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段中如何依托文本凸显学段特点落实句子教学
2017-08-06孙建荣
孙建荣
(浙江宁波慈溪市横河镇实验小学)
如何从教课文、教内容转向借助课文学语言、学方法,把课文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从而实现阅读教学“轻负高效”?笔者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9 数星星的孩子》为例,展示如何依托文本,凸显学段特点,落实句子教学。
【文本解讀】
本文主要写张衡小时候喜欢数星星,长大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通过他数星星的动作,他与奶奶的对话以及爷爷的话,让我们感受到他勤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文本的语言特色:长句子多。所以,笔者把教学内容选定为聚焦长句子,学习把句子写具体的几种方法。
【预设目标】
1.通过看图、做动作、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仰起头”等词的意思,认识“衡”等生字;通过“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勺、斗”等字。
2.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重点理解3个长句子的意思,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和语气,体会3个长句子的具体、形象和生动;学习三种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加上一系列接连发生的动作”“说明原因”“展开合理想象”)。
3.结合课文和相关资料了解张衡,激发勤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预设过程】
一、揭题引入
1.揭题: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数星星的孩子》。
2.写“数”:跟老师一起书空。左上一个米,捺变点;左下是个女,横变提;右边是反文,长撇要穿插;左右各占半格。
3.引入:通过预习,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出示卡片,读准后鼻音)。他小时候是怎样数星星的,长大后成了怎样的人?课文是怎么写的呢?
二、初读感知
1.自读小提示:
(1)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标:标上自然段序号,碰到难读的生字词画上“_____”,难读的句子括上“( )”,读三遍以上。
(3)想:想想张衡小时候是怎样数星星的?长大后成了怎样的人?
2.反馈:学生遇到的难读的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
3.感知:张衡小时候怎样数星星,长大后成了怎样的人呢?选用“汉朝、著名、天文学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来说一说,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
随机理解“汉朝”,盘点“汉”组成的词语:汉族、汉语、汉字。
三、再读,聚焦长句子教学,学习把句子写具体的几种方法
(一)第一自然段(张衡数星星),聚焦长句子1(“加上动作”把句子写具体)
1.自由读。
2.抽读。
3.聚焦长句子1,学做张衡数星星: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1)读懂:这个长长的句子是谁?干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现场屏幕打出:一个孩子数星星。)
(2)标动作:课文把一个孩子数星星的动作写得可具体了,一边读一边用“△”标出动作的词。
(3)小结:课文加上动作,把“一个孩子数星星”写具体了。
(4)多形式读,记,背。
(二)第二、三自然段(奶奶和张衡的对话),聚焦长句子2(“说明原因”把句子写具体)
1.分角色读对话:
(1)听录音 (2)同桌练读 (3)展示读
2.聚焦长句子2,读懂奶奶的话: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
(1)奶奶说的这个长长的句子,意思是:星星是( )。(选择一位同学的理解打到屏幕上。)
(2)从奶奶的这句话中找到原因说一说。
(3)小结:原来奶奶说的这个长句子里,藏着这么多原因!看来,把句子写具体,除了可以加上动作,有时候还可以加上原因,说明为什么。
3.情境对话,读好奶奶与张衡的对话。
(三)第四自然段(爷爷的话),聚焦长句子3(“展开合理想象”把句子写具体)
1.自由读。
2.抽读。
3.聚焦长句子3: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1)读懂:那七颗星,叫( )。
(2)发现:爷爷把这个句子说成了一幅画面,说得很具体。他在中间加上了什么?(连起来像一把勺子)
(3)小结:爷爷把北斗七星比作了一把勺子,用了“什么像什么”这样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了。
4.认识“勺”:联系生活实际积累与“勺”有关的词语,了解“勺”字的演变。
四、积累延伸
1.摘抄三个长句子。
2.书写生字:勺,斗。
【设计意图】
字词句教学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二年级下册侧重理解句意,认识简单句型,学习把句子写完整、写具体。所以,笔者将语言训练点定位为:聚焦长句子,读懂长句子的意思(写“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读好长句子(注意恰当停顿和语气);体会长句子的好处(具体、生动、形象);了解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可以“加上一系列接连发生的动作”“说明原因”“展开合理想象”等)。
这样的设计摒弃了传统的繁琐的内容分析,扎扎实实地学语言、学方法,真正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
参考文献:
吴忠豪.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小学语文专题行动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3.
编辑 高 琼