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篮球课为例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017-08-06王敬华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王敬华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江屯镇联和中心小学)

摘 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意味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将促使体育教学发生史无前例的变化,其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理念。尝试通过上好体育课中篮球项目的教学,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他体育项目的技能学习,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关键词:篮球课;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学

现在提到篮球,大家都知道NBA,知道姚明。中国是一个篮球大国,打篮球的人口很多,篮球尤其受中小学生欢迎。新课标指导下的体育教学项目,数目多、范围广、灵活性强。篮球算是其中受约束相对较小、普及面相对较广的教学内容。不管是级别比较大的奥运会,还是学校开展的班级比赛,篮球一般是必不可少或者首选的集体项目。因此,笔者尝试以孩子们的兴趣——篮球为突破口,研究如何利用学校的篮球课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使体育真正地融入他们的生活。

一、利用篮球理论课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

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中的一定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养成行为习惯。兴趣离不开具体的对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对培养项目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非常重要。

在体育教学中,很多老师对篮球知识和战术的传授都是在室外进行,而忽略了室内的理论课教学。比如,在上室内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CBA、NBA直播或者奥运会篮球比赛录像,让学生观看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在赛场上如何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教师还可以及时通过语言点拨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技术与自己喜爱的明星之间的差别。

二、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喜爱新鲜事物,厌倦过多的重复练习。如果对高年级的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减少对篮球的兴趣,特别是女学生。有的学生甚至对基本的篮球技术都没掌握就急着打比赛。但使用一些特别的手段就会让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所以,只有练习手段和教学方法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推迟疲劳的出现。比如,在篮球行进间投篮中,要对每次练习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谁的步法正确就为胜,第二次加上谁能进球即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通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完成游戏任务。运球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运球抱数、运球互指、一人运两个球(接力)、躲闪运球等多种形式完成运球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时间发挥各自的才能。

三、教学中注意贯穿教学艺术

1.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体育教学情境中,那些预期持有否定态度的学生倾向站在远离教师的地方,那些想获得表扬的学生则倾向站在靠近教师的地方。所以,篮球课上,教师的感情要始终融于学生的情绪,假如教师力所能及地与学生一起活动,做游戏、打比赛,那么学生的学习劲头会更大。如果有些活动力所不及,教师也应把自己的感情、情绪融于学生,一起鼓掌、欢笑。

2.让学生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在篮球课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当教给他们一项技能时,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想出玩的办法,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一次次感受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3.让学生在挑战中认识自我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练习拍球,可以拍50下,是很容易达到的要求。但很容易完成的事并不能让每个学生感受强烈的成就感,也不利于树立自信心。所以,根据所教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提高要求,让学生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一个新高度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学生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学生从成功中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增强自信心,进而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

4.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学生之間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于不同学生应区别对待。如果以拍球20下要求能力较弱的学生,就有可能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如果同时安排20下、10下、5下等不同的难度,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并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冲击新难度的信心。

5.及时、正确评价学生的表现

体育课的评价很重要。在篮球课上,比如,你没有学会投篮,动作做得很难看,或者是根本不敢做的话,同学们可能会大笑甚至冷嘲热讽;相反,如果你做的动作很优美,旁边立刻就会传来赞美之声。这种即时评价对体育好的学生和不太好的学生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心理刺激,一些孩子会在赞美声中爱上体育课,也有的从此将体育课拒之门外。所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学生要及时、正确地评价。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需注意以鼓励为主,要做到:不要讽刺他们,以免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不要过分赞扬他们,以免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鼓励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鼓励的目的是让孩子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由此发现自己的能力。“继续下去,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的妈妈看到了一定会为你高兴的”等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孩子感受自身的价值。同时,教师也应该告诉孩子,只要他们肯尝试、肯努力,就会感到乐趣无穷。

总之,在篮球课的教学过程中,令孩子热爱篮球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会”中不断“会学”。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就增强了,同时他们也越来越体会到体育带来的成就和快乐,从而主动参加其他体育项目,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编辑 彭 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