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

2017-08-06齐芳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整合幼儿教育信息技术

(秀水幼儿园)

摘 要: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较大转变,并从整体上开始将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融入。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是应对教育发展的关键步骤,对其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颇具启发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整合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幼儿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方面的内容都不能通过传统的方法来开展,必须对当下的时代特点做出分析,还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持续性成长与进步,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必须保持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完成。

一、信息技术的特点分析

(一)技术多元化

经过长久的发展与研究,我国在信息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很多领域都创造了较大的效益。对于幼儿教育而言,信息技术能够提供的帮助是比较多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各项教育工作更为简便高效,在可行性方面表现较高。以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来看,多元化的特点比较明显。首先,信息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并非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做出综合性的应用。例如,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教育的各项内容做出最直观的展示。通过多媒体投放设备,将图片做出清晰的放大处理,在班级的灰暗灯光下,放大的图片可以使幼儿产生最直观的感受,再配合一些音频的表述,可以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适应欢快的环境,从而对幼儿教育的长久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其次,信息技术内部体系比较健全,很多方面都告别了既往的多项不足。例如,过往的幼儿教育工作,都是通过教师个人的想法来完成的,很多图片的制作非常粗糙。可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幼儿喜欢的卡片、动画等都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超大屏幕来表示,这样会对幼儿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二)技术简洁化

对于幼儿教育而言,虽然在时间上比较充裕,可是针对不同课程和知识内容的讲解,需要采用差异化的方式来完成。信息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后,其在简洁程度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告别了既往的各项缺失问题。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技术简洁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整体上的操作是比较简单的,很多工作的开展,都能够达到高度的智能化。例如,在应用PPT的过程中,该软件本身就可以提供很多的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教育的需求,直接对不同的模板进行套用,而后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内容融入其中,教师可以在编辑PPT的过程中,直接将各种小动物的简短对话融入,在对话到一半的时候,让幼儿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幼儿回答正确时,则继续播放视频,同时在PPT当中点击显示评价的字样,使幼儿的内心得到满足。第二,信息技术在现代化的操作中,本身的技术呈现为多元化的特点,但是在差异化的技术应用中,并不会出现强烈的冲突现象,反而是表现为相辅相成的特点。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融入幼儿教育的形式特别简单

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内容的开展都必须要以灵活的原则来完成,倘若仅仅是生硬套搬,不仅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还容易在幼儿教育中出现强烈的矛盾和冲突。例如,有些教師在实施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仅仅是插播了一两条视频,同时前后语言的衔接非常不自然,导致幼儿的思维无法快速转换,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中,出现了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自身也无法做出清晰的表述。这对将来的教育发展会产生很大的阻碍。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过于简单,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幼儿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应用一些新的内容来完成,要充分考虑到对幼儿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是否能够在日后的教育中继续拓展。可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单纯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完成,同时在动画的播放以及图片的讲解上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很多幼儿在短期内产生了学习疲劳的现象,根本没有持续的进步。第二,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之所以表现为简单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教师本身的责任意识不强,自身的技术掌握能力也欠缺。

(二)信息技术融入幼儿教育的把控不良

从幼儿教育的角度来分析,信息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整体上表现为一定的生硬现象,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根据硬性的规范和标准来实施,这就形成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机械化”现象。在长久未做出良好的变革后,很容易导致信息技术的把控不良,由此导致各项缺失和不足。首先,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过于频繁。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比较突出的,可是如果在每一堂课程的教学中,都将信息技术作为主导内容来开展,并不能得到最好的成绩,还容易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出现下降的情况。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稀少。现下的某些幼儿教师仍然在应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虽然在表面上能够对幼儿教育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可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视野,对幼儿的个人拓展和整体成长都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家长对此也有很多的意见。第三,信息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未能够与幼儿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导致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在客观上得到较大的进步,对于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

三、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对策

(一)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案

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过强,再加上新的教育理念推广,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容易出现个人主观倾向而非针对课程需求的弊病。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过程中,必须在具体的应用方案上做出有针对性的、深入的分析,避免出现强烈的矛盾和冲突。首先,在幼儿教育课程开始之前,必须对本学期的教育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要观察信息技术与哪些课程能够良好地融合,与哪些课程会出现较大的冲突现象,而且必须在信息技术的操作可行性方面有所提升。例如,在应用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必须提前将相关的视频、图片、报道等直接安放到相关的文件夹当中,在课程开始之前,要将文件夹打开,视频保持在暂停状态,在课堂讲解时不必再费力打开;其次,对于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做出分析。现下的幼儿教育正在持续发展,很多方面的教学任务都会受到教育界、社会上的较多关注,如果不能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将很容易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混乱的现象,还会因此浪费幼儿教育的时间,对未来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势必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首先,在对幼儿开展识别小动物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Q版的动物图片,再结合从网络上下载的动物园视频来对比教学,这样既可以使幼儿对小动物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又告别了生硬的教学,使幼儿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在记忆上更加深刻。其次,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的功能来进行讲解,在讲台上让相应的小伙伴进行案例示范,这很容易使下面的幼儿跃跃欲试,在真正落实到室外活动以后,幼儿本身的热情就会被充分地激发,学习效率也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把握好信息技术的工具化本质

信心技术的运用一定要掌握一个度,不能为了使用它而使用它。教师应该科学使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活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展现其优势,将教学内容与课件相结合,将图片和视频相结合,增加其魅力,使孩子全方位地接受,实现快乐教学和自主教学的目的。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孩子在课堂上活跃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这也是新教改的重要任务之一。由此可见,我们在开展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过程中,绝对不能从单一的角度来开展,要充分照顾到幼儿教育的长久发展和国家的各项要求,必须与家长积极沟通,然后在实施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达到良性循环的目标。

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展开讨论,当下的教育工作开展整体上表现为良性循环的特点,整体上达到了较高的价值。日后,应该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深入研究,健全幼儿教育体系。

參考文献:

[1]李玉桃.试论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J].学周刊,2016(29):240-241.

[2]宋艳红.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9.

[3]周巧燕.关于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8):45-46.

[4]刘海燕.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解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3(9):76.

[5]麻俊艳.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J].中外企业家,2013(22):228.

作者简介:齐芳(1969—),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省保定市秀水幼儿园园长,教育管理学士。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整合幼儿教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