出的固化不全面以及“层面”多的弊端,使得美学修复效果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三:相较于既往临床所用的填充材料,光固化复合树脂无论是在外观色泽、粘结性能,还是边缘渗漏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生物兼容性好,应用后牙龈炎、牙周炎等炎症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10];四:光固化复合树脂微创美学修复方案一次即可以完成整个治疗工作,患者复诊次数大幅减少,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减轻了经济负担。然而,目前困扰光固化复合树脂微创美学修复方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的问题在于缺乏明确而规范的技术指导以及修复效果评价标准,成为今后临床需要予以重点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光固化复合树脂可显著提高前牙微创美学修复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表2 两组VAS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VAS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牙间隙着色或变色观察组术前术后t P 5.23±0.22 9.35±0.25 * 73.192 0.000 4.90±0.22 9.27±0.32*66.576 0.000 5.23±0.33 9.44±0.26*58.284 0.000 4.28±0.30 9.50±0.25*79.080 0.000 5.19±0.27 9.61±0.35*59.155 0.000对照组术前术后t P 5.31±0.21 7.33±0.23 38.371 0.000 4.87±0.23 7.48±0.30 40.846 0.000 5.20±0.28 8.20±0.42 35.161 0.000 4.30±0.28 7.46±0.36 40.991 0.000 5.18±0.27 8.44±0.36 42.288 0.000

[1] 骆小平. 牙齿磨损的病因、分类及修复重建治疗进展[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6, 51(10):577-582.

[2] 许姚,万宏坤,沈海燕.2种复合树脂用于前牙间隙美容修复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2014,15(12):959-960.

[3] 包炯.浅析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前牙微创美学修复中的临床体会与探讨[J].中国医疗美容,2015,14(04):96-98.

[4] 苏存萍, 邓旭亮. 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效果比较[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15):1669-1671.

[5] 王东杰,吴兵,陈晓红.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的临床体会[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21(02):137-139.

[6] 张建强,李岩峰,王心玲,等.金属烤瓷联冠在牙周病松动牙早期固定治疗中的应用[J].感染、炎症、修复,2009,10(03):167-169.

[7] 杜振刚.不同光固化方式修复前牙缺损8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9):22-23.

[8] 王艳君.上颌窦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07):895-896.

[9] 崔丽丽,李建斌,郭喜萍,等.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技术和常规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38(08):165+171.

[10] 李江陵.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方法与临床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15(08):64-65.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of light cured composite resin in the anterior teeth of minimally invasive aesthetic repair

YAN Chun-hua HUANG Chun-ya ZHANG Xiang-yun
(Nantong Ruici Hospital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Jiangsu Province, 226001,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light cured composite resin in the repair of anterior teeth with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2016 year in May 70 cases of anterior teeth wear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repair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light cured composite resin treatment) of the 35 cases,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4%,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 f ective rate 80%, the dif f 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 i cant (P<0.05); the two group VAS satisfaction score comparison, the dif f 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 i cant (P<0.05). Conclusion Light cured composite resin can signif i cantly improve the ef f 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aesthetic repair of anterior teeth, and can be used as a preferred metho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light cured composite resin; anterior teeth; minimally invasive aesthetic repair

10.19593/j.issn.2095-0721.2017.05.019

严春华(1982-),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口腔全科

猜你喜欢

光固化前牙磨损
核电厂堆芯中子通量测量指套管外壁磨损缺陷分布及移位处置策略研究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基于CFD模拟和正交试验设计的弯头磨损研究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鞋底磨损,暗示健康状况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在乳牙龋齿充填中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立体光固化增材制造用陶瓷浆料流变性能优化的研究进展
含能光固化3D打印发射药技术取得突破
影响光固化灯使用效率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