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听说能力

2017-08-06何正琴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何正琴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闵桥镇荷花荡小学)

摘 要:如何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并且使学生逐步掌握一系列的技能呢?将做具体探讨。

关键词:听说能力;习惯;兴趣

听话和说话的能力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培养部分,如果一个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听话能力,那么,他在课堂上就很难将各科老师的讲课内容全盘接受,理解起来就更有难度,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如果说话能力不强,和别人沟通就有了障碍,无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他们将来走上社会也会造成人际交流和沟通的障碍,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方法训练,使他们逐步掌握正确的听说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听说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一、促進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低年级学生处于语言的发展期,这时如果对他们进行良性的刺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听话、说话的技能培训上也适用这个方法。

如果从学生刚进入一年级时,就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训练,可以为他们将来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进行听说能力训练之前,需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话和说话的习惯。怎么听?很多学生不知道,不明白其中的要点,语文老师应该明确要求学生在听别人说话时,态度和姿势要正确。什么是正确的态度?集中注意力,不开小差,认真听,仔细捕捉对方言语中的重要信息,这是非常关键的技能,所以我每次在上课的时候,都会要求学生:看着老师的眼睛,认真听讲,全神贯注,不能分心。同时,要求学生要主动听,基本能听懂对方话语中包含的内容,会分析对方话语中的真正意思。

在说话方面,要求学生真实、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规范地和别人交流思想,会用普通话说出完整的意思,并且有连贯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让人不知所云。还要做到说话要明确表达的对象是谁,合理地遣词用语。

二、调动学生参与听话、说话的兴趣

对低年级小朋友提出正确的听话和说话要求,其实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可不容易,因为他们年龄小,对任何事物保持注意力的时间毕竟有限。如何让他们按照老师的设计,逐步掌握这样的技能呢?语文老师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是必须的。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有了高涨的兴趣,学生做什么都会充满积极性。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时,可以这样激发他们的兴趣:训练听话技能时,多选用他们耳熟能详的动画人物,给他们沟通、交流,多给他们朗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多利用他们身边的事物讲述事情,如果老师选用的内容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材又来自学生身边,他们听这些内容时,自然兴趣盎然,充分调动听话的趣味来。

在进行说话训练时,语文老师应该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孩子克服紧张的情绪,轻松参与到说话课堂。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给他们讲述毛遂自荐的故事,让他们也来争当勇者,积极挑战自己,即使学生在说话时有些紧张、胆怯,或者说话不连贯、不成系统,也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多看到他们努力的一面,及时进行总结表扬,保护他们内心娇嫩的花朵,时间长了,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到这样的说话氛围中来,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多种渠道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训练

如果在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时,仅仅具备高涨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多种形式保障,让学生的技能得到稳步提升。

1.巧抓课堂主阵地,打好听说基础关

毋庸置疑,语文课堂是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方案,保证孩子打好听说基础。在教拼音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要认真听拼音的发音,准确认读拼音,同时还可以进行说话的有趣训练。例如用拼音加上调号之后,给拼音练习组词,然后练习造句,告诉学生:你能不能用上刚才的词语说一句话?看看谁说得最棒。利用每一节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听说能力训练,学生的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升。

2.利用家庭副战场,保障听说稳步走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地方,虽然学生离开了学校,但是听说能力的训练却不会停止,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家庭对孩子进行相关方面的训练。所以,我们积极发动家长配合学校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操作,比如孩子回到家中后,家中可以针对今天学习的内容、学校发生的趣事、在路上的见闻等内容,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能使孩子学会表达,还能加深亲子感情,可谓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总之,低年级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涂上什么样的色彩,他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所以语文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必要性,在日常教学中,稳步、有序地开展听说训练,培养孩子在听话、说话方面浓厚的兴趣,并且养成会听话、会表达的习惯,利用课堂主阵地,发挥家庭的辅助作用,那么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成尚荣.课堂教学:静悄悄的革命[J].江苏教育研究,2005(8).

[2]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